組成:狼毒90克,苦參60克,三七粉30克,麝香1克。
使用方法:將所有藥物研粉、均質,裝入膠囊,每粒含藥0.3克。成人開始用藥5天,每天1次,每次1粒;以後5天,每天2次,每次1粒;以後每天3次,每次1粒,直至痊愈。該藥應在飯後服用。但需要註意的是,狼毒有劇毒,應嚴格控制用量,每次最多不超過 3 粒。服藥2周後,可出
組成:狼毒90克,苦參60克,三七粉30克,麝香1克。
使用方法:將所有藥物研粉、均質,裝入膠囊,每粒含藥0.3克。成人開始用藥5天,每天1次,每次1粒;以後5天,每天2次,每次1粒;以後每天3次,每次1粒,直至痊愈。該藥應在飯後服用。但需要註意的是,狼毒有劇毒,應嚴格控制用量,每次最多不超過 3 粒。服藥2周後,可出現輕微惡心、腹痛、腹瀉等副作用,壹般不需治療。
個別瘙癢嚴重者可外用 "祛癬液"(細辛、大黃各15克,蛇床子、百部、花椒、冰片各10克)。用白酒500克,將藥浸入酒中,3天後取汁塗患處,每日2~3次。
(2)黃芪桂枝湯
材料:黃芪50克:黃芪50克,桂枝15克,當歸15克,防風15克,連翹15克,甘草15克,甘草10克。
加減:進行期加熟地、金銀花、花粉;靜止期加丹參、白芍、薏苡仁、花粉;瘙癢期加杜仲。
服法:每日1劑,水煎服,分2次服。
(3)復方茯苓湯
組成:茯苓25克,骨髓25克,莪術25克,牛蒡子25克,山楂25克,丹參25克,麥冬15克。
加減:血熱加白鮮皮;血燥加何首烏;皮損至頭部、上肢加白芷、槁本;下肢加獨活。
服法:每日1劑,水煎服,分2次服。局部用藥渣洗,效果更佳。
(4)大黃合劑
組成:大黃9~12克(後下),蛇肉、雞血藤、白茅根、升麻、生槐花、白鮮皮、茯苓30克,丹參、薏苡仁、地膚子各15克,澤瀉9克,木通、川連各6克。
加減:頭部皮損加全蠍、蜈蚣;皮損色鮮紅加石膏、龍膽草、黃芩、梔子。 用法用量: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 (5)菝葜槐花涼血湯組成:菝葜50克(先煎),槐花30克,藕節30克,茯苓30克,生地30克,紫草10克。
加減:風熱甚加荊芥、防風、銀花;濕甚加萆薢、苦參、木香、黃柏;肝腎陰虛加枸杞10蒺藜、旱蓮草、女貞子;沖任不調加香茅、杭白芍;瘙癢甚加白蘚皮、烏梢蛇、珍珠母。
用法:每日1劑,菝葜先煎1小時,分2次服,半月為壹療程。另配 "復方丹參片",每日3次,每次4片。如病情嚴重,輔以 "艾葉洗方"。外治法:艾葉60克、苦參10克、紫草6克、拉拉藤30克、野菊花30克、生甘草10克,水煎後放溫,用藥渣擦洗皮損處。 (6)生地飲組成:生地30克,蒲公英15克,赤芍15克,茯苓15克,生梔子15克,連翹Z0克,茯苓30克,滑石20克,防風12克,蟬蛻12克,甘草10克。
方法:日服1劑,20劑為壹療程。藥渣用食醋1000毫升浸泡2小時,再擦洗皮損處。
(7)石菖蒲三黃洗劑(外用)
組成:石菖蒲30克,三黃30克:石菖蒲30克,黃柏30克,黃芩30克,大黃30克,白礬30克,艾葉30克,射幹30克,薄荷30克,益母草30克,狼毒20克。
用法:上藥加水2000毫升,煎煮5分鐘,冷卻至40℃左右。熏洗、濕敷,患處稍用力揉搓,每次浴30分鐘,每日2次。每劑可連用2天。同時用液氮冷凍法,即用棉球直接冷凍解凍患處3秒鐘,連續2次,即1次為1療程,每周2次。 (8)復方斑蝥酊(外用)成分:斑蝥2克,半枝蓮10克,三棱15克,魚腥草20克,紅花15克,甘草10克。
用法:取50%乙醇1OO毫升,浸泡上述藥物1個月,過濾後裝瓶。塗於患處,每日2次,正常皮膚忌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