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脊柱關節及其周圍軟組織疾病
(1)勞損肩胛背軟組織疼痛綜合征
常有負重或受傷史,以疼痛為主要癥狀,多在肩胛骨周圍。疼痛有固定的解剖位置,與受傷時的體位密切相關。疼痛和痛點與活動量和負荷的增加密切相關。
(2)腰部和臀部軟組織勞損
是人體最容易發生勞損的部位。臨床癥狀以疼痛為主,主要表現形式為壓痛點。尋找壓痛點和按壓壓痛點引起的反應是診斷本病的主要依據。壓痛點反應:①固定分布位置多;②多在某塊肌肉的起止點附近或兩組不同方向肌肉的交點處;③有時深部可摸到條索狀硬塊,觸摸按壓此硬塊可引起疼痛或放射痛。
(3)肩胛背肌筋膜炎
疼痛是主要癥狀。往往有以下特點:①跳征。檢查或按壓受影響的區域會使患者感到驚訝或避免屈服。其他疾病很少有這樣的表現。②痛結節或痛索。③交感神經癥狀。輕拍疼痛部位,皮膚出現蒼白或充血。(4)局部阻滯或麻醉,疼痛消失。
(4)腰臀部肌筋膜炎
會出現復雜的疼痛癥狀。急性發作疼痛劇烈,病人行動困難。他不能翻身、平躺、行走、久坐或下蹲。病竈皮膚有增厚、水腫,皮膚扭曲、疼痛加重時可見橘皮樣改變。慢性病患者經常抱怨腰部和臀部疼痛難忍。不能長時間坐著,長時間睡覺,否則疼痛會加重。腰臀肌筋膜炎的局部壓痛點往往很明顯,多在病變肌肉的起止點。
(5)棘上韌帶和棘間韌帶損傷。
往往有外傷史,容易出現腰背部劇烈疼痛。病人可以抱怨彎腰時骨折。典型的體征是下腰椎棘突間的局部壓痛。但是腿部不會有放射性疼痛。
(6)第三腰椎橫突綜合征
常見於從事體力勞動、有外傷史的青壯年。主訴是腰痛,這種疼痛可以從大腿向下輻射到膝關節水平。咳嗽和打噴嚏不會增加疼痛。第三腰椎橫突尖端的固定壓痛是該綜合征的特征。有些病人在疼痛時可以摸到肌肉痙攣結節。
(7)強直性脊柱炎
病程緩慢,多從骶髂關節開始向上發展。前期經常感覺腰背酸痛,不靈活,不能久坐,也不能站太久。休息可以緩解。有時候晚上腰疼僵硬會影響睡眠。胸椎受累後,可出現胸悶、呼吸不暢、帶狀疼痛,不敢咳嗽打噴嚏。最後,患者可出現不同程度的脊柱強直和駝背畸形。可合並全身乏力、低熱、貧血等呼吸、循環和消化系統疾病。x線攝影是診斷的主要依據。脊柱竹節樣改變是這種疾病的典型表現。
(8)腰椎間盤突出癥
主要表現為:①腰痛;②沿股神經或坐骨神經的下肢放射痛可因咳嗽、打噴嚏而加重;③腰椎活動受限,腰椎外形畸形;4壹瘸壹拐;⑤皮段對應的受壓神經根感覺功能障礙和運動功能障礙;⑥反射功能障礙可亢進、減弱或消失;⑦直腿擡高試驗或直腿擡高強化試驗陽性。影像學檢查:CT和MRI可明確診斷。
2.脊髓或脊神經疾病
炎癥:可分為化膿性感染和脊柱結核等特異性感染。化膿性感染常見於椎間隙感染、硬膜外膿腫和椎體骨髓炎。
骨和軟組織腫瘤、骨髓或神經腫瘤。
3.內臟疾病
婦科盆腔疾病、前列腺疾病可引起腰痛,腎臟疾病如結石、腎下垂、腎盂腎炎和腹膜後疾病如膿腫、血腫可引起腰痛,肝大腿和心臟疾病可引起腰痛。
4.精神因素
也會引起類似的疼痛。如慢性疲勞綜合征、神經性脊柱炎、神經衰弱、瘟疫、抑郁癥等。
診斷
下腰痛的診斷
1.脊椎疾病
(1)脊柱骨折有明顯外傷史,多為高空墜落所致,腳或臀部先著地,骨折部位壓痛、叩痛,脊柱後凸或側突畸形,活動障礙。
(2)椎間盤突出,常見於青壯年,常有提重物或扭傷史,可突然發生,也可緩慢發生。主要表現為腰痛和坐骨神經痛,可同時存在,也可獨立存在。有時疼痛劇烈,咳嗽打噴嚏時加重,臥床休息時緩解。可能出現下肢麻木、冷感或間歇性跛行。
(3)增生性脊柱炎:又稱退行性脊柱炎,多見於50歲以上的患者。早上起來就覺得腰痛,酸痛,僵直,行動不便。鍛煉腰部後,疼痛有所好轉,但過度運動後腰痛加重。晚上疼痛明顯。平躺可以緩解疼痛,疼痛不劇烈,捶腰很舒服,腰椎沒有明顯壓痛。
(4)結核性脊椎炎:是感染性脊椎炎中最常見的疾病,腰椎最容易受累,其次是胸椎。背痛往往是結核性脊椎炎的首發癥狀。疼痛局限在損傷處。呈暗沈、鈍痛或酸痛,夜間明顯,運動後加重,伴有低熱、盜汗、乏力、厭食。晚期可出現脊柱畸形、冷膿腫、脊髓壓迫。
(5)化膿性脊椎炎:此病少見,常因敗血癥、外傷、腰椎手術、腰椎穿刺、椎間盤造影感染等引起。患者腰痛嚴重,壓痛、叩痛明顯,並伴有寒戰、高熱等全身中毒癥狀。
(6)脊柱腫瘤:常見轉移性惡性腫瘤,如前列腺癌、甲狀腺癌和乳腺癌,或累及脊柱的多發性骨髓瘤。其表現為頑固性腰痛,劇烈而持久,休息和藥物難以緩解,放射神經根痛。
2.椎旁組織病變
(1)腰肌勞損:常因治療不徹底或腰扭傷累積損傷,患者感到腰骶部疼痛、鈍痛,休息時緩解,疲勞後加重。尤其是彎腰工作時,疼痛明顯,而拉伸或拍打腰部可以緩解疼痛。
(2)腰肌纖維織炎:腰背部筋膜和肌肉組織的水腫和纖維化,常由寒冷、潮濕和慢性勞損引起。大多數患者感到背部彌漫性疼痛,主要在腰椎兩側和髂脊以上的肌肉。早晨會加重,運動幾分鐘後會好轉,但運動過量後疼痛加重。輕拍腰部以減輕疼痛。
3.脊神經根病變
(1)脊髓強迫:見於椎管內原發性或轉移性腫瘤、硬膜外膿腫或椎間盤突出。主要表現為神經根刺激。患者常感頸背痛或腰痛,沿壹條或多條脊神經分布區放射。疼痛劇烈,有燒灼感或絞擰感,當脊柱活動、咳嗽和打噴嚏時疼痛加劇。有壹定程度的局限性疼痛,也可能有感覺障礙。
(2)蛛網膜下腔出血:蛛網膜下腔的血液刺激脊髓膜和脊神經後根可引起嚴重的下腰痛。
(3)腰骶神經根炎:主要是腰背部和腰骶部疼痛,有僵直感。疼痛向臀部和下肢放射,腰骶部有明顯壓痛。嚴重者出現節段性感覺障礙,下肢無力,肌肉萎縮,腱反射下降。
4.內臟疾病引起的腰痛
(1)泌尿系統疾病:腎炎、腎盂腎炎、尿路結石、結核、腫瘤、腎下垂、腎積水均可引起腰痛。不同的疾病有不同的特點。腎炎為深部腫痛,位於腰肋三角處,有輕微叩痛;腎盂腎炎有明顯的腰痛和明顯的叩擊痛;腎膿腫多為單側腰痛,常伴有局部肌肉緊張和壓痛;腎結石多為絞痛,敲擊痛劇烈;腎腫瘤引起的腰痛多為鈍痛或脹痛,有時也有絞痛。
(2)盆腔器官疾病:男性前列腺炎、前列腺癌常引起下腰骶部疼痛,並伴有尿頻、尿急、排尿困難;女性慢性附件炎、宮頸炎、子宮脫垂和盆腔炎可引起腰骶部疼痛,並伴有腹脹和盆腔壓痛。
5.消化系統疾病
消化道和內臟的傳入纖維與某壹皮膚區的傳入纖維進入同壹脊髓段,因此內臟傳入痛覺刺激和興奮皮膚區的傳入纖維,引起誘發痛。胃和十二指腸潰瘍和後壁慢性穿孔直接累及脊柱周圍組織,引起肌肉痙攣和背部疼痛。在上腹部疼痛的同時,下胸部和上腰部也可能有疼痛。急性胰腺炎,常伴左下背部放射性疼痛;四分之壹的胰腺癌可有腰痛,向前坐時減輕,仰臥時加重。潰瘍性結腸炎和克羅恩病常伴有腰痛,同時伴有消化道功能障礙。
6.呼吸系統疾病
胸膜炎、肺結核和肺癌會引起後胸部和側胸部和肩部疼痛。背痛常伴有呼吸道癥狀和體征。深呼吸時胸膜病變常加重,而脊柱本身無病變,壓痛,活動不受限制。
兼證
1.腰痛伴脊柱畸形,且創傷後畸形多為脊柱骨折脫位所致;從小畸形多為先天性脊柱疾病所致;緩慢發病見於脊柱結核和強直性脊柱炎。
2.脊柱外傷、強直性脊柱炎和背部軟組織急性扭傷和挫傷可見活動受限的腰痛。
3.腰痛伴長期低熱見於脊柱結核和類風濕性關節炎;高熱患者見於化膿性脊椎炎和椎旁膿腫。
4.腰痛伴尿頻、尿急、尿不盡,可見於尿路感染、前列腺炎或前列腺肥大;腰痛伴血尿,見於腎臟或輸尿管結石。
5.伴有噯氣、反酸和上腹痛的腰痛,見於胃和十二指腸潰瘍或胰腺病變;伴有腹瀉或便秘的腰痛見於潰瘍性結腸炎或克羅恩病。
6.腰痛伴月經不調、痛經、白帶過多見於宮頸炎、盆腔炎、卵巢及附件炎癥或腫瘤。
款待
腰痛的治療
病因治療
根據不同的原因采取不同的處理方法。如軟組織勞損,應盡量減少引起勞損的動作和行為;給予強直性脊柱炎類似抗類風濕治療或激素治療;椎間盤突出嚴重影響人們的生活和工作,需要手術解除對脊髓和神經根的壓迫。脊髓腫瘤和引起椎管狹窄和壓迫脊髓的病變需要手術切除;內臟疾病和精細沖動因素引起的疼痛,也要因不同原因區別對待。
(2)對癥治療
可以根據不同的癥狀給予相應的治療。如鎮痛、維生素藥物治療等。軟組織損傷的患者,經過休息和理療,可以好轉。嚴重的肌筋膜炎可以手術切除。手術閉合第三腰椎橫突綜合征,切斷梨狀肌是可行的。抗炎治療用於治療嚴重脊髓疾病患者的呼吸系統和泌尿系統感染。
預防
預防腰痛
壹.預防
無論妳現在是否有腰痛,都應該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加強對腰痛的預防,這樣可以避免加重慢性腰痛,降低急性腰痛的風險。
長時間保持同壹坐姿或站姿後,應放松腰部或拉伸腰部。
適度改變頸部的姿勢,每工作壹小時最好休息幾分鐘。
肥胖者要適當減肥,減輕腰部負擔。
不宜選擇太軟的床墊,較硬的床墊有利於腰部。同時盡量不要趴著,對腰部不好。
搬運重物時,盡量靠近自己身邊。
彎腰或扭腰時盡量小心,或者盡量避免彎腰或扭腰。
長期的身心疲勞也是腰痛的原因,所以預防的方法也包括下班後盡可能的放松自己。
第二,飲食
合理飲食
1.宜吃高蛋白、營養豐富的食物;
2.吃富含維生素和礦物質的食物;
3.宜吃高熱量易消化的食物。
避免吃食物。
1.避免吃油膩難消化的食物;
2.避免吃油炸、煙熏、燒烤、生冷和刺激性食物;
3.避免吃高鹽高脂肪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