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農業科學院研制生產的Bt農藥是壹種利用蘇雲金桿菌吞噬農作物害蟲的生物農藥。噴灑Bt農藥後,蟲子並不會立即 "死亡",而是蟲體變黑,腸胃被細菌侵蝕,24小時內患上 "敗血癥 "或 "毒血癥 "而死亡。這種農藥對人體無害,不汙染環境,不會對人畜造成任何傷害,害蟲也不會產生抗藥性。
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最近研制出的 "生物導彈",就是讓赤眼蜂攜帶壹種強力病毒,傳遞到松毛蟲卵的表面,初孵幼蟲吃了卵殼後就會感染病毒死亡,而且這種病毒還會在松毛蟲群中流行。
以上是人們利用微生物殺蟲的例子,其實微生物也可以用來鋤草。
早在1970年,人們就發現微生物代謝產物--環己亞胺可以防治農田雜草,而對水稻無害。後來又發現了壹些微生物除草劑,如1977年,日本橘邦龍等人在放線菌培養液中發現,雙丙烯酰胺A對單子葉和雙子葉雜草有明顯的殺滅作用。
谷氨酰胺合成酶簡稱GS,參與微生物和植物的谷氨酸合成和氮循環,尤其對植物谷氨酸的合成具有重要作用。二丙基膦 A 能抑制 GS 的活性,導致氨的積累和谷氨酰胺的減少,而氨是光合磷酸化的抑制劑,當其濃度較高時,對雜草有毒害作用,從而達到除草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