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在壹項對痤瘡患者進行的血鋅研究中發現:痤瘡患者血鋅普遍偏低。輔助口服鋅片治療後,癥狀明顯好轉,而且復發比例低。微量元素鋅對痤瘡的作用主要是通過調整患者體內生物酶的活性、性激素和脂糖代謝的平衡、降低皮脂排泄、加強結締組織免疫力、增強對粉刺棒狀桿菌和化膿性細菌的抵抗力,來達到治愈痤瘡的目的。
當然,痤瘡發病原因復雜,除了與微量元素鋅的缺乏有密切關系外,與患者體質、內分泌和脂代謝不平衡以及某些維生素缺乏也有重要關系,同時還受外環境氣候、水土、飲食習慣、細菌感染等因素的影響,需要對癥下藥。 牛皮癬是壹種常見的慢性皮膚病,其特征是在紅斑上反復出現多層銀白色幹燥鱗屑,其特征是出現大小不等的丘疹,紅斑,表面覆蓋著銀白色鱗屑,邊界清楚,銀白色鱗屑剝脫後會有出血點。好發於頭皮、四肢伸側及背部。牛皮癬雖不直接影響生命,但是對身體健康和身心健康有直接影響。最早此病是由幹癬等命名,但是幹癬等名稱已不通用,長期以來,壹直被稱為牛皮癬,但癥狀不像癬,也不是真菌所致的癬病,病名又易和中醫所稱的癬混淆,因而壹般改稱為牛皮癬。
銀屑病俗稱“牛皮癬”,是皮膚科常見的慢性易復發的皮膚病。鋅有“生命元素”之稱,在微量元素中的地位和作用非常重要。微量元素鋅與銀屑病之間關系的實驗研究證明:銀屑病患者在病程中各期(進展期、穩定期、消退期)血清鋅呈進行性下降,血清鋅均較正常人明顯降低,銀屑病患者在病程的各期中血清鋅與PASI(銀屑病皮疹面積和嚴重程度評分法)評分呈正相關,提示鋅可能通過多種途徑參與銀屑病的病理生理過程;銀屑病患者在病程的各期中PASI評分越高,消耗的鋅就越多,鋅降低就更明顯。另外,皮膚病患者忌食肉類、海產品等,本身就極易造成體內鋅的失衡。 皰疹,中醫稱為熱瘡,是壹種由皰疹病毒所致的病毒性皮膚病。分為生殖器皰疹、單純皰疹、汗皰疹、帶狀皰疹。肉體的痛苦加上精神的負擔,往往使患者自尊心受挫,使之不願與異性交往,影響夫妻感情及家庭的和睦,久而久之甚至發生抑郁癥。
在皰疹臨床輔助治療中,微量元素鋅的作用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
1、抑制病毒 2、加強機體免疫功能 3、支持療效 4、對癥止痛消炎。
微量元素鋅能透過組織細胞和核膜進入細胞質和細胞核內非特異性地抑制病毒的復制(生長繁殖)和抑制病毒的活性,當病毒在繁殖、活動期間,抑制作用更為顯著。同時,微量元素鋅自主性加強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功能,促進T、B淋巴細胞分化,提高患者免疫力。另外,微量元素鋅可加強藥物對皰疹的治療,並在短時間內痛癢減輕到消失,起到止痛消炎的作用。 大量研究表明,正常愈合過程中的傷口鋅濃度普遍高於正常皮膚,愈合差的組織中鋅濃度則偏低。進壹步研究表明,創傷後的機體內存在組織間鋅的再分配過程,包括鋅向創傷區的濃聚,無論創傷前體內是否缺鋅結果均是如此。這種鋅在傷口組織中的積聚現象不僅在傷口早期炎癥反應中出現,而且在後期傷口收縮、組織重建過程中也存在。
鋅作為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的輔酶成分,與細胞分裂和蛋白質合成都有密切關系。鋅不足時,創傷後機體成纖維細胞(fibroblast)增生數減少,膠原合成量降低,蛋白質代謝不良,創傷後補鋅可改善這壹狀況。另外,鋅與維生素A結合蛋白(RBP)***同參與維生素A的代謝,而維生素A在傷口愈合的炎癥期有積極作用,它通過對溶酶體膜作用提高炎癥反應,增加進入創面的單核細胞、巨噬細胞及淋巴細胞等炎癥細胞,並調節膠原酶活性,有助於膠原合成成熟、上皮再生及血管形成。
此外國內外研究已經證明,手術刺激、外傷及燒傷患者尿液中鋅的排出量增加,從而又加重鋅的缺乏,因此手術、外傷及燒傷患者在藥物治療的同時,適當補鋅能有效促進傷口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