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家庭用藥應遵循的原則
壹、根據家庭人員構成和健康狀況。如有老人和兒童,應特別註意他們用藥的配伍。家庭中有高血壓病人、肺結核病人、冠心病人、癲癇病人等,治療這些疾病的藥要常備常備;家庭藥箱中嚴禁混放對家庭成員過敏的藥物。
其次,選擇副作用小的老藥。老藥的毒副作用已充分暴露,壹般說明書上都有明確說明,便於查找和預防。新藥由於使用時間短,可能會出現壹些意想不到的反應,不適合家庭備用。
三、選擇療效穩定、使用簡單的藥物。盡量選擇口服藥、外用藥,少選或不選註射劑。
四、選擇常見病、多發病用藥。
■家庭用藥的主要種類
解熱鎮痛藥:如阿司匹林、止痛藥、消炎痛等。
風寒感冒藥:如撲熱息痛、新康泰克、速效救風膠囊、強力銀翹片、白加黑感冒片、小兒風寒感冒沖劑等。
止咳化痰藥:如百草平、咳必清、蛇膽川貝液、復方甘草片等。
抗菌藥:如氟哌啶醇、哌利多、環丙沙星、環丙沙星、環丙沙星、環丙沙星、環丙沙星、環丙沙星、環丙沙星等抗菌藥。
胃腸解痙藥:如丙磺舒、654-2。
助消化藥:如嗎丁啉、多酶片、山楂丸等。
瀉藥:如復方大黃蘇打片、甘油栓、開塞露等。
止瀉藥:如易蒙停、止瀉寧、思密達等。
抗過敏藥:如息斯敏、撲爾敏、苯海拉明等。
外用消炎消毒藥:酒精、碘酒、紫藥水、紅藥水、高錳酸鉀等。
外用止痛藥:如風濕膏、紅花油等。
其他:創可貼、風油精、清涼油、消毒棉簽、紗布、膠布等。
另外,除了個人需要長期服藥外,備藥量也不宜過多,壹般夠三五天的劑量即可,以免備藥過多造成失效浪費。
■貯藏藥品應註意以下幾點
壹、合理貯藏:藥品常因光、熱、濕、空氣、酸、堿、溫度、微生物等外界條件而變質失效。因此,家庭存放藥品最好裝入棕色瓶內,擰緊瓶蓋,置於避光、幹燥、陰涼處,以防變質失效。部分對溫度敏感的藥品,如胎盤球蛋白、利福平滴眼液等,可放在冰箱冷藏室保存;而酒精、碘酒等制劑,則應密閉保存。
二、標明有效期和失效期:藥品都有有效使用期和失效期,過了失效期就不能使用了,否則會影響療效,甚至可能帶來不良後果。散裝藥品應按類分開,並貼上醒目標簽,註明入庫日期、藥品名稱、用法、用量、有效期,每年應定期檢查備用藥品,及時更換。
三、註意外觀變化:對於儲存使用的藥品要註意觀察外觀變化。如片劑產生疏松、變色;糖衣片的糖衣粘連或開裂;膠囊的膠囊粘連、開裂;丸劑粘連、黴變或蟲蛀;散劑嚴重吸潮、結塊、黴變;眼藥水變色、混濁;軟膏有異味、變色或有油層析出等,則不能再用。
四、妥善保管:內服藥和外用藥應分開放置,以免忙中出錯。藥品應放在安全的地方,防止兒童誤服。
■使用家庭偏方不能太隨意
癥狀往往是診斷疾病的依據之壹,隨意用藥會掩蓋癥狀,造成診斷困難,甚至誤診。所以在明確診斷之前,最好不要隨便用藥。另外,藥物具有雙重性,既可以治病,也可能致病,嚴重者還可能危及生命。因此,沒有嚴重癥狀不必服藥,尤其是鎮痛藥、解痙藥、洋地黃、可的松等藥物,盡量少用。
在使用家庭藥箱中的藥物時還要註意藥物的相互作用。兩種以上藥物同時使用時,彼此可產生相互作用,有時其中壹種藥物可降低療效或引起不良反應。如青黴素類和四環素類藥物同時使用,其抗菌效果不如單獨使用。腸道殺菌藥如土黴素與直腸抗生素同時服用,會使直腸抗生素失效,因為直腸抗生素是壹種雙歧桿菌制劑,能調節腸道菌群失調。因此,如果想同時服用幾種藥物,應在醫生或藥劑師的指導下進行,以免因藥物相互作用而失效。
藥物壹定要按劑量服用,過量服用會產生不良反應,甚至可能導致死亡。如果老人和兒童不註意退燒藥的用量,會因出汗過多導致體溫驟降,造成脫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