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衛生院調研報告

衛生院調研報告

#報告# 導語鄉鎮衛生院是農村衛生服務體系建設的重要環節。以下是 整理的衛生院調研報告,歡迎閱讀!

篇壹衛生院調研報告

 鄉鎮衛生院的狀況直接關系到農村廣大群眾的就醫質量和身體健康。鄉鎮衛生院是農村衛生服務體系建設的重要環節,為全面摸清軍賽鄉衛生院的現狀,了解存在問題和制約衛生院發展的因素,近期,我帶著這個問題對軍賽鄉衛生院建設情況進行了調研,剖析制約基層衛生發展的癥結問題,尋找破解思路。采用座談、走訪、查看相關資料和實地了解等形式,對軍賽鄉衛生院基本情況進行了調查,現將調查情況綜述如下:

 壹、軍賽鄉衛生院建設的基本情況。

 軍賽鄉位於**縣東南部,距縣城南傘98公裏,是**、**、**三縣的結合部,全鄉版圖面積186.18平方公裏,森林覆蓋率41%,海拔2978米,最低海拔530米,氣候差異較大,立體性氣候較強。

 全鄉轄6個村委會,43個自然村,69個村民小組,居住有漢、佤、拉祜、傈僳、德昂等11種少數民族,少數民族人口占總人口的44%,是**縣的壹個民族鄉,也是雲南省的由四種主體民族組成的民族鄉。2019年全鄉有農業人口12880人,人均純收入4069元。

 全鄉有醫療機構7個,其中衛生院壹所,村衛生室六所。衛生院占地面積10畝,建築面積3348㎡(含在建綜合業務樓面積1564㎡),其中危房面積1264㎡,占建築面積的37%。衛生院有職工34人(其中:正式職工12人、臨時工22人),有執業醫師3人,執業助理醫師4人,職業護師1人。

 全鄉有村衛生室6所,建築面積均為60㎡(其中:磚混結構2所、磚木結構4所)。現有村醫10人,其中:男村醫6人、女村醫4人(缺編2人),村醫中高中以上學歷4人,初中以下學歷6人。

 二、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1、人員編制不足(核定編制12人,實有編制12人),專技人員兼職情況突出,導致工作效率不高。衛生院已外聘臨時工22人,用於補充崗位上的不足,以滿足工作需要。

 2、綜合業務樓建設缺口資金過大,主體工程投資286萬元,輔助工程投資約32萬元,目前到位資金190萬元,其中:項目資金130萬元、縣級60萬元,缺口資金128萬元,由於衛生院創收能力有限,經濟困難,每月還需支付大量的臨時工工資(約3.5萬元),已無能力支付128萬元的缺口資金。

 3、衛生院每年選派多人進修學習,但短期內人才缺乏依然存在,尤其是缺乏具有較強專業能力的學科帶頭人。

 4、基礎設施落後,工作用房及病房嚴重不足,有工作用房663.84平方米,其中危房138平方米,職工宿舍1120.6平方米(屬危房),隨著新綜合樓的建成,用房緊張狀況將得到解決。

 5、由於多年來衛生事業經費投入不足,衛生院底子薄,無法投入更多的資金及時更新醫療設備,致使衛生院所只有基本的醫療設備,醫療設備陳舊簡陋。衛生院所使用的醫療設備與同級別衛生院相比,呈現相對落後和不足,已不能滿足醫療需求。

 6、基本公***衛生服務建檔和管理質量有待進壹步提高,尤其是對孕產婦、兒童、慢性病的健康管理有待加強。對糖尿病、高血壓的治療比較困難,壹是衛生院和衛生室醫生專業技術不強,治療不規範;二是治療糖尿病、高血壓的藥品品種相對不足;三是患者主動接受體檢和治療的意識不強;四是受當地風俗和生活習慣的影響,健康飲食習慣難以介入。由於受交通影響,生活在山區的老年人,很難有機會到衛生院接受全面的健康體檢,從而影響系統管理率的提高。

 7、基本公***衛生服務工作在實際運作過程中,與人力資源不匹配的矛盾日見顯現,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壹是衛生院人員不足,公***衛生、疾病預防和婦幼保健工作沒有正式的專職人員管理,正式工兼職情況特殊,需要外聘臨時工來管理此項工作,加之臨時工工資低(1300-1500元),工作不穩定,流動性大,公***衛生服務工作缺乏連續性管理人才;二是村醫學歷普遍偏低,目前還有壹定數量僅有小學文化的村醫,這壹部分村醫識字不多,接受能力有限,工作起來十分困難,導致工作質量和服務質量不高;三是村衛生室人員配備不足,尤其是山區民族居住地的衛生室村醫缺乏,當地缺人才,外面的專業技術人員不願意去或去了又留不住,這種狀況目前仍然沒有得到解決,影響了總體工作質量的提高。

 8、"重醫輕防"問題。長期以來,鄉鎮衛生院的"重醫輕防"現象非常嚴重。目前鄉鎮衛生院防保人員不僅數量過少,而且質量低下,使得鄉鎮衛生院防保工作的效果大打折扣。提供公***衛生服務本應是鄉鎮衛生院工作的重心,但是由於現行體制的原因,使得原本在功能上相互協作、相互配合的縣、鄉、村三級衛生機構逐漸轉為全面競爭的關系。在這種情況下,由於公***衛生服務無法帶來明顯收益,故被逐漸弱化,導致鄉鎮衛生"重醫輕防"傾向不斷發展。

 作為"夾心層"的鄉鎮衛生院,在醫療領域,其便利性和服務價格不及村衛生室(所),在醫療水平上又難以與城區醫院相比,在競爭中逐漸落入下風。近年來,隨著政府對農村衛生工作重視程度的不斷提高,壹些惠及鄉鎮衛生院的政策相繼出臺,改善了鄉鎮衛生院的硬件設施,"新農合"在報銷方面向鄉鎮衛生院傾斜,另外,"十八項公***衛生工作"的開展也為其帶來了發展的契機。然而,這些政策僅僅只是"救活"鄉鎮衛生院,使他們能維持正常運轉,沒有在鄉鎮衛生院回歸其本來定位上做出實質性貢獻,大多數鄉鎮衛生院仍然行進在"重醫輕防"的老路上。

 三、軍賽鄉衛生院下步工作意見

 1、繼續加強人才培養,根據衛生院的實際需要,有針對性的安排人員到上級醫療機構進修學習,力爭用2-3年時間完成衛生院全員培訓,村衛生室90%的人員到衛生院輪崗培訓,使壹線科室均有壹名學科帶頭人,使衛生院的綜合服務能力上壹個臺階。

 2、近期內盡快完成綜合樓建設項目,並投入使用。力爭達到規範化、標準化運作,努力向等級衛生院發展。

 3、繼續加強基本公***衛生服務工作,著重加強特殊人群的服務管理水平,確保孕產婦、0-6歲兒童、65歲以上老年人、高血壓病、糖尿病的動態管理質量有大幅度的提高。加大對高危孕產婦的管理力度,100%將高危孕產婦納入系統,100%達到住院分娩,杜絕孕產婦死亡。

 4、加強健康教育宣傳力度,轉變宣傳方式,提高群眾健康知識知曉率。

 5、加強紙質檔案和電子檔案規範化管理,同時加強對村醫的電子檔案錄入管理,讓村醫全面掌握電腦操作技術,使特殊人群的動態管理記錄形成電子化、常態化。

 6、加強項目資金管理,確保專款專用,對村醫的每壹項工作均要進行審核,核對無誤後方可發放補償資金,並按時將資金發放到村醫手中,確保公***衛生工作高效運作。

 7、繼續加強村衛生室標準化建設,提高村醫服務水平,改善村衛生室醫療環境,提高群眾就醫舒適度,滿足群眾醫療需求。

 8、努力打造衛生院標準化建設,提高綜合服務能力和競爭力,擴大醫療輻射面,從目前服務的1.3萬人口,擴大到周邊的3縣人口,力爭用2年將醫療收入提高到300-400萬元,將衛生院建設成為群眾滿意的花園式衛生院。

 四、加快鄉鎮衛生院建設的幾點思考

 (壹)明確功能定位。

 卡立和完善縣、鄉、村農村三級衛生服務網絡,是政府的重要責任。在這三級衛生服務網絡中,鄉鎮衛生院是"樞紐"。它以公***衛生為主,綜合提供預防、保健和基本醫療服務,並承擔轄區內公***衛生管理職能。多年以來,由於人們對鄉鎮衛生院功能定位認識偏差,甚至把它當作生產性企業來運營,以致造成對衛生院投入少、工作條件差、衛技人員流失多的難以生存的局面。要加快鄉鎮衛生院建設,改變目前的狀況,首先要進壹步明確鄉鎮衛生院的功能定位,轉變觀念,加大投入,切實把鄉鎮衛生院工作作為政府的壹項重要基礎性工作來抓,充分發揮其在農村三級醫療衛生網絡中的樞紐作用,實現"常見病不出鄉鎮"的目標。

 (二)加大投入,加強基礎卡設,深化內部管理。

 當前衛生院存在著醫療儀器陳舊、醫療設備匱乏等問題,需進壹步加大政府的投入力度。要深化鄉鎮衛生院的內部管理,逐步完善內部管理機制,通過科學管理,提高鄉鎮衛生院的醫療質量和服務水平。通過出臺相關政策來調動廣大鄉鎮衛生院衛技人員的工作積極性,推動鄉鎮衛生院工作的開展。要進壹步建立和完善鄉鎮衛生院管理各項規章制度,推動鄉鎮衛生院工作朝著科學化、制度化、規範化方向發展。要把如何將鄉鎮衛生院建設與"新農合"、"公***衛生服務"工作的開展有機結合起來作為當前加快鄉鎮衛生院建設壹個重要問題深入進行研究。

 (三)制政策、抓舉措,穩定農村衛技隊伍,吸引優秀人才,提高隊伍整體素質。

 1、制定相關政策,鼓勵醫務人員到基層工作。政府每年撥壹定的專項經費,解決鄉鎮衛生院衛技人員的保險、工資待遇等基本問題,使其能安心全力投入工作;制定並出臺相應傾斜政策,吸引更多的優秀衛生人才,充實基層衛生院人員隊伍,提高其整體素質水平。

篇二衛生院調研報告

 壹、基本情況

 全縣***有8所鄉鎮衛生院和2所分院,其中中心衛生院3所,核定人員編制136人,現有在職在編人員95人,因專業人員缺乏,部分鄉鎮衛生院自聘人員9人。全縣79個行政村均建立了標準化村衛生室,71所村衛生室配備了合格村醫,8所村衛生室暫未配備村醫。

 基層醫改後,鄉鎮衛生院定位為公益性事業單位,是農村衛生服務網絡的樞紐,承上啟下,直接擔負著農村的預防保健、衛生監督、基本醫療、衛生管理等任務。近年來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鄉鎮衛生院建設工作,鄉鎮衛生院基礎設施建設明顯改善,綜合服務能力進壹步得到提升,呈現出較好地發展態勢。

 服務能力不斷增強。壹是改善了就醫環境。通過基層醫改,結合標準化鄉鎮衛生院建設,鄉鎮衛生院的業務用房基本得到保障。二是拓展了服務項目。大多數鄉鎮基本上能開展b超、心電圖、x線診斷技術,方便了農村居民的就醫。三是提升了服務能力。招聘了壹批衛生專業人員到鄉鎮衛生院工作,鄉鎮衛生院業務力量得到充實。通過開展縣級醫院對口支援鄉鎮衛生院、鄉鎮衛生院選派骨幹力量參加公***衛生項目培訓和進修學習等傳幫帶方式,進壹步提升了基層醫務人員整體素質。幾年來,***有12人參加了全科醫師教育培訓,19人參加了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78人參加了相關公***衛生項目培訓,39人次參加了省、市鄉鎮衛生院管理項目培訓。四是方便了群眾就醫。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開通了新農合門診統籌,藥品實行集中采購及零差率銷售;嚴格執行省市制定的醫療服務項目收費標準;積極開展基本醫療服務等。與醫改前相比,藥品售價明顯下降,門診人次明顯上升,如藥品售價下降幅度達37.8%以上,門診人次上升12.79%,次均門診費、次均住院費分別下降28.6%和36.7%,有效緩解群眾“看病難”、“看病貴”。

 基礎設施明顯改善。幾年來,投資220萬元完成了七都鎮、大演鄉衛生院業務用房改擴建工程,投資175萬元啟動鄉鎮衛生院周轉房建設,投資250萬元的仙寓鎮、丁香鎮中心衛生院業務用房改擴建項目正在建設,投資125萬元的磯灘鄉衛生院業務用房改擴建項目即將開工建設。與時同時,還投資40萬元為鄉鎮衛生院添置醫療設備,如x光機、b超機、心電圖儀、尿液分析儀等。基礎設施的建設,改善了鄉鎮衛生院工作和生活條件。

 公***衛生服務穩步開展。通過基層醫改,各鄉鎮衛生院根據《鄉鎮衛生院改革方案》要求,及時調整工作職能,改變了過去“重醫療、輕預防”的經營模式,除向廣大群眾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基本醫療服務外,大力開展各項公***衛生服務,如建立個人健康檔案、開展健康教育、實施預防接種、配合處置突發公***衛生事件等。截止2019年底,己建電子檔案67832份,建檔率為72.9%,其中規範管理65歲以上老年8776人、高血壓患者建檔者建檔9896人、糖尿病患者建檔1595人、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率達100%。廣大農民群眾的衛生安全保障逐步增強。

 二、存在問題

 人才隊伍建設亟待加強。壹是基層衛生院因工作環境相對艱苦,待遇低,導致新畢業學生不願到衛生院工作,招聘指標往往不能落實到位。同時隊伍年齡老化、後繼乏人問題較為突出。二是人員流失現象嚴重。基層醫改三年來,***面向社會公開招聘了專業技術人員52名(大部分來自村衛生室),但其中就有7人自動放棄或自動辭職。三是專業技術人才匱乏。目前全縣鄉鎮衛生院在職在崗人員95人、本科學歷6人,占總人數6.3%,大專學歷42人占總數44.2%,中專以下學歷47人,占總數49.5%,由於學歷結構不合理,造成鄉鎮衛生院技術人員整體素質不高,診療水平難以提升。

 分配制度活力不足,醫改內涵沒有充分體現。過去把醫院推向市場,實行“以藥養醫”,醫務人員工資與經濟效益直接掛鉤。醫改後,鄉鎮衛生院定位為公益性事業單位,縣政府在財力十分緊張的情況下,加大了對衛生院的投入,保障了衛生院的運轉和人員待遇,但改革後的衛生院服務意識、觀念意識還有待轉變,特別是“內增活力”績效分配激勵性不強,職工長期以來形成了以檔案工資(基本工資、津補貼、績效工資)視為應得報酬,鄉鎮衛生院在績效考核分配上存在著平均分配的觀念,職工之間收入差距不大,加上醫務人員夜間值班、節假日加班又無報酬,壹小部分臨床醫務人員積極性不高,主動性不強。又因職業風險責任大,患者要求高等因素,由此引發的工作中推諉病人,效益不高等不良現象時有發生。

 基本藥物配送不規範,難以適應基本醫療需求。壹是基本藥物種類編少。二是常用基本藥物網上采購不能及時配送到位,尤其是利潤低的最基本用藥,配送企業根本就不配送,導致鄉鎮衛生院藥的品種少,難以滿足基本醫療需求。

 三、幾點建議

 居強隊伍建設,全面提升醫療服務水平。壹是要堅持衛生專業人員的引進和補充,結合實際,進壹步簡化招聘程序,縮短招聘周期,為人員引進創造條件。二是建立健全醫務人員教育培訓機制,定期對醫務人員開展醫療衛生業務知識、醫療技能等方面的教育培訓,切實提高醫務人員的業務素質。三是加強醫德醫風建設,不斷提高醫務人員為群眾服務意識,加強醫務人員人文教育,強化監督制度和措施,不斷提升醫務人員職業道德修養。

 盔壹步明確績效分配辦法。按照年度目標任務,工作數量、質量及群眾滿意度等綜合考核確定績效工資分配辦法,拉開收入分配檔次,體現多勞多得,真正做到職工待遇能高能低,如鄉鎮衛生院可考慮實行收支結余後資金的30%納入年終獎勵性績效考核、醫護人員夜間值班和節假日加班補足的激勵政策,優勞優酬,確保績效工資發放更加科學、合理。

篇三衛生院調研報告

 鄉鎮衛生院是農村三級衛生網的樞紐,承擔著農村預防保健、基本醫療以及公***衛生管理職能,為方便農民就醫、保障農民健康,發揮了積極作用。現就鄉鎮衛生院發展現狀以及面臨的困難和問題,我局針對鄉鎮衛生院(含中心衛生院)基礎建設、醫療條件、服務能力、服務功能等作了詳細調查。

 壹、農村衛生現狀

 1、基礎建設與設備配置狀況

 我區鄉鎮衛生院(含中心衛生院)平均業務用房約3956㎡,設置病床51張,配置x線機、生化分析儀、洗胃機、呼吸機、麻醉機、綜合手術床、心電圖機等設備,另有3家中心衛生院配置了普通的ct;部分鎮街衛生院低於該配置,且部分設備已老化,這些設備只能基本滿足當地農民的醫療需求。

 2、衛生服務開展情況

 中心衛生院基本設置業務科室12個,有內科、婦產科、外科、五官科、中醫科、急診科、兒科和預防保健科等科室,鎮街衛生院業務科室低於該設置,20xx年平均門(急)診人次42164人次,出院人數949人,手術臺數134臺,病床使用率68.65%;公***衛生服務用房、科室建設、人員配備基本符合衛生部的要求;顯然,無論是基本醫療服務還是公***衛生服務都處於低下水平。

 3、衛生人力狀況

 我區鄉鎮衛生院(含中心衛生院)人員結果老化,存在斷檔現象,大部分鄉鎮衛生院醫務人員仍是過去的師承中醫為主,人才嚴重匱乏,缺少高學歷人才,特別是本科以上臨床畢業生,以及高職稱人才稀缺,中級職稱平均不超過10人,以初級居多,人才的引進和培養成為鄉鎮衛生院發展的阻礙。

 二、農村衛生存在的問題

 癥結之壹:“丟不起”

 醫療機構設置不合理,使得有限的衛生資源和不合理的資源配置產生矛盾,造成衛生資源的浪費;鄉鎮衛生院並不是壹個單純的醫療機構,除了為農村群眾提供基本的醫療服務之外,它還承擔著許多農村公***衛生職能,婦幼保健、日常防疫、衛生知識的普及推廣和處理突發性公***衛生事件等,因此鄉鎮衛生院不能與壹般診所及藥店簡單類比。

 癥結之二:“誰來養”

 財政的支持有限,各級政府對衛生工作不重視,對中央政府對衛生的政策落實不夠。使得對鄉鎮衛生院的`投入不大,更有的資金曾萎縮;而鄉鎮衛生院承擔的費用較大,職工需繳的各種保險數額較大,退休職工和在職職工的人員經費緊張;醫療設備的更新、醫療環境的改善、醫務人員培養以及醫院日常運轉所須的等等經費開支,由誰來承擔?而現在要求醫院藥品零利潤,不準以藥養醫,而醫院由“誰來養”?

 癥結之三:“沒得人”

 大部分鄉鎮衛生院人員緊缺,只有幾個人的衛生院根本就派出人員出去學習,更比說提高或者開展新的業務,這種既“出不去”又“進不來”的局面導致壹些政府新添置的設備無人操作,處於閑置狀態。生活艱苦,條件簡陋,甚至連正常的工資都保不住,這樣的處境,怎麽才能引得進人才?留得住人才?

 三、面臨機遇

 1、國家投入逐步加大,全國農村衛生工作會議提出,各級人民政府要逐年增加投入,增長幅度不低於同期財政經常性支出的增長幅度,從20xx~20xx年,各級財政每年增加的衛生事業費主要用於發展農村衛生事業,到20xx年基本完成縣級醫療機構、縣預防保健機構和鄉(鎮)衛生院房屋設備的改造和建設任務。而我區依靠國債資金以及紅十字會援助等資金,對我區部分鄉鎮衛生院進行了房屋改造和設備添置。

 2、農民的健康投入逐步增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逐步完善,這項工作對我區鄉衛鎮生院帶來了新的契機,事實證明了從新型農村醫療制度的開展,我區各鄉鎮衛生院的業務量明顯增加;隨著各級財政對健康投入逐步增加,農民醫療保健需求將會明顯增多。

 四、鄉鎮衛生遠發展的建議及對策

 1、要充分利用好國債建設資金。

 隨著國債項目的實施和我國對農村衛生工作政策扶持力度的加大,今後將會陸續再建設和裝備壹些具有發展潛力的鄉衛生院,衛生院的建設要立足長遠,適度控制發展規模,避免投資和設備浪費,在打造精品、發展特色醫院和專科上下工夫。

 2、強化衛生保健職能。

 對不能維持生存的衛生院,保持或限制其醫療規模,將有限的資源和即將投入的資金向預防保健傾斜,突出防保職能。對閑置房屋和再擴建用房直接用於鄉鎮預防保健,重點是鄉鎮預防接種門診,對具有壹定專業特長的人員充實到防保隊伍中來,其基本醫療服務由臨近的實力強的衛生院承擔。

 3、整合衛生服務功能,大力拓展服務範圍。

 明確各級衛生服務網絡的功能定位,發揮農村衛生網絡的整體功能。樹立政府舉辦的鄉級衛生機構在農村預防保健和醫療服務中的業務指導中心地位,明確其在農村預防保健、基本醫療、急救和基層衛生人員的培訓及業務指導職責。鄉鎮衛生院以公***衛生服務為主,綜合提供預防保健、基本醫療服務,受縣級衛生行政部門委托承擔衛生管理職能。鄉鎮衛生院改革運行機制,探索新型服務模式,通過國家扶持,創辦農村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體制,大力推進實施農村衛生區域規劃,組建農村社區衛生服務網絡,為農民切實提供基本衛生服務。

 4、增加投入,落實國家農村衛生經濟政策。

 除積極引進、爭取國家、省財政投入外,隨著經濟的發展,地方政府對應加大農村衛生的投入,認真履行其應承擔的職責,尤其是應全額落實國家要求的配套資金政策,避免加劇鄉鎮衛生院不良債務的增加。對鄉鎮衛生院已形成的不良債務通過政府轉移支付等手段予以核消,切實降低鄉鎮衛生院在歷史發展過程中已形成的包袱。

 解決鄉鎮衛生院目前存在的問題是壹項復雜而艱巨的工作,需要各方面的***同努力。要明確鄉鎮衛生院在三級衛生網絡的功能定位,充分認識鄉鎮衛生院在解決農民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等方面的基礎性作用。不斷理順管理體制,確立鄉鎮衛生院的公益性質,減少市場化運作,發揮鄉鎮衛生院在保障農民基本醫療和公***衛生服務等方面的作用。

  • 上一篇:水產養殖項目合作簡易合同
  • 下一篇:陜西漢王藥業有限公司的主要產品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