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壹覽:1、用於肝氣郁結的幾種中成藥2、沈香四逆散3、秋季關愛肝臟健康!郝大夫解讀經方四逆散:疏肝解郁第壹方4、四逆散的功效與作用5、中醫人士請看下面是什麽藥方?治什麽病?柴胡10克.白芍12克.枳實10克.炙甘草5克。
6、小孩子能吃四逆散嗎用於肝氣郁結的幾種中成藥中醫理論認為,肝氣旺盛而升發,容易出現失眠、精神不佳等肝郁氣滯的癥狀。
肝主疏泄,作用在於保持全身氣機的流暢,調節人體精、氣、血、水、神的正常運轉,如果肝氣不疏,郁結不暢,就會出現肝氣郁結證,不僅使人經常生氣發怒,情緒失控,還會因氣血淤滯不暢引起全身氣血運行紊亂,其他臟腑也會受到幹擾而得病。
肝氣郁結證常見脅肋脹痛,胸悶不舒暢,善太息,神情沈默,不欲飲食,或見口苦善嘔,頭目眩暈,容易引起失眠,脈弦,舌苔白滑。
婦女則有經期過短、月經量少,經間期出血、痛經,經行眩暈、經行不寐等月經不調癥狀或經前乳房作脹等癥。
出現肝郁的癥狀,如何調整抑郁的情緒,下面給大家介紹幾種調和肝脾的中成藥。
1、四逆散
功效:透解郁熱,疏肝理脾。
用於熱厥手足不溫,脘腹肋痛,泄痢下重。
四逆散出自《傷寒論》,是治肝脾氣郁證的基礎方,主要用於肝脾氣郁證。
2、逍遙丸
功效:疏肝健脾,養血調經
用於肝郁脾虛所致的郁悶不舒、胸脅脹痛、頭暈目眩、食欲減退、月經不調。
3、柴胡舒肝丸
功效:舒肝理氣,消脹止痛。
用於肝氣不舒,胸脅痞悶,食滯不清,嘔吐酸水。
4、舒肝丸
功效:舒肝和胃,理氣止痛。
用於肝郁氣滯,胸脅脹滿,胃脘疼痛,嘈雜嘔吐,噯氣泛酸。
5、加味左金丸
功效:疏肝和胃。
用於噯氣吞酸,胃痛少食。
6、舒肝和胃丸
功效:舒肝解郁,和胃止痛。
用於肝胃不和,證見兩脅脹滿,食欲不振,打嗝嘔吐,胃脘疼痛,大便失調。
郁證常有誘因,如誘因難除而癥狀進行性加重,或經久不愈,應及時采用辯證處方予以湯劑治療,以免致虛勞、癲狂之變。
疏肝理氣中成藥久用有耗氣傷陰之弊,故宜短期使用;且因該類成藥大多含行氣通利之品,故孕婦常須忌用或慎用,老弱患者亦須慎用
健康指導
1、三餐有時,保證營養,不能因情緒不寧而影響正常飲食;並應多吃蔬果,通暢大便,以免氣滯胃腸,加重癥狀。
起居有時,盡量保證充足睡眠,必要時可服用鎮靜助眠藥物。
2、適當體育鍛煉以增強體質;移情易性,註意培養興趣愛好,以免生憂郁怒
沈香四逆散方藥分析方中柴胡性味苦平,人肝膽經,可透邪升陽以舒郁;枳實昧苦而做寒,入中焦而歸脾胃,能下氣破結,合柴胡壹升壹降,可升降調氣,使氣機通暢,樞機運轉,則郁熱透達,四逆可除;芍藥酸甘微寒,人肝經,能養血斂陰,柔肝止痛,合柴胡可疏肝理脾;半夏辛溫性燥,善能燥濕化痰,且可降逆和胃而止嘔;橘紅理氣燥濕,使氣順痰消;茯苓健脾滲濕,使濕去牌旺,痰無由生;甘草調和藥性,又可健脾益氣,芍藥、甘草配伍,能緩急止痛,調和肝脾。
全方相合,具有透解郁熱,疏肝理脾,滲濕化痰之功效。
用方指征臨床上以手足微冷,身熱,或脘腹胸脅疼痛,或泄利下重;或有咳嗽痰多色白,胸膈脹滿,惡心嘔吐,或頭眩心悸,舌苔白潤,脈滑或弦細者作為使用本方指征。
臨床應用
1.胃脘痛(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胃黏膜異型增生等)
臨床上以胃脘部隱痛或脹痛為主癥,伴噯氣頻作,惡心嘔吐,食欲不振,身困肢倦,大便稀溏,脘腹痞滿,心悸氣短,手足欠溫,頭暈頭重,舌質淡苔薄白膩,脈弦滑者可使用本方。
2.慢性膽囊炎
以右上腹疼痛為主要表現,可伴胸脅脹滿或痛,寒熱交作,惡心嘔吐,精神疲倦,飲食減少,每因情緒激動而誘發,頭暈目眩,周身困倦,口苦咽幹,大便不調,舌淡紅苔薄白,脈弦細者可以本方治療。
3.慢性支氣管炎
臨床上以反復發作的咳嗽咳痰為主要表現,咳痰量多色白,伴食少神疲,肢倦無力,胸悶脅脹,大便不實,氣短心悸,頭暈目眩,四肢不溫,舌淡苔白膩,脈滑者可投用本方。
4.經前浮腫
每於經前出現雙下肢或顏面部浮腫,月經後可自行消退,伴月經不調,納減乏力,神疲肢倦,大便稀溏,頭暈心悸,舌淡苔白滑,脈弦細者可以本方治療。
5.慢性肝炎、肝硬化
臨床上以右脅部脹滿或隱痛不適為主要表現,伴納少神疲,肢倦乏力,脘腹脹滿,大便不實,頭暈心悸,面色晦暗,舌淡暗,苔薄白,脈弦細者可使用本方。
6.慢性結腸炎、腸易激綜合征
臨床上以腹痛、腹瀉為主要表現,可伴腹脹腸鳴,食欲不振,身倦無力,頭眩心悸,脘腹脹滿,嘔惡痰多,舌淡苔白,脈弦細者可投用本方。
以胸悶隱痛為主癥,伴氣短乏力,身困肢倦
秋季關愛肝臟健康!郝大夫解讀經方四逆散:疏肝解郁第壹方秋季萬物雕零,人們容易產生“悲秋情緒”,肝郁氣滯也比較容易發生。
肝郁氣滯,肝氣不舒是肝臟最為常見的病理狀態,當氣機郁結時造成津液輸布減緩和障礙,痰瘀互結進而形成結節。
此外,肝郁氣滯還會導致口幹口苦,胃脹反酸等壹系列不適癥狀,針對這些問題,給大家推薦壹種臨床中醫肝病醫生常用的調理肝郁氣滯的千古名方—四逆散。
四逆散源自中醫經典名著《傷寒雜病論》,由柴胡、枳實、芍藥、甘草四味藥組成,中醫認為,肝主藏血,調暢氣機。
氣與血的關系極為密切,氣推動著血液的運行,氣郁之後往往會出現血瘀的現象,而四逆散可以調理表裏,在疏肝解郁的同時可以治療血瘀之癥。
方中柴胡為肝經引經藥,即可疏肝解郁,又可升清陽以使郁熱外透,即可行氣,又能行血。
白芍有柔肝養血、平肝止痛、斂陰收汗的功效,在方中起到養血的作用。
枳實性微寒,味苦。
歸脾、胃、大腸經,可破血解郁,甘草藥性平和,在這裏可以調和諸藥,起到和諧氣血的效果,此方,兼顧疏肝理氣與活血化瘀,不愧為疏肝解郁的千古名方。
四逆散是中醫臨床治療肝郁氣滯的經典方劑,凡出現因肝郁氣滯引起的四肢冷痛、胸脅苦滿、女性月經不調、口幹口苦、腹脹腹瀉、脈弦細等癥狀時均可用四逆散進行治療調理,有非常不錯的療效。
經方四逆散組方精簡,配伍合理,適應癥較為廣泛,中醫臨床有很多治療肝病的方劑都是由四逆散加減而成,像逍遙散、加味逍遙散這些方子的核心組方都源於四逆散。
四逆散的組方可以說牢牢地抓住了中醫治肝病的精髓,那就是氣與血。
通過氣血雙向的調理,作用於肝,通過中藥的配伍,打開了肝臟的健康之門!
四逆散的功效與作用《傷寒論》“少陰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
功用:透邪解郁,疏肝理氣。
主治:.陽郁厥逆證。
手足不溫,或身微熱,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痛,或泄利等等...、
本方原治陽郁厥逆證,後世多用作疏肝理脾之通劑,常用於肝膽氣郁而致的四逆,或肝脾不和所致的脘腹疼痛。
以手足不溫,或脅肋疼痛,脈弦為證治要點。
中醫人士請看下面是什麽藥方?治什麽病?柴胡10克.白芍12克.枳實10克.炙甘草5克。
四逆散,功效:透邪解郁,疏肝理脾。
主治
1.陽郁厥逆證。
手足不溫,或腹痛,或泄利下重,脈弦。
2.肝脾氣郁證。
脅肋脹悶,脘腹疼痛,脈弦
小孩子能吃四逆散嗎四逆散小孩是可以吃的,但由於兒童具有用藥特殊性,故小孩必須在成人監護下使用。
服藥壹周癥狀未明顯改善,或癥狀加重,應立即停藥並到醫院就診。
四逆散為和解劑,具有調和肝脾,透邪解郁,疏肝理脾之功效。
主治1.陽郁厥逆證:手足不溫,或腹痛,或泄利下重,脈弦。
2.肝脾氣郁證:脅肋脹悶,脘腹疼痛,脈弦。
臨床常用於治療慢性肝炎、膽囊炎、膽石癥、膽道蛔蟲癥、肋間神經痛、胃潰瘍、胃炎等屬肝膽氣郁,肝胃不和者。
四逆散含有柴胡、芍藥、枳實、甘草。
柴胡入肝膽經,升發陽氣,疏肝解郁,透邪外出,為君藥。
白芍斂陰養血柔肝為臣,與柴胡合用,以補養肝血,條達肝氣,可使柴胡升散而無耗傷陰血之弊。
佐以枳實理氣解郁,泄熱破結,與柴胡為伍,壹升壹降,加強舒暢氣機之功,並奏升清降濁之效;與白芍相配,又能理氣和血,使氣血調和。
使以甘草,調和諸藥,益脾和中。
需要註意的是,對四逆散過敏者禁用,過敏體質者慎用,如果性狀發生改變時禁止使用,兒童必須在成人監護下使用。
請將四逆散放在兒童不能接觸的地方。
如正在使用其他藥品,使用四逆散前請咨詢醫師或藥師。
同時要忌油膩食物,服藥期間保持情緒穩定。
服藥壹周癥狀未明顯改善,或癥狀加重,應立即停藥並到醫院就診。
四逆散的功效與作用的介紹就聊到這裏吧,感謝妳花時間閱讀本站內容,更多關於四逆散的功效與作用及組成、四逆散的功效與作用的信息別忘了在本站進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