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誰能介紹壹下綠色食品的知識?謝謝!

誰能介紹壹下綠色食品的知識?謝謝!

綠色食品並非指"綠顏色"的食品,而是特指無汙染的安全、優質、營養類食品。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是食品生產的基本條件,由於與生命、資源、環境相關的事物通常冠之以"綠色",為了突出這類食品出自良好的生態環境,並能給人們帶來旺盛的生命活力,因此將其定名為"綠色食品"。

綠色食品必須同時具備以下條件:

1、產品或產品原料產地必須符合綠色食品生態環境質量標準。

2、農作物種植、畜禽飼養、水產養殖及食品加工必須符合綠色食品的生產操作規程;

3、產品必須符合綠色食品質量和衛生標準;

4、產品外包裝必須符合國家食品標簽通用標準,符合綠色食品特定的包裝、裝潢和標簽規定。

嚴格地講,綠色食品是遵循可持續發展原則,按照特定生產方式生產,經專門機構認定,許可使用綠色食品標誌商標的無汙染的安全、優質、營養類食品。 發展綠色食品,從保護、改善生態環境入手,以開發無汙染食品為突破口,將保護環境、發展經濟、增進人們健康緊密地結合起來,促成環境、資源、經濟、社會發展的良性循環。

綠色食品特定的生產方式是指按照標準生產、加工;對產品實施全程質量控制;依法對產品實行標誌管理。

無汙染、安全、優質、營養是綠色食品的特征。無汙染是指在綠色食品生產、加工過程中,通過嚴密監測、控制,防範農藥殘留、放射性物質、重金屬、有害細菌等對食品生產各個環節的汙染,以確保綠色食品產品的潔凈。綠色食品的優質特性不僅包括產品的外表包裝水平高,而且還包括內在質量水準高;產品的內在質量又包括兩方面:壹是內在品質優良,二是營養價值和衛生安全指標高。

為了保證綠色食品產品無汙染、安全、優質、營養的特性,開發綠色食品有壹套較為完整的質量標準體系。綠色食品標準包括產地環境質量標準、生產技術標準、產品質量和衛生標準、包裝標準、儲藏和運輸標準以及其它相關標準,它們構成了綠色食品完整的質量控制標準體系。

為了壹般的普通食品區別開,綠色食品由統壹的標誌來標識。綠色食品標誌由特定的圖形來表示。綠色食品標誌圖形由三部分構成:上方的太陽、下方的葉片和蓓蕾。標誌圖形為正圓形,意為保護、安全。整個圖形描繪了壹幅明媚陽光照耀下的和諧生機,告訴人們綠色食品是出自純凈、良好生態環境的安全、無汙染食品,能給人們帶來蓬勃的生命力。綠色食品標誌還提醒人們要保護環境和防止汙染,通過改善人與環境的關系,創造自然界新的和諧。 綠色食品標誌管理的手段包括技術手段和法律手段。技術手段是指按照綠色食品標準體系對綠色食品產地環境、生產過程及產品質量進行認證,只有符合綠色食品標準的企業和產品才能使用綠色食品標誌商標。法律手段是指對使用綠色食品標誌的企業和產品實行商標管理。綠色食品標誌商標已由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註冊,專用權受《中華人民***和國商標法》保護。

==================================================

綠色食品標準概述

綠色食品標準由農業部發布,屬強制性國家行業標準,是綠色食品生產中必須遵循,綠色食品質量認證時必須依據的技術文件。綠色食品標準是應用科學技術原理,在結合綠色食品生產實踐的基礎上,借鑒國內外相關先進標準所制定的。

目前,綠色食品標準分為兩個技術等級,即AA級綠色食品標準和A級綠色食品標準。

AA級綠色食品標準要求:生產地的環境質量符合《綠色食品產地環境質量標準》,生產過程中不使用化學合成的農藥、肥料、食品添加劑、飼料添加劑、獸藥及有害於環境和人體健康的生產資料,而是通過使用有機肥、種植綠肥、作物輪作、生物或物理方法等技術,培肥土壤、控制病蟲草害、保護或提高產品品質,從而保證產品質量符合綠色食品產品標準要求。

A級綠色食品標準要求:生產地的環境質量符合《綠色食品產地環境質量標準》,生產過程中嚴格按綠色食品生產資料使用準則和生產操作規程要求,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學合成生產資料,並積極采用生物學技術和物理方法,保證產品質量符合綠色食品產品標準要求。

無公害食品標準體系

中國食品商務網 2006-01-18 15:19:00

無公害食品標準主要包括無公害食品行業標準和農產品安全質量國家標準,二者同時頒布。無公害食品行業標準由農業部制定,是無公害農產品認證的主要依據;農產品安全質量國家標準由國家質量技術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制定。

壹、無公害食品行業標準

建立和完善無公害食品標準體系,是全面推進“無公害食品行動計劃”的重要內容,也是開展無公害食品開發、管理工作的前提條件。農業部2001年制定、發布了73項無公害食品標準,2002年制定了126項、修訂了11項無公害食品標準,2004年又制定了112項無公害標準。無公害食品標準內容包括產地環境標準、產品質量標準、生產技術規範和檢驗檢測方法等,標準涉及120多個(類)農產品品種,大多數為蔬菜、水果、茶葉、肉、蛋、奶、魚等關系城鄉居民日常生活的“菜籃子”產品。

無公害食品標準以全程質量控制為核心,主要包括產地環境質量標準、生產技術標準和產品標準三個方面,無公害食品標準主要參考綠色食品標準的框架而制定。

1. 無公害食品產地環境質量標準

無公害食品的生產首先受地域環境質量的制約,即只有在生態環境良好的農業生產區域內才能生產出優質、安全的無公害食品。因此,無公害食品產地環境質量標準對產地的空氣、農田灌溉水質、漁業水質、畜禽養殖用水和土壤等的各項指標以及濃度限值做出規定,壹是強調無公害食品必須產自良好的生態環境地域,以保證無公害食品最終產品的無汙染、安全性,二是促進對無公害食品產地環境的保護和改善。

無公害食品產地環境質量標準與綠色食品產地環境質量標準的主要區別是:無公害食品同壹類產品不同品種制定了不同的環境標準,而這些環境標準之間沒有或有很小的差異,其指標主要參考了綠色食品產地環境質量標準;綠色食品是同壹類產品制定壹個通用的環境標準,可操作性更強。

2. 無公害食品生產技術標準

無公害食品生產過程的控制是無公害食品質量控制的關鍵環節,無公害食品生產技術操作規程按作物種類、畜禽種類等和不同農業區域的生產特性分別制訂的,用於指導無公害食品生產活動,規範無公害食品生產,包括農產品種植、畜禽飼養、水產養殖和食品加工等技術操作規程。

從事無公害農產品生產的單位或者個人,應當嚴格按規定使用農業投入品。禁止使用國家禁用、淘汰的農業投入品。

無公害食品生產技術標準與綠色食品生產技術標準的主要區別是:無公害食品生產技術標準主要是無公害食品生產技術規程標準,只有部分產品有生產資料使用準則,其生產技術規程標準在產品認證時僅供參考,由於無公害食品的廣泛性決定了無公害食品生產技術標準無法堅持到位。綠色食品生產技術標準包括了綠色食品生產資料使用準則和綠色食品生產技術規程兩部分,這是綠色食品的核心標準,綠色食品認證和管理重點堅持綠色食品生產技術標準到位,也只有綠色食品生產技術標準到位才能真正保證綠色食品質量。

3. 無公害食品產品標準

無公害食品產品標準是衡量無公害食品終產品質量的指標尺度。它雖然跟普通食品的國家標準壹樣,規定了食品的外觀品質和衛生品質等內容,但其衛生指標不高於國家標準,重點突出了安全指標,安全指標的制訂與當前生產實際緊密結合。無公害食品產品標準反映了無公害食品生產、管理和控制的水平,突出了無公害食品無汙染、食用安全的特性。

無公害食品產品標準與綠色食品產品標準的主要區別是:二者衛生指標差異很大,綠色食品產品衛生指標明顯嚴於無公害食品產品衛生指標。以黃瓜為例:無公害食品黃瓜衛生指標11項,綠色食品黃瓜衛生指標18項;無公害食品黃瓜衛生要求敵敵畏≤0.2 mg/kg,綠色食品黃瓜衛生要求敵敵畏≤0.1 mg/kg。另外,綠色食品蔬菜還規定了感官和營養指標的具體要求,而無公害蔬菜沒有。綠色食品有包裝通用準則,無公害食品沒有。

按照國家法律法規規定和食品對人體健康、環境影響的程度,無公害食品的產品標準和產地環境標準為強制性標準,生產技術規範為推薦性標準。

二、農產品安全質量國家標準

為提高蔬菜、水果的食用安全性,保證產品的質量,保護人體健康,發展無公害農產品,促進農業和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特制定農產品安全質量GB18406和GB/T18407,以提供無公害農產品產地環境和產品質量國家標準。農產品安全質量分為兩部分,無公害農產品產地環境要求和無公害農產品產品安全要求。

(壹)無公害農產品產地環境要求

《農產品安全質量》產地環境要求GB/T18407-2001分為以下四個部分:

1. 《農產品安全質量 無公害蔬菜產地環境要求》(GB/T18407.1-2001)

該標準對影響無公害蔬菜生產的水、空氣、土壤等環境條件按照現行國家標準的有關要求,結合無公害蔬菜生產的實際做出了規定,為無公害蔬菜產地的選擇提供了環境質量依據。

2. 《農產品安全質量 無公害水果產地環境要求》(GB/T18407.2-2001)

該標準對影響無公害水果生產的水、空氣、土壤等環境條件按照現行國家標準的有關要求,結合無公害水果生產的實際做出了規定,為無公害水果產地的選擇提供了環境質量依據。

3. 《農產品安全質量 無公害畜禽肉產地環境要求》(GB/T18407.3-2001)

該標準對影響畜禽生產的養殖場、屠宰和畜禽類產品加工廠的選址和設施,生產的畜禽飲用水、環境空氣質量、畜禽場空氣環境質量及加工廠水質指標及相應的試驗方法,防疫制度及消毒措施按照現行標準的有關要求,結合無公害畜禽生產的實際做出了規定。從而促進我國畜禽產品質量的提高,加強產品安全質量管理,規範市場,促進農產品貿易的發展,保障人民身體健康,維護生產者、經營者和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4. 《農產品安全質量 無公害水產品產地環境要求》(GB/T18407.4-2001)

該標準對影響水產品生產的養殖場、水質和底質的指標及相應的試驗方法按照現行標準的有關要求,結合無公水產品生產的實際做出了規定。從而規範我國無公害水產品的生產環境,保證無公害水產品正常的生長和水產品的安全質量,促進我國無公害水產品生產。

(二)無公害農產品產品安全要求

《農產品安全質量》產品安全要求GB18406-2001分為以下四個部分:

1. 《農產品安全質量 無公害蔬菜安全要求》(GB18406.1-2001)

本標準對無公害蔬菜中重金屬、硝酸鹽、亞硝酸鹽和農藥殘留給出了限量要求和試驗方法,這些限量要求和試驗方法采用了現行的國家標準,同時也對各地開展農藥殘留監督管理而開發的農藥殘留量簡易測定給出了方法原理,旨在推動農藥殘留簡易測定法的探索與完善。

2. 《農產品安全質量 無公害水果安全要求》(GB18406.2-2001)

本標準對無公害水果中重金屬、硝酸鹽、亞硝酸鹽和農藥殘留給出了限量要求和試驗方法,這些限量要求和試驗方法采用了現行的國家標準。

3. 《農產品安全質量 無公害畜禽肉安全要求》(GB18406.3-2001)

本標準對無公害畜禽肉產品中重金屬、亞硝酸鹽、農藥和獸藥殘留給出了限量要求和試驗方法,並對畜禽肉產品微生物指標對給出了要求,這些有毒有害物質限量要求、微生物指標和試驗方法采用了現行的國家標準和相關的行業標準。

4. 《農產品安全質量 無公害水產品安全要求》(GB18406.4-2001)

本標準對無公害水產品中的感官、鮮度及微生物指標做了要求,並給出了相應的試驗方法,這些要求和試驗方法采用了現行的國家標準和關的行業標準。產地環境標準(目錄及摘要)

有機食品概述

文章出處: 發布時間:2005-03-13

有機食品是以有機農業生產體系為前提,有機農業是壹種完全不用化學合成的肥料、農藥、生長調節劑、畜禽飼料添加劑等物質,也不使用基因工程生物及其產物的生產體系,其核心是建立和恢復農業生態系統的生物多樣性和良性循環,以維持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國際有機農業運動聯合會(IFOAM)給有機農業下的定義為:

有機農業包括所有能促進環境、社會和經濟良性發展的農業生產系統。這些系統將農地土壤肥力作為成功生產的關鍵。通過尊重植物、動物和景觀的自然能力,達到使農業和環境各方面質量都最完善的目標。有機農業通過禁止使用化學合成的肥料、農藥和藥品而極大地減少外部物質投入,相反利用強有力的自然規律來增加農業產量和抗病能力。有機農業堅持世界普遍可接受的原則,並據當地的社會經濟、地理氣候和文化背景具體實施。因此,IFOAM強調和運行發展當地和地區水平的自我支持系統。從這個定義可以看出有機農業的目的是達到環境、社會和經濟三大效益的協調發展。有機農業非常註重當地土壤的質量,註重系統內營養物質的循環,註重農業生產要遵循自然規律,並強調因地制宜的原則。在有機農業生產體系中,作物稭桿、畜禽糞肥、豆科作物、綠肥和有機廢棄物是土壤肥力的主要來源;作物輪作以及各種物理、生物和生態措施是控制雜草和病蟲害的主要手段。有機農業生產體系的建立需要有壹個有機轉換過程。

有機食品與國內其他優質食品的最顯著差別是,前者在其生產和加工過程中絕對禁止使用農藥、化肥、激素等人工合成物質,後者則允許有限制地使用這些物質。因此,有機食品的生產要比其他食品難得多,需要建立全新的生產體系,采用相應的替代技術。有機食品是壹類真正源於自然、富營養、高品質的環保型安全食品

  • 上一篇:雲南白藥酊說明書?
  • 下一篇:威高集團的發展戰略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