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接種疫苗應註意什麽?

接種疫苗應註意什麽?

(1) 註射器和針頭清洗後要煮沸或高溫消毒。滅菌前應松開註射器手柄、玻璃管、壓緊螺釘,防止熱脹冷縮擠破玻璃管。註射器和針頭在使用前應組裝好,必須吻合無縫隙,清潔暢通,不漏氣、不漏藥。註射前應排盡空氣。根據公豬和母豬的體型大小和脂肪厚薄程度,選用合適型號的針頭,防止註射在脂肪內,造成免疫失敗。針頭的口徑要合適,註射器的松緊度也要調整好。如果使用口徑過大或註射速度過快的針頭,疫苗液容易倒流,導致疫苗量不足,免疫效果不佳。註射針的長度要求見表 7。

表 7 註射針的使用規範

(2)免疫接種前,需仔細檢查所用疫苗。

①檢查疫苗來源:要取得良好的免疫效果,必須保證疫苗的質量。使用疫苗前要檢查疫苗是否是農業部指定的正規生物藥品生產企業生產的疫苗,或經正規途徑技術權威單位認可的疫苗。凡非正規廠家生產的疫苗,或無詳細說明書、瓶內疫苗性狀與說明書描述不符的,不要購買和使用。

②疫苗瓶的檢查:檢查疫苗的瓶身和瓶塞是否松動,瓶身標簽上的說明(名稱、批號、用法、用量、有效期)是否清楚,瓶身和瓶塞有無裂紋和破損,瓶身顏色性質是否正常,有無雜質、異物、黴菌生長,不合格的不得使用。

(3)需要稀釋的疫苗,首先要做疫苗真空度試驗,失去真空度的疫苗不得使用。檢查合格後嚴格按照說明書的方法稀釋,稀釋劑可用生理鹽水或純凈冷開水,不能用含氯的自來水和熱水稀釋。在吸入和稀釋疫苗時,必須充分振蕩,使其混合均勻。給動物註射的針頭不能吸入液體,以免汙染疫苗。

(4)疫苗稀釋液應現用現配,在最短時間內用完,否則應丟棄。接種前後必須對所有容器和用具進行消毒。剩余的細菌活疫苗不能隨意丟棄,應深埋或爐火焚燒。接種前後使用的容器和用具必須消毒,以防感染。疫苗稀釋後,15℃以下應在4小時內用完,15~25℃應在2小時內用完,25℃以上應在1小時內用完,恒溫冷鏈(2~8℃)情況下最好在2小時內用完。

(5)接種疫(菌)苗前,必須認真檢查豬的健康狀況,清點頭數,確保每頭豬都得到免疫。凡體質虛弱、體溫升高、臨近分娩或分娩不久的母豬、病豬或傳染病流行時,壹般不要註射。等病愈或體質恢復後再補針。註射疫苗後應註意觀察。個別豬只因個體差異,可能出現反應,如體溫升高、發抖、嘔吐和減食等癥狀,壹般1~3天後可恢復,重者可註射0.1%腎上腺素溶液1毫升,即可消除過敏性休克。如出現體溫升高、不進食、精神煩躁或出現某些傳染病癥狀時,必須立即隔離治療。

(6)接種疫苗要嚴格、認真,註射部位要用5%碘酊消毒,然後用75%酒精脫碘,待幹燥後再註射,以免影響免疫效果(乙腦免疫用酒精或新潔爾滅消毒皮膚)。要防止消毒劑滲入針頭或管內,以免影響疫苗活性,降低效價。每註射完壹頭豬,都應更換消毒後的針頭,以防交叉感染和汙染腫脹和膿液。免疫順序是先註射正常豬,後註射可疑豬。

(7)新增加的疫苗品種,大群免疫接種前,要先做小群試驗;對已確定免疫程序的疫苗品種,在使用過程中盡量不要更換疫苗生產廠家,以免影響免疫效果,如必須更換,最好先做小群試驗。

(8)免疫結束後,所有使用過的疫(菌)苗瓶及接觸過疫(菌)苗液體的瓶、盤、註射器等進行消毒。廢棄的疫(菌)苗活菌必須煮沸或倒入火中焚燒,疫(菌)苗死菌倒入深坑掩埋。裝有疫苗的小瓶必須經過消毒後才能用於其他目的。

(9)防止藥物對接種的幹擾和疫苗之間的相互幹擾,註射病毒性疫苗前後3天嚴禁使用抗病毒藥物,使用兩種病毒性活疫苗應間隔7~10天,以減少相互幹擾。病毒活疫苗和滅活疫苗可同時分開使用。註射細菌活疫苗前後 5 天嚴禁使用抗生素,兩種細菌活疫苗可同時使用。抗生素對細菌滅活疫苗無影響。

(10)做好免疫記錄。要建立生豬免疫註射登記簿,逐舍逐頭進行註射登記,並發放免疫卡。記錄內容包括疫苗名稱、種類、規格、生產廠家名稱和有效期、批號、疫苗稀釋情況、免疫對象和頭數,以及免疫人員姓名和免疫日期等,要在記錄本上詳細登記,有利於日後抽查,以便按期補打疫苗,及時發現免疫效果。

  • 上一篇:老撾壹個月內新確診的冠狀病毒病例增加了200多倍,他們的防控措施出了什麽問題?
  • 下一篇:為什麽老年人會迷信「神醫」?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