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肝臟是藥物轉化、代謝的主要器官。因此,藥物本身或者其代謝產物也能損害肝臟,導致藥物性肝損傷,嚴重時甚至可導致死亡。藥物性肝損傷系藥物本身或者其代謝產物經過肝臟代謝和轉化中產生毒性作用,導致肝臟的損害,主要有副作用、變態反應、毒性反應和特異質反應等多種表現形式。盡管許多藥物引起的藥物性肝損傷是輕微的或無明顯癥狀,但是嚴重的和致命的藥物性肝損傷也不少見,應引起足夠重視。那麽,問題來了,什麽藥物最傷肝?
什麽藥物最傷肝?
藥物性肝損傷作為常見的藥源性疾病之壹,越來越引起醫藥界、制藥業、藥監管理部門及公眾的重視,也已成為藥品審批失敗、藥物警戒以及撤市的主要原因。由於當代社會的藥物品種急劇增多,使用藥物的人數大大增加,導致藥物性肝損傷的發生率大幅提高,而且與年齡、性別、藥品品種等相關。最新的研究顯示,我國藥物性肝損傷的主要藥物包括各類中草藥、抗菌藥物、解熱鎮痛藥物等等。
常見可導致藥物性肝損傷的藥物主要有:
(1)中藥
很多國人以為中藥就是天然藥物,完全沒有肝腎毒性,其實,統計結果恰恰相反,我國藥物性肝損傷,最多見的就是中藥引發。
常見傷肝的,如單味中藥如芫花、蓖麻子、白芍、黃藥子、何首烏、雷公藤、川楝子、斑蝥、大黃、土三七、馬錢子、貫眾等;中成藥如蒺藜消白丸、骨通膠囊、感冒清熱顆粒、逍遙丸、小柴胡湯、首烏片、百消丹、大活絡丹、百蝕丸、補腎益壽膠囊、克銀丸、壯骨關節丸、天麻丸、小柴胡湯等。
2)抗菌藥物:
抗菌藥物對肝臟的損傷也不容忽視,通過近幾年的抗菌藥物專項整治,抗菌藥物濫用的現象明顯減少,但仍需繼續提高抗菌藥物合理使用水平。常見傷肝抗菌藥物有如異煙肼、利福平、酮康唑、氟康唑、伊曲康唑、磺胺類藥物(磺胺嘧啶等)、紅黴素等。
3)解熱鎮痛藥:
很多感冒藥甚至含有解熱鎮痛藥物成分,其中存在傷肝可能性,因此使用時需要註意不要過量服用,如對乙酰氨基酚、吡羅昔康、雙氯芬酸等。
4)其它西藥
如抗癲癇藥物苯妥英鈉、丙戊酸鈉、卡馬西平;他汀類調脂藥:如洛伐他汀、辛伐他汀、普伐他汀、氟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等。降壓藥如氯沙坦、厄貝沙坦、纈沙坦、甲基多巴等。其他西藥:丙硫氧嘧啶、水楊酸類、拉貝洛爾、煙酸、奎尼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