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各地政策不同,醫保報銷的慢性病種類和診斷標準也略有差異,最終的報銷範圍應以當地政策為準。
壹、申報慢性病需提供資料:
1、市級醫院副主任醫師開具的診斷證明;
2、病歷復印件(包括首頁、出院小結、手術記錄,腫瘤患者須有病理報告卡)及相關檢查報告卡;
3、身份證復印件(復印成A4紙大小);
4、近期兩次免?p>
4、近期免冠彩色照片2張;
5、填寫《市醫保定點慢性病(重癥)申請表》
2、由市醫保局和區分局慢性病辦窗口申報的材料:
1、初審合格:按照市醫保局慢性病的認定標準,對慢性病申報人提供的資料進行審核,資料由申報人提供。對提供資料齊全,符合慢性病鑒定認定標準的,區分局對初審合格的申報人整理資料報市醫保局專項治理。
2、初審不合格:按照市醫保局慢性病鑒定標準,慢性病申報人提供的材料不符合鑒定標準的,市局和區分局將及時向慢性病申報人或申報單位進行申報,並說明不符合規定的原因。
三、市醫保局統壹組織對慢性病申報材料進行核查1、資格核查:市醫保局組織對慢性病人員申報材料進行準入核查,核查材料的真實性和可靠性,按病種統壹分類,列入體檢安排。
2.核查不合格:在入院核查中發現弄虛作假的,不納入體檢安排,並將申報材料退回申報人和申報單位,取消參保人員三年內申報慢性病資格。
四是市醫保局按參檢病種分類聯系體檢醫院。市醫保局特療科對全市申報慢性病人員按參檢病種進行分類、編排人數,確定各病種體檢項目,聯系體檢醫院,確定體檢時間,制定參檢工作流程和人員分工。
五、市醫保局及各區醫保分局對轄區內參加慢性病體檢人員的通知市醫保局及各區醫保分局對轄區內初審核實合格的慢性病申報人員參加慢性病體檢的通知
六、參加慢性病體檢的人員應按照市或區醫保局通知的時間準時到指定醫院參加慢性病參保人員的體檢。人員按照市醫保局或區醫保分局通知的時間和定點醫院,攜帶相關材料,自備藥品,準備好參加檢查的體檢費用,行動不便的,要由家屬陪同,空腹參加檢查。(根據體檢病種不同,部分疾病不需要空腹)。參檢人員到達定點醫院後,聽從醫保局工作人員安排,按照檢查工作流程,在導檢員的分組配合下,逐項檢查,然後導檢員獲準回家,再離開檢查醫院,以免輕視檢查項目。
七、市醫保局組織專家進行慢性病認定市醫保局按照疾病分類,組織不同類別的醫學專家,根據慢性病參保人員的體檢結果,並結合申報材料,現場診斷情況,依據文件規定的我市慢性病認定標準逐壹進行認定。
不合格認定:專家發現不合格的慢性病申報人員材料退回申報單位或本人申報。
八、市醫保局對經專家認定合格的慢性病患者,將認定級別和病種等相關信息錄入系統,生成慢性病卡卡號。而制作慢性病卡的市醫保局專治科工作人員,根據醫學專家的鑒定結果,將被鑒定為慢性病的人員的病種和級別等相關信息錄入醫保信息系統,並生成慢性病卡卡號,通知各區相關工作人員統壹組織制作慢性病卡。
九、市醫保局和區醫保分局對鑒定上的慢性病人員進行公示,發放慢性病卡,慢性病人員購買慢性病處方本市醫保局和區醫保分局在大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網對慢性病鑒定結果進行網上公示,並接受舉報,市局和各區醫保局通知鑒定上的慢性病人員取慢性病卡。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國家社會保險法》
第二十五條 國家建立健全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實行個人繳費和政府補助相結合的辦法。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人員、喪失勞動能力的殘疾人、六十周歲以上的老年人和低收入家庭的未成年人,其個人繳費部分由政府給予補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