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好奇,認清毒品侵害
首次吸毒行為中,出於好奇和被誘騙的占72%。因此,不要聽信毒品能治病、能解脫煩惱、能帶來快樂而不會成癮的謊言,不要因好奇、追時髦而沾染毒品。
謹慎交友,聚會拒絕毒品
據調查,大多數青少年第壹次吸毒都是受“邀請”的,且至少有3個人在場。*等合成毒品濫用人員大多數情況下都是聚眾吸食。
減少和控制吸煙行為,不要濫用藥品
青少年吸煙者中,濫用毒品的比例是不吸煙者的63倍。現在部分小學生濫用止咳水,由於其含有*、鹽酸*等成分,久用也可成癮,並損害內臟和神經系統。
不涉足小學生不宜進入的場所
在歌舞廳、酒吧、洗浴場所、商務會所等治安情況復雜的場所,要保持高度警覺和戒備意識,要斷然拒絕毒品*,不要輕易接受別人給予的香煙、飲料和食品。
不借毒消愁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不要仿效個別明星的不良涉毒行為。要註意與家人溝通,調節心理狀態,提高抗挫折的能力,不要因賭氣或逆反而沾染毒品。樹立積極進取、對社會有所作為的人生觀,珍惜美好時光,把大部分時間都用在勤奮學習上面,用健康文明的精神生活充實自己的課余時間。
做個小小禁毒宣傳員
小學生除了了解毒品常識外,還可以向父母、朋友、同學講解毒品的危害,及時向老師和父母告知毒品犯罪和吸毒行為。
學生吸食毒品的五大危害
荒廢學業,迷失人生
學生沾染上吸毒惡習後,多數會沈迷於毒品帶來的幻覺之中無法自拔,無心學習,荒廢學業,人生目標迷失。
損害身體,禍及家庭
吸毒嚴重破壞人體的正常生理機能。根據追蹤情況,大部分的合成毒品濫用者即使停止濫用8~12年,仍然有壹些精神病癥狀存在。而且,吸毒者的父母則會因子女吸毒覺得失去了所有希望,壹個家庭的幸福感從此就再也沒有了。
吸毒敗壞社會風氣,汙染社會環境
毒品往往與賭博、*、*娼等問題聯系在壹起。*、*等合成毒品濫用者易出現興奮、狂躁、抑郁、幻覺(尤其是被害妄想)等精神病癥狀,從而導致行為失控,造成暴力犯罪和艾滋病、性病傳播等壹系列社會問題。
引發犯罪,破壞社會秩序
吸毒人員為了獲取毒資,不惜盜竊、搶奪、搶劫、*。據統計,壹些地區超過六成的治安案件系吸毒人員所為。吸食合成毒品會導致中樞神經受損,引發大量毒駕、自殘、傷害他人甚至是*案件,嚴重危害社會治安,破壞社會秩序。
吞噬大量錢財,導致傾家蕩產
壹個吸毒成癮人員,壹年要花費幾萬元甚至幾十萬元,遠遠超出其正常的收入。吸毒耗費大量錢財,常常導致傾家蕩產、家破人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