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情感性
送禮要註重其情感意義。禮品作為友誼的象征,其意義不在禮品本身,而在於通過禮品所傳達的友好感情,這是送禮的基本思想,所謂 "千裏送鵝毛,禮輕情意重"。情義無價,情義無法用金錢衡量。"家書抵萬金"。同樣說明了 "情 "的價值,壹點也不誇張。著名作家蕭乾拜訪壹位美籍華人朋友時,帶了幾個生棗核。他知道朋友身在異國他鄉,年紀越大,思鄉之情越濃。把幾顆生棗核送到家鄉,讓它在異國他鄉生根、開花、結果。果然,美國朋友看到那幾顆生棗核,喚起了他的壹縷鄉愁,他把棗核捧在手心,仿佛比珍珠瑪瑙還要珍貴。因此,在選擇禮品時,不要忘了壹個 "情 "字,應選擇價廉物美,具有壹定紀念意義,或具有壹定藝術價值,或為受禮人所喜愛的小藝術品,如紀念品、書籍、畫冊等。
選擇禮品的價值要 "適度"。並不是價值越高、越貴的禮物表達的送禮人的感情就越深。禮品應與收禮人的經濟狀況相適應,中國人歷來有 "禮尚往來 "的習俗,如果收禮人經濟能力有限,當收到過於貴重的禮品時,心理負擔會大於收禮的喜悅,特別是當妳有求於對方時,貴重的回禮會讓人有以禮代賄之嫌,不僅增添了對方的接受程度,而且也使對方接受了這份越貴重的禮品。不僅增添了對方接受此禮的心理壓力,也失去了平衡交往的意義。
(2)獨具匠心
送禮與送其他許多東西壹樣,最忌諱 "老生常談"、"千篇壹律"。挑選禮品時,應精心構思,獨具匠心,別出心裁,力求做到新、奇、特。這就是禮品的獨創性。送人具有獨創性的禮品,往往能使人耳目壹新,既興奮又感動,因為它是 "特別的愛給特別的妳"。如果是這樣,送禮者在對方眼裏往往會得到 "賞識"。
(3)時尚性
送禮要體現時代的時尚性。如今,人們都在追求高尚的生活品位,送什麽樣的禮品夠檔次,大多要看禮品是否符合時代潮流和時尚。改革開放以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思想觀念的轉變,人們相互饋贈的禮品也發生了質的變化和飛躍,從經濟實用的物質禮品發展到高雅、新潮的精神禮品。"精神禮品 "受到當今人際交往的青睞,已成為壹道亮麗的風景線。它包括:
知識性的,如報紙、雜誌、書籍、各種教學磁帶、電腦軟件等;
娛樂性的,如唱片、激光唱片、體育彩票、晚會展覽等;
祝賀性的,如鮮花、節日賀卡、各種禮儀電報等。
(4)適宜的風俗習慣
選擇禮品時,尤其是在選擇交往不深的地區或外地人的禮品時,應有意識地使禮品與對方所在地的風俗習慣相壹致,無論如何要堅決避免將對方認為屬於風俗習慣的物品作為禮品,這表示對交往對象的尊重。如在我國大部分地區,老人忌諱念 "端 "的鐘,戀人反感念 "松 "的傘。阿拉伯地區嚴禁飲酒。在西方國家,藥品不能贈送。因此,在對外交往中,根據不同國家和地區的習慣和個人喜好做壹些必要的選擇,送禮問俗是我們不能忽視的,這也是壹個重要的標準。
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松準備訪華,急於代表國家求得禮品。美國保羅-耶姆公司聞訊,趁機向尼克松總統獻上了公司生產的精美的天鵝瓷珍品群,因為瓷器的英文China,也有 "中國 "的意思,尼克松壹見,喜出望外,遂將這件具有雙重意義和具有極高藝術價值的瓷器珍品帶到了中國。
二、送禮的場合
在社會交往中,人們在不同的場合要送不同的禮物。
(壹)表達感激和敬意
當我們得到他人或單位的幫助時,應該表達感激之情。如壹位醫生治好了妳多年的頑疾;壹個單位為妳解決了難題,等等,此時為了表達重寫和敬意,可以考慮送壹面錦旗,並將贊美之詞寫在錦旗上。
(二)慶典祝賀
當朋友或其他單位適逢慶典紀念活動時,如某公司成立二十周年,為了表示祝賀,可以送賀匾、書畫或題詞,即高雅別致又具有欣賞保存價值。
(三)公共**** 關系禮品
開展公共**** 關系活動所送的禮品要與公共**** 關系活動的目標壹致,禮品的內容與組織的形象相壹致。例如,上海大眾汽車有限公司向客人贈送桑塔納轎車模型,上海大眾橡膠廠精心設計開發了輪胎形鋼卷尺。
(四)祝賀開業
社會團體開業之際,本身就是宣傳自己、擴大影響的好機會,壹般說來,都要借機大肆宣傳壹番。因此,在單位開業之際,應送上壹份賀禮,以示主星和祝福。壹般選擇送鮮花賀藍的較多,在花籃的緞帶上商議賀詞,並贈送單位或個人的名稱。
(五)適逢重大節日
春節、元旦等節日是送禮的熱季,組織可以向社會公眾、組織內部工作人員等,及時送上壹份小禮物,向他們贈送組織的工作表示感謝,感謝他們的關心和支持,並希望繼續得到他們的幫助。親朋好友之間也可以通過節日聯系。此時也可以選擇合適的禮物贈送。
(六)探望住院病人
公司來客、員工生病或親友住院,應前去探望,並帶上禮品。目前探病送禮不斷從 "實惠 "走向 "情調"。過去送營養品、保健品,現在改成各種水果包裝的果藍、壹束鮮花。壹位教授生病住院,學生給他送來壹束鮮花,夾在鮮花中間的是壹張靠名片大小的禮品卡,上面寫著這樣的話:
尊敬的導師:
花香帶來溫馨的祝福,願您靜養病體,早日康復。
弟子贈。
字裏行間,滿是關切,師生情深。
(7)家中請客
我們經常應邀到別人家做客,或參加私人家宴。為了表示禮貌和客氣,應該帶壹些小禮物。如當地特產、小藝術品、紀念品、水果和鮮花等。如果有孩子,可以送糖果、玩具等。
(八)遭遇不測
世上難有壹帆風順的事,壹個家庭或單位遭遇不測,及時送上壹份禮物以示關心,更能體現送禮人的情誼。比如:對方遇到火災、地震等災難,馬上去信或去電表示慰問,還可以送錢相助。
三、送禮禮儀
(壹)精心包裝
贈送他人禮品,特別是在正式場合贈送給人的禮品,在贈送之前,壹般都要精心包裝。可用專門的紙張包裝禮品或將禮品裝入專門的盒子、瓶子等。禮品包裝就像穿外衣壹樣,這樣既顯得正式、高檔,又能使受禮者感到被重視。
(二)表現大方
現場送禮,要大方自然,舉止得體,表現得體。不要像做 "虧心事 "壹樣,小家子氣,無可奈何。壹般情況下,與對方見面後,將禮品交給對方,然後應起身站立,走近受禮人,雙手將禮品遞給對方。壹般情況下,禮物應遞給對方,而不應讓對方放下又拿起。如果禮物太大,也可以由其他人轉交,但送禮者最好能參與這壹過程,並給予幫助。如果同時給多人送禮,最好先長輩後晚輩,先女士後男士,先上級後下級,按順序進行,才能有條不紊地進行。
(三)細致說明
當面親自送禮要輔以適當、細致的說明。壹是可以說明為什麽送禮,如是生日禮物,可以說 "生日快樂";二是要說明自己的態度,不要在送禮時自我貶低,說 "沒有什麽準備,臨時才買的"、"沒有什麽好東西,湊合著用吧",而應實事求是地說明自己的態度,如 "這是我為您精心挑選的"、"相信您壹定會喜歡 "等。三是要說明禮品的意義,在送禮時,介紹壹下禮品的寓意,說幾句祝福的話,是必不可少的;四是要說明禮品的用途,越是新穎的禮品越能說明禮品的用途,禮品的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