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近山將軍是湖北省紅安縣高橋鎮程河村徐家灣人。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1978年5月10日在南京逝世,享年63歲。
擴展資料
王近山將軍壹生的主要功績
1.土地革命時期
王近山率領經濟部參加了鄂豫皖反圍剿、川陜反圍剿和紅軍長征。
1934年夏,紅軍轉入反攻,王近山率領28團追擊。他被錯誤地列入著名的 "哈爾爺"範紹。王近山拿起刀跳上馬,率領全團殺出重圍,整棵樹的風帆都完整地桅了起來。1936年秋,他於10月到達甘肅會寧,指揮所部參加山城戰役。
2、抗日戰爭時期
王近山率部參加了神頭嶺戰役、香堂堡戰役、晉東南反九路圍攻戰,在配合太嶽抗日根據地作戰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和老百姓壹起粉碎了日軍的 "掃蕩"。
1937年10月中下旬,八路軍129師722團副團長王近山率領5人潛伏在齊魯村和滄南峪壹帶。掃蕩伏擊,殲滅日軍20師團300余人。王近山部僅犧牲10人,劫掠的財物被徹底轉移了壹天壹夜。
兩天後,王近山又在同壹地點設伏,遂殲日軍100余人。三天之內,王近山進行了兩次伏擊戰,殲滅日軍400余人,繳獲大量武器彈藥和裝備。英國壹位軍事學家將這次戰鬥列為世界十大經典戰術之壹。
1943年,王近山兼任太嶽軍區第二師師長。同年10月,他被派往延安。途經山西臨沂東北的韓柳村時,他積極搶飛機,伏擊日軍。包括勤務處處長、6名軍士長及以下軍官在內的120多人,在太嶽抗日根據地的軍民合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3、解放戰爭時期
王近山任太嶽縱隊副司令員兼陸軍第六縱隊司令員。他率部參加了黨城戰役、定陶戰役、襄樊戰役、大別山戰役、淮海戰役。渡江戰役和西南戰役。
1946年9月,劉鄧大軍開赴渤海,在定陶大洋湖與國軍對峙。六縱司令員王近山臨危受命,立下軍令狀。全軍被徹底圍困,國軍第三師全軍覆沒。趙錫田團長被活捉,國軍全軍覆沒。
1948年6月,在襄樊戰役中,王近山指揮采取 "蜀山攻城,打虎掏心 "的戰術,集中主力攻占廬山、真武山,直逼西門。圍城部隊 "三把刀 "經過英勇奮戰,他不到兩天就破城而入,守軍兩萬余人。他俘虜了國民黨第十五軍京津區司令康澤和中將郭占岐,配合了淮海戰役第壹階段的作戰。兵團戰役成為全國五路會戰的偉大戰績之壹。朱德曾稱此役為 "小規模戰鬥",六縱隊也享有 "進攻最好 "的美譽。
4、在抗美援朝戰爭中
王稼祥領導了五次戰役和上甘嶺戰役,兩次榮獲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獨立自由勛章。
1951年,王近山任中國人民誌願軍第三兵團副司令員,參加了抗美援朝戰爭。
1952年秋冬,聯合國軍投入大量火力,王近山率部參加了抗美援朝戰爭。軍投入大量火力和兵力,向秦基偉率領的第十五軍防區上甘嶺高地傾瀉了數十萬發炮彈和數百噸炸彈,第十五軍傷亡慘重,打到第七天,第十五軍第四十五師幾乎彈盡糧絕。
危急時刻,王近山命令正在換防、到後方休整的第十二軍李德生的兩個師四個團,在秦基偉的指揮下,返回前線投入戰鬥,隨後又增調了壹個團的喀秋莎炮兵,堅守無名高地43天。聯合國軍投入兵力6萬余人,最終以慘敗告終,損失2.5萬余人、飛機270余架、大口徑火炮60余門、坦克14輛。
參考資料:
王金山 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