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寶山為漳州名山,諸山之祖。位在區境的西北部,距市區約20公裏。舊誌載:“天寶山在城西三十裏,縣治望山也,周回百余裏……宋時,有珠夜飛入九龍江為漁者所得,以貢於朝,故名。”
天寶山有三條峙脈:北條山脈“下華封(華安)而入長泰”;南條山脈“由靖城北趨圓山、南趨大帽山,歷石獅巖……九龍嶺……白雲巖……”;中條山脈“由天寶而南排闥十二峰,過烏石、油車至望高山、下紫芝山結郡治焉”。
天寶山海拔高程:大尖為919.8米,二尖為914.6米,三尖最高為928.8米。走向:主峰以東為北東向,主峰以西與五鳳(峰)山(775.0米)相延續。地形陡峭,崗巒相疊,三尖峻峙,五峰峭列,坑谷幽深,山泉涓涓;山脈由西而北雄踞南靖、華安邊界,形成薌城區天然屏障。山體又為九龍江西溪、北溪地表的分水嶺。由於山地受流水強烈切割,多呈“V”形或“U”形的峻山、深谷,使山頂形態成為尖狀為主,部分平頂或圓頂。其巖性由火山巖類、花崗巖類巖石等所組成。發育土壤類型有紅壤、磚紅壤性紅壤、水稻土3個亞土類,包括6個亞類、16個土層。在海拔高程300米以下的山坡、低丘、臺地以磚紅壤性紅壤為主;300米以上分布著紅壤土類;700米以上的山頂、山脊則為紅壤向黃壤過渡的黃紅壤類型。以區域分布:磚紅壤性紅壤分布在現在的天寶鎮林果場(風霜嶺),省熱作所五峰農場、天寶林場及各耕山隊的林果茶場;紅壤主要分布於金沙、後林、布坑山嶺的上部,及官山、青山湖、盤谷、十二嶺等;靠西溪、北溪江岸的盆、谷地多為沖積土。
天寶山歷史上屬古林區之壹,屬閩南博平嶺東南濕熱亞熱帶雨林小區。各類植被、動物資源豐富,生態環境良好。野生植被現存有南亞熱帶雨林、亞熱帶尖葉林、落葉闊葉林、亞熱帶草叢、亞熱帶灌叢、竹林和沼澤水生植被等7個基本類型、20個群系。分布在四角林、青山湖、仙山、楊梅嶺等深谷地帶。其他山地原生森林植被,由於19世紀以來,人類頻繁的生產和生活的活動影響,群落已被破壞,多為人工次生植被代替,以馬尾松、杉木、木荷、相思樹、竹林、案樹、油茶、黑荊、橡膠樹等形成植被;用材林地多為伴生草類和灌木類植物。野生動物中昆蟲、鳥類很多,有鷓鴣、畫眉、斑鳩、雉雞、貓頭鷹等鳥類16科21種;獸類有野豬、鹿、山羊、獐等5科61種;兩棲類有蛇、蛙等7科13種;爬行類有穿山甲等6科10種
天寶大山雄踞於華安、南靖的邊界上,是漳州市西北郊的天然藩障,山上有雷層、魚兩寨及四角林,傳說元朝陳友定入漳時,曾經屯兵在這裏。
在革命戰爭年代中,天寶大山也曾譜寫下英雄的光輝篇章。壹九三二年四月間,毛主席親自率領工農紅軍東路軍向漳州挺進,決定性的壹戰就在天寶大山打響了。紅軍三十壹團和三十二團主攻天寶大山。三十壹團提前壹個小時出動,繞至敵後,攻擊大尖山守敵,三十二團正面主攻,等三十壹團打響後,以突然襲擊,從板溪和盤桓嶺之間打開壹個缺口,然後猛插至天寶圩,截斷敵人的退路。戰鬥打響後,毛主席和聶榮臻政委親臨前線指揮,紅軍將士象猛虎般撲向敵群,打得敵人人仰馬翻,滿山鼠竄。而漳州軍閥張貞也親身到茶輔督戰,據說他是炮科出身的,但卻不曾臨戰指揮過,這壹次他親自下令開炮,但是這幾門“馬後炮”,遠遠抵擋不住紅軍淩厲的攻勢,張貞的部下丟盔棄甲,望風而逃。侍從們倉皇失措地把張貞塞進汽車,才得以脫身。十七年後,解放大軍仍然沿著這條勝利大道,第二次解放漳州,那個難忘的日子是:壹九四九年九月十九日。
解放後,漳州市委和全市人民曾經提出開發天寶大山的宏偉規劃,使農林牧副漁全面發展,後來,由於林彪、“四人幫”的幹擾與破壞,宏圖迄今尚未實現。今天,天寶大山正在逐步被開發利用起來,為祖國的“四化”做出新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