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愛崗敬業,鉆研業務技能
2、遵紀守法,堅持安全生產
3、加強團結協作,勇於搶險救災
煤礦職業化行為規範
壹.壹般標準
(1)基本要求
(1)每名當班幹部職工都要按時參加班前會,了解任務,接受任務,熟悉安全註意事項。(1)每名值班幹部職工都要按時參加班前會,了解情況,接受任務,熟悉安全註意事項,不參加班前會的不準上崗。
(2)值班區隊幹部、值班區隊幹部、值班班組長要認真組織開好班前會。
(2)班前會的內容
(1)傳達上級有關指示、指令和規定。
(2)通報上壹班安全生產運行情況和作業現場情況。
(3)安排當班安全重點工作、生產作業計劃和班前準備具體事項。
(4)安排崗位動態安全聯保、互保工作。
(5)安排攜帶當班所需的配件和工具。
(6)安排檢查本班當班職工的身體和情緒狀況,身體不適或精神不振者不準下井,酒後不準下井。
(7)檢查工人的上崗證情況,無證不準上崗。
(三)班前準備
1.著裝
(1)按標準穿戴好各種勞動保護用品。
(2)地面工作:長發挽入帽內,不穿拖鞋、高跟鞋上崗(微機室、通訊室工作除外)。
2、攜帶
(1)隨身攜帶好勞動工具,確保行動安全方便。
(2)井下作業人員:領取礦燈、自救器時,要檢查是否齊全完好,性能是否可靠,有問題及時更換。
(3)刀、斧等利器兩端要有防護套,防止觸及他人。
(4)攜帶便攜式氣體檢測儀的人員,要攜帶完好、準確的便攜式氣體檢測儀上崗。
(5)需要辦理有關工作票、入井證的人員,要提前辦理,並註意隨身攜帶。
(6)所有崗位人員必須攜帶安全作業資格證,無證不準上崗。
(7)高空作業人員必須認真檢查並佩戴合格的安全帶和安全帽。
(4)、入井(乘罐籠)
(1)入井人員下井時必須進行檢查,不符合規定的不準下井。
(2)下井人員必須遵守候籠、乘籠制度,服從把鉤工指揮。
(3)不準穿越井口捷徑,必須走規定的人行通道。
(4)罐內乘客必須保持站立姿勢,扶好扶手,嚴禁在罐內嬉戲打鬧。
(5)乘員的身體和攜帶的物品嚴禁伸出罐外,嚴禁向井筒內投擲任何物品。
(六)罐內人員隨身攜帶的小型工具、材料和易脫落的組合器材要裝袋,防止墜落。
(五)、乘坐行人車
(1)所有乘車人員應按規定的上下車順序重新指定地點。
(2)必須乘坐專用載客車輛,不準乘坐其他車輛。
(3)開車信號發出後或車未停穩前,嚴禁上車、下車,嚴禁在列車上扒車、蹬車、跳車。
(4)車輛未停穩,不得傳遞工具、材料。
(5)嚴禁超員。
(6)嚴禁將身體或攜帶的物品伸出車外。
(7)嚴禁在車內躺臥、打瞌睡,嚴禁在車內打鬧、嬉戲、摘頭盔。
(8)攜帶超限物品和運輸火工品的人員,要嚴格遵守《煤礦安全規程》的有關規定,服從管理人員的安排,不準強行乘車。
(9)車輛掉道時,應立即向司機發出停車信號。
(6)乘坐其他運人設施
(1)進入礦井乘坐運輸機膠帶時,必須嚴格遵守《運輸機膠帶乘坐人員管理規定》。
(2)乘坐架空乘人裝置的人員,必須嚴格遵守礦《架空乘人裝置運行管理規定》。
(7)水平巷道行走
必須嚴格執行礦井巷道行走管理制度。
(1)過大巷、交叉點、彎道時必須實行 "壹停、二看、三通過"。
(2)嚴禁從大巷架空線下的兩礦車間穿越。
(八)、在采區巷道內行走
(1)嚴格執行巷道行走規定,堅持 "行車不行人,行人不行車 "制度。
(2)嚴禁在膠帶或刮板輸送機上行走、扒乘。過街時,必須由人行天橋通過。
(3)跨越電絞鋼絲繩時要小心,無論什麽時候都不準沿鋼絲繩道行走,通過彎道時,要走在鋼絲繩的外側。
(4)通過彎道、路口、風門等處,應做到 "壹停、二看、三通過",時刻註意來往車輛。
(5)集中精力,隨時註意采空區巷道上下情況。
(六)在采區巷道內行走,經過壹道風門後,必須關閉,嚴禁同時開啟兩道以上風門。
(九)在采掘工作面行走
(1)在采掘工作面行走,要時刻註意周圍支護情況,在大傾角地段,要手扶牢。
(2)在采掘工作面行走,應在工作面的人行道上行走,嚴禁在支護不全或頂幫有問題的地方站立或休息。
(3)行走人員應與正在作業的煤機、工作面支架、回料、打鉆、裝車等作業地點保持5米以上的安全距離。
(4)不準跨越膠帶、刮板輸送機等運輸設備,如需跨越,應走人行天橋或聯系停機後通過。
(5)進入煤壁區必須先進行檢查,確認安全後方可進入。
(6)不準在工作面內互相打鬧、嬉戲,嚴禁在井下睡覺和進入空頂區工作、休息。
(7)采掘工作面因故停風時,應立即停止工作,在班組長的指揮下及時有序撤出工作面。
(10)攜帶物品行走
(1)在大巷內攜帶、運輸長材料,應在人行道上行走,不得肩扛手提,嚴禁在架空線下行走。
(2)攜帶物品、設備行走時,要註意避免傷人、觸碰電線等。特別是嚴禁觸碰機動車和行駛中車輛的架空線。
(3)多人攜帶設備或材料在主要運輸巷道內行走時,要事先與運輸調度人員聯系,征得同意後,先停後運,攜帶行走時要協調壹致,相互照應,安全運輸。
(四)攜帶爆破器材行走人員必須認真執行有關規定,保持壹定距離,中途不準逗留。
(十壹)、井下其他行走要求
(1)所有工人,都要熟悉行走路線,特別是避災路線,熟悉礦井規定的各種信號、路標等。
(2)井下作業人員要有序行走,沿途不得亂動、亂碰設備,愛護各種設施。
(3)嚴禁擅自進入已設置柵欄和懸掛危險警示牌的巷道。
(4)通過負壓較大的風門時,應先打開泄壓窗泄壓,然後打開風門,待人員全部通過後,及時關閉風門,同時關閉泄壓窗。
(5)行軍中接近放炮警戒區時,必須聽從警戒人員指揮。
(6)沿途如發現巷道支護或設備、電纜、明火等出現問題,以及不明煙霧和透水征兆等異常情況,應及時向礦調度室和有關領導匯報,並采取相應措施進行處理,同時做好自我保護工作。
(7)無論是乘車還是行走,除特殊情況外,任何人不得無故發出各種緊急信號。
(八)井下作業人員在行車、行走或班中、班後乘罐時,必須嚴格執行本通用標準的有關要求。
(十二)自救互救
1.井下瓦斯、煤塵爆炸
(1)迅速臥倒,背對爆炸波方向,面部朝下(有溝的臥倒在溝邊,用濕毛巾捂住口鼻,用衣物遮蓋身體裸露部位)。
(2)爆炸瞬間,盡量屏住呼吸。
(3)迅速佩戴自救器,辨別方向。
(4)沿避險路線逆風流方向行走,盡快進入新鮮風流,離開災區。
2、井下火災事故
1)、火災撲救
(1)迅速切斷電源。
(2)使用滅火器或其他有效方法滅火。
(3)向調度室報告。
(2)、撤退
(1)立即佩戴自救器。
(2)在進風側時,順風向撤離;在回風側時,順風撤離。
3、地下火災事故
(1) 位於透水點以上:向上山方向疏散。
(2)位於透水點以下:拽住水管等物體通過積水區,迅速撤離。
(3)疏散通道被水阻斷。
(1)迅速到最高處、離豎井或巷道最近的地方躲避。
②求救信號:間歇性敲打鐵壁或煤壁等。
(2)首先要呼救。
④采區透水。必須迅速佩戴自救器或用濕毛巾捂住口鼻,盡快撤離。
4、自救器操作
1)過濾式自救器的佩戴和使用
(1)取下橡膠保護罩。
(2)用拇指提起紅色開口扳手,撐開密封圈,用拇指和食指用力拉動密封帶。
(3) 打開並丟棄上部外殼。
(4)握住頭帶,將濾毒罐從下部外殼中拉出。
(5)將鼻夾從吹嘴上拔出。
(6)將吹嘴片放入口中,用牙齒咬緊吹嘴片墊,用牙齒的外唇夾住吹嘴片,並立即開始用嘴呼吸。
(7)拉回鼻夾,夾住鼻子。
(8)取下頭盔,將頭帶套在頭頂上。
(9)戴上頭盔,撤離危險區域。
(10)撤離時要勻速快走,感到氣喘時要放慢行走速度,不要狂奔。
(11)只用口呼吸,防止碰掉鼻夾後用鼻孔吸氣引起中毒。
(12)佩戴自救器呼吸時,會有幹、熱的感覺,屬正常現象,不能放下口罩,壹定要佩戴到安全的地方。
(13)佩戴時如果把外殼摸平了,不能取下濾毒罐的情況下,用下部的外殼也可以呼吸,為了減輕牙齒的負擔,可以用手托住濾毒罐行走。
(14)嚴禁佩戴過濾式自救器進入缺氧盲巷。
2)隔離式自救器的佩戴和使用
(1)拉封口帶:遠離壓片,將自救器壓在左胸前,用右手手指握住開口環,用力拉開封口帶扔掉。
(2)分盒:雙手緊握自救器兩端,左大腿用力敲開外殼,將自救器帶至腹前,將上下外殼完全掰開。
(3)脫殼:用壹只手托住下殼,另壹只手用力拉開上殼。
(4)穿背帶:扔掉上殼後,將呼吸導管的壹側貼近身體,將背帶調整到頸部。
(5)咬住口罩:拔出口罩塞後,將口罩送入口中,用牙齒咬緊口罩的咬合處,將口罩片夾在牙齒外唇內,緊閉嘴唇。
(6)鼻夾:輕輕拉開鼻夾的彈簧,用鼻夾夾住鼻子,用嘴呼吸。
(7)系腰帶:將腰帶系在腰部,防止自救器左右擺動。
(8)系唾液冷卻盒帶:將位於唾液冷卻盒兩側的腰帶沿著臉部和耳朵周圍系在後腦勺上。
(9)當甩掉上層外殼,硫酸瓶被摔破,發現氣囊不鼓時,立即用嘴從氣囊吹氣口壹端吹鼓,然後戴上自救器慢慢行走,待藥放出氧氣後,再快速行走。
(10)在行走過程中,有呼吸幹熱的感覺,是自救器的正常現象,此時不能將口罩取下,壹定要佩戴到安全的地方再取下。
(11)佩戴使用後,口中的唾液,可自然流入唾液盒。
(十二)行走時,如經過有摔倒危險的地方可以快走,當快走壹段時間後,會感到呼吸有阻力,這時可以放慢腳步緩和壹下。
(十三)、創傷急救
1.止血
(1)立即用幹凈的手指壓迫或止血帶結紮出血點上方(近端)。
(2)嚴禁用鐵絲、鐵線、細繩等代替止血帶。
(3)擡高或擡起出血肢體。
2.骨折
(1) 肢體骨折。用夾板或木板、竹片等固定骨折處,避免部分移動。開放性骨折,必須先止血,並用幹凈的布條包紮傷口。嚴禁將外露的斷骨推回傷口內。
(2)腰椎骨折。將傷員平放在壹塊平整堅硬的木板上,腰部軀幹和四肢壹起固定。
(3)頸椎損傷。用沙袋或其他替代物將頭部置於兩側,確保頸部固定。嚴禁頭部後移或旋轉。
3.顱腦損傷
平臥傷員,保持呼吸道通暢。耳鼻有液體流出時,應避免顱內感染。如有嘔吐,應支撐頭部和身體,使頭部和身體同時側轉,防止嘔吐物引起窒息。
4、不明原因受傷
(1)立即護送到搶救現場。
(2)迅速報告礦調度室。
5.搬運傷員
(1)腰部、骨盆、胸部受傷:將擔架放在傷員壹側,動作壹致擡起傷員,平放在擔架上或硬木板上。對呼吸、心跳驟停的傷員,先搶救,後搬運;出血傷員先止血,後搬運;骨折傷員先固定,後搬上擔架,昏迷傷員應稍墊肩,頭後仰,向壹側搬運。如胸部傷員呼吸困難,應取半坐位。搬運工雙手應同時插入傷員頭部、肩背部、腰部、手臂和下肢。嚴禁扭轉傷員腰部。
(2)頸椎骨折傷員:壹人專門固定頭部,嚴防左右扭轉,其他人分別扶住傷員的肩、腰、背、臀部和兩下肢,動作壹致地將傷員放在擔架上,用兩件衣服(或其他代用品)卷成枕頭狀,塞在傷員頭頸兩側。
(3)步行:擡擔架時,傷員頭部在後,便於護送人員從後面觀察。行走時應保持平穩。
6.觸電急救
1)切斷電源
(1)迅速切斷電源。嚴禁觸摸帶電金屬體和觸電者身體裸露部分。
(2)用適當電壓和其他絕緣工具(戴絕緣手套、穿絕緣鞋和絕緣棒)解救觸電者,也可用低壓觸電幹燥棒、木板、繩索等不導電的東西解救。從斷開的帶電高壓線路周圍10米的地面上不能盲文進入,必須在斷開或確認無電後才能施救。
2)心肺復蘇
(1)如發現觸電者昏迷,應立即將觸電者仰面平放在地面上。嚴禁用枕頭等物品墊在傷者頭部下方。
(2)口對口呼吸法:將壹只手放在觸電者的頸部托住其頸部,另壹只手掌放在觸電者的額頭上向後壓頭,使呼吸道暢通,同時用拇指和食指捏住觸電者的鼻子,深吸壹口氣,並將觸電者的口對口緊閉,先連續大口吹氣兩次(每次吹氣1-1。5秒),如觸電者牙齒緊閉,可用嘴對嘴。如觸電者牙齒緊閉,可采用口對口人工呼吸。吹氣測量頸動脈兩次後仍無搏動,立即進行下壹步搶救。
(3)胸拳:右手握拳,拳頭向上,從胸壁上方20-30厘米處,迅速擊打胸骨中下1/3交界處1-2次,立即觸診頸動脈。如無頸動脈搏動,立即進行下壹步搶救。
(4)胸廓按壓:將觸電者仰臥在硬板上,如無硬板,也可使觸電者仰臥在地上,施救者立即或跪在觸電者壹側,將手掌置於觸電者胸骨下1/3處、使手掌的寬度與胸骨長軸平行,另壹只手掌疊放其上,雙臂伸直,身體前傾,依靠施救者的身體重心,肘部與手臂的垂直有節奏地壓迫胸骨。按壓力度要適中,不宜過猛,每次按壓以使胸骨下陷3-5厘米為宜,然後迅速放松,使胸骨恢復到原來位置。放松時,手掌根部不要離開胸壁,手指微微擡起,不要觸及胸壁。按壓速度應均勻,每分鐘約 80 次,每次按壓和放松之間的時間應大致相等。按壓和口對口(鼻)人工呼吸應同時進行,單人搶救時,每15次後吹氣2次,兩人搶救時,每次5次後由另壹人重復吹氣1次,兩次吹氣應在5-6秒內完成。
3)通知專業醫務人員
在現場進行心肺復蘇的同時,要千方百計通知專業醫務人員。在專業醫護人員到達之前,不得隨意放棄搶救。
7、消防員急救
1)電氣火災
切斷電源,盡快向調度室報告。將幹粉滅火器上下翻轉數次,壹手握住噴嘴,壹手拉起圓環,握住手柄提起器身,將噴嘴對準火焰滅火。切斷電源後,嚴禁使用泡沫滅火器或水滅火。
2)非電氣火災
盡快向調度室報告。將泡沫滅火器倒置,拉起圓環,握住提手,提起器身,將噴嘴對準火焰進行滅火。
嚴禁使用泡沫滅火器撲救電氣、堿金屬和醇、酮、酯類易燃液體火災。
以上信息由人力資源專家--華恒智信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