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說,這些金融產品是金融市場的買賣對象,供求雙方通過市場競爭的原則形成金融產品的價格,如利率或收益率,最終完成交易,達到融資的目的。
如股票、期貨、期權、保單等都屬於金融資產(Financial Assets),又稱金融工具(Financial Instruments),也稱證券(Securities)。
金融產品是指具有各種經濟價值、可以公開交易或兌現的非實物資產,又稱有價證券,如現金、匯票、股票、期貨、債券、保單等。例如:我們可以用現金購買任何商品,包括金融產品;我們可以將銀行承兌匯票對象(變為現金):我們可以在相應的金融市場上買賣(交易)股票、期貨等;我們持有的債券、保單等到期可以兌現(變為現金)。
所謂 "壹物四名",是指同壹種金融產品,根據使用者不同、用途不同、作用不同等,有四種不同的名稱,即金融產品、金融資產、金融工具和證券。
以股票為例,對市場而言,股票是金融產品;對發行人而言,股票是融資工具;對交易者而言,股票是投資或投機獲利的工具;對公司財務而言,股票吮蟻是金融資產或有價證券。
金融及其產品既不是天上掉下來的,也不是與生俱來的。金融、金融市場、金融產品猶如壹粒粒種子,在適宜的土壤和時空裏,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逐漸成長起來。
金融產品是金融社會的產物,金融社會是在農業社會和工業社會的基礎上逐步發展起來的,金融產品是由農業產品和工業產品衍生出來的。
金融及其市場和產品不是虛擬的,也不應該是虛擬的。金融產品應該從實物資產發展而來。事實上,絕大多數金融產品都是由實物資產演變而來的。以股票為例,長城有限責任公司通過資產證券化,將1000萬實物資產變為擁有1000只股票的股份制企業。這樣,長城公司就擁有了金融資產或金融產品。之後,公司和金融機構可以將股票進壹步演化為股票期權、期貨等。
金融至少看起來遊走無痕、變幻莫測、錯綜復雜、五彩繽紛、雜亂無章,因此,金融產品的劃分也是多種多樣的。由於時間關系,現簡述如下。
首先,金融發展是環環相扣、步步為營的,因此,金融產品可分為基礎證券如股票、債券等,和衍生(高級)證券如期貨、期權等兩大類;其次,按所有權屬性劃分,金融產品可分為產權類產品如股票、期權、權證等,和債權類產品如國債、銀行信貸產品等兩大類。
前者是產權關系,後者是債權關系。再者,根據預期收益率判斷,理財產品還可以進壹步分為股票、期權、基金等非固定收益類產品,以及各種債券、信貸產品等固定類(也稱結構性)產品。最後,按照時間長短、風險程度和交易場所,理財產品又可分為短期產品、長期產品、低風險產品、高風險產品、貨幣(市場)產品和資本(市場)產品等諸多類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