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名稱:地達諾星
英文名稱:Didanosine
藥物作用:能抑制艾滋病病毒的復制。在細胞酶的作用下轉化為具有抗病毒活性的代謝產物雙脫氧三磷酸腺苷(ddATP),為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復制抑制劑。其作用機制與齊多夫定相似。對於不能耐受齊多夫定或臨床或免疫學狀況明顯惡化的進展期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在改用齊多夫定治療後,病情有所好轉。微生物學 HIV 體外敏感性:該藥物的體外抗病毒活性是通過培養感染 HIV-1 的成人淋巴細胞系和單核細胞/巨噬細胞來確定的。在成人淋巴細胞系中,50% 抑制病毒復制的藥物濃度(IC50)為 2.5-10 μM(1 μM = 0.24 μg/mL)。同樣,單核細胞/巨噬細胞培養的 IC50 範圍為 0.01-0.1 μM。雖然艾滋病毒對地西帕明的敏感性已在體外確定,但地西帕明對艾滋病毒在人體內復制的抑制作用尚不清楚。抗藥性:從體外和接受去氫肌苷治療的患者身上分離出了對去氫肌苷敏感性降低的 HIV-1 病毒。對從脫氫肌苷治療患者體內分離出的 HIV 病毒進行基因分析後發現,逆轉錄酶的三個氨基酸 K65R、L74V 和 M184V 發生了突變,其中臨床分離物 L74V 的突變發生率最高。對從接受地西泮單藥治療 6-24 個月的 60 名患者(其中壹些患者曾接受過齊夫定治療)中分離出的 HIV-1 病毒進行表型分析發現,60 名患者中有 10 名患者的病毒在體外對地西泮的敏感性降低了 10 倍。臨床分離出的對地西泮敏感性降低的病毒或多或少都有與地索孕酮相關的突變。基因型與表型的臨床相關性尚未確定。交叉耐藥性:在使用齊夫多明和地西帕明進行聯合治療後,從 39 名患者體內分離出了 HIV-1 病毒,其中兩人在體外對齊夫多明、地西帕明、紮西他濱和拉米夫定的敏感性降低。這些分離株的逆轉錄酶有五種突變,分別為 A62V、V751、F77L、F116Y 和 Q151M。毒理 在小鼠和大鼠中進行的持續時間超過 90 天的長期毒性實驗發現,當地西帕明的劑量相當於人體吸收劑量的 1.2-12 倍時,會引起劑量限制性骨骼肌毒性。在對狗進行的長期毒性研究中未觀察到這種毒性。目前還不清楚這壹發現與人類服用去氫肌苷後發生肌病的相關性。不過,也有報道稱服用這種藥物或其他核苷類似物會出現肌病。臨床研究 聯合用藥 :壹項為期 48 周的開放式隨機研究招募了 756 名首次接受治療的患者,對該藥(400 毫克 qd)、司他夫定和納非那韋的組合治療與齊夫定、拉米夫定和納非那韋的組合治療進行了比較。387 名患者的研究結果表明,治療 24 周後,血清 HIV RNA 水平低於每毫升 400 個復制數,CD4 細胞增加的患者比例相似。此外,多中心、開放、隨機臨床研究 STAR2 對 205 名首次接受治療的患者進行了該藥加司他夫定和茚地那韋與齊夫定加拉米夫定和茚地那韋的比較,結果表明,就 48 周內抑制 HIV RNA 的程度和 CD4 細胞的增加而言,兩種治療方案具有相同的效果。單藥治療:兩項隨機雙盲研究分別招募了 617 例和 913 例有艾滋病癥狀或接受治療超過 1 年的患者,比較了該藥(每天兩次)和齊夫定(每天三次)的療效。結果表明,這兩種藥物對接受初始治療的患者的艾滋病病情進展具有相同的效果;接受這種藥物治療的患者的死亡率為 26%,而接受齊夫定治療的患者的死亡率為 21%。曾接受齊夫多丁治療的患者轉用地西帕明治療後,其艾滋病病情進展和死亡率(32%)低於齊夫多丁(41%)。不過,兩組患者的存活率相同。另壹項隨機雙盲研究招募了 831 名兒科患者,這些患者已接受齊夫定(180 毫克/平方米,每 6 小時壹次)、地西帕明(120 毫克/平方米,每 12 小時壹次)或齊夫定(120 毫克/平方米,每 6 小時壹次)加地西帕明(90 毫克/平方米,每 12 小時壹次)治療壹年半以上。與齊夫定單藥治療相比,使用這種藥物或這種藥物與齊夫定聯合治療的患者的艾滋病病情進展和死亡率較低。
適應癥:與其他抗逆轉錄病毒藥物聯合使用,用於治療I型HIV感染。治療艾滋病
用法和用量:
成人:體重≥60 kg,片劑推薦劑量為 200 mg bid 或 400 mg qd,緩沖粉推薦劑量為 250 mg bid。兒童每日壹次的治療方案尚未確立。該藥物應在餐前至少 30 分鐘或餐後 2 小時空腹服用。為提供足夠的緩沖以防止脫氫肌苷在胃中被酸降解,每次至少應服用 2 片相應劑量的藥片,每日 1 次或 2 次。200 毫克規格的藥片僅用於每日壹次的治療方案。為避免胃腸道不良反應,每次劑量不應超過 4 片。腎功能受損者的建議劑量如下:肌酐清除率為 60 毫升/分鐘且體重≥60 千克的患者,每次服用 400 毫克或每次服用 200 毫克(緩沖粉 250 毫克,每次服用 250 毫克);體重為 60 千克的患者,每次服用 250 毫克或每次服用 125 毫克(緩沖粉 167 毫克,每次服用 167 毫克);肌酐清除率為 30 -59 mL/min 的患者,給予片劑 200 mg qd 或 100 mg bid(緩沖粉 100 mg bid),體重為 <60 kg 的患者,給予片劑 150 mg qd 或 75 mg bid(緩沖粉 100 mg bid);肌酐清除率為 10-29 mL/min 和體重≥60 kg 的患者,給予片劑 150 mg qd(緩沖粉 167 mg qd),體重為 <60 kg 的患者,給予片劑或緩沖粉 100 mg qd;肌酐清除率為 <10 mL/min 和體重≥60 kg 的患者,給予片劑或緩沖粉 100 mg qd,體重為 <60 kg 的患者,給予片劑 75 mg qd(緩沖粉 100 mg qd)。mg qd)。對於腎功能受損的兒童,沒有實驗數據表明需要調整劑量,但可考慮減少劑量或延長給藥間隔。推薦用於連續腹膜透析或血液透析患者?常規劑量。血液透析後無需補充用藥。目前尚無針對藥物過量的解毒劑。在初始劑量為當前推薦劑量 10 倍的 I 期臨床研究中出現的毒性反應有:胰腺炎、周圍神經病變、腹瀉、高尿酸血癥和肝功能失代償。腹膜透析不會排出脫氫肌苷,而血液透析會排出少量脫氫肌苷。
咀嚼片/分散片:成人 給藥前應徹底咀嚼藥片或將藥片溶於至少 1 盎司水中,攪拌直至徹底混合,並立即服用整個溶液。如果希望增加藥味,可以用 1 盎司蘋果汁稀釋藥液,服用前再次攪拌並立即服用。加蘋果汁的溶液在室溫 17-23 攝氏度下可穩定 1 小時。
口服緩沖粉:將粉末倒入 4 盎司飲用水中,攪拌 2-3 分鐘直至完全溶解,然後立即服用。請勿加入果汁或其他酸性溶液。
小兒口服緩沖粉:
配制最終溶液的步驟如下:在小瓶中,將2克或4克粉末加入100毫升或200毫升純凈水中,制成20毫克/毫升的初始溶液,然後立即向小瓶中加入1份20毫克/毫升的初始溶液或雙倍劑量的Mylanta。立即將壹份 20 毫克/毫升的初始溶液與雙倍濃度的 Mylanta 溶液或 Mylanta TC 懸浮液混合,制成 10 毫克/毫升的最終混合物。該混合物應分裝到適當大小的密閉玻璃或塑料容器(HDPE、PET 或 PETG)中,並在 2-8oC 的冰箱中保存 30 天。每次使用前應輕輕搖晃混合物,使其充分混合。
不良反應:本品的嚴重毒性為胰腺炎,其他重要毒性為乳酸性酸中毒、脂肪性重度肝腫大、視網膜病變、視神經炎和周圍神經病變。在臨床試驗中,發生率較高的不良反應有腹瀉、神經病變、皮疹/瘙癢、腹痛、胰腺炎、頭痛、惡心和嘔吐。在臨床試驗中,發生率較高的實驗室異常有:SGPT 或 SGOT 升高(超過正常值上限的 5 倍)、堿性磷酸酶升高(超過正常值上限的 5 倍)、澱粉酶升高(超過正常值上限的 1.4 倍)、尿酸升高(12 mg/dl)、膽紅素升高(超過正常值上限的 2-2.6 倍)、脂肪酶升高(超過正常值上限的 2 倍)。臨床發現在該藥獲準使用後,經常有以下較嚴重不良反應的報告(這些不良反應的發生率無法計算,因為它們是自願報告的,樣本總數不詳):全身反應--脫發、過敏反應、虛弱、疼痛、發冷和發熱。消化系統-厭食、消化不良和腹瀉。外分泌腺-胰腺炎、唾液腺炎癥、腮腺腫大、口幹和眼幹。造血系統-貧血、白細胞缺乏、血小板缺乏。肝臟-乳酸酸中毒和肝脂肪變性、肝炎和肝衰竭。代謝系統-糖尿病、高血糖或低血糖。肌肉骨骼系統-肌肉疼痛(伴有或不伴有肌酸磷酸激酶升高)、橫紋肌溶解導致需要血液透析的腎衰竭、關節痛和肌病。兒科患者發生的不良反應和嚴重實驗室檢查異常的類型和發生率與成人相同。
禁忌癥:孕婦禁用。
儲存:
貯存:所有劑型均應貯存於密閉瓶中,溫度為 15-30 攝氏度。
註意事項:
禁忌:對地西帕明和其他制劑成分嚴重過敏的患者禁用。
胰腺炎 聯合應用或不聯合應用羥基脲的司他夫定患者更易發生胰腺炎。對於為維持生命而必須使用具有胰腺毒性藥物的患者,建議暫停使用此藥。有胰腺炎危險因素的患者應避免使用此藥,必須使用時應謹慎。如果不調整劑量,腎功能受損的患者也更容易發生胰腺炎。胰腺炎的發生率與劑量有關。在 III 期研究中發現,如果給藥超過推薦劑量,發病率為 1%-10%,而使用推薦劑量時,發病率為 1%-7%。在兒科研究中發現,首次劑量低於300毫克/平方米/天時,胰腺炎的發生率為3%(2/60);劑量較高時,發生率為13%(5/38)。出現胰腺炎癥狀和體征的兒童患者應暫停使用本品,壹旦確診為胰腺炎,應禁用地西帕明。乳酸性酸中毒和脂肪性重度肝腫大 這些病癥多發於女性,肥胖和長期攝入核苷類藥物可能是導致這些病癥的危險因素。如果存在罹患肝病的危險因素,患者應慎用此藥。如果出現乳酸酸中毒或明顯的肝毒性(包括肝腫大和脂肪變性,可能伴有或不伴有轉氨酶升高),則應停止治療。成人和兒童患者都曾發生視網膜病變和視神經炎。服用此藥的患者應定期接受視網膜檢查。末梢神經病變 接受本品治療的患者可能會出現末梢神經病變,表現為手腳麻木和刺痛。HIV 感染晚期、有神經病史以及同時服用司他夫定等神經毒性藥物的患者更容易出現末梢神經病變。如果在治療過程中出現周圍神經病變的癥狀,患者在毒性癥狀消退後仍可耐受較小劑量的本品。如果反復使用此藥治療後周圍神經病變復發,則應考慮完全停止使用此藥治療。苯丙酮尿癥患者:每片地西帕明咀嚼片/分散片含苯丙氨酸 36.5 毫克 鈉攝入受限的患者:地西帕明緩沖粉單劑包裝含有 1380 毫克鈉。腎功能受損患者(肌酐清除率為60毫升/分鐘):由於藥物清除率降低,更容易發生毒性反應;因此,此類患者應減少用藥劑量。去氫肌苷分散片含有 8.6 mEq 鎂,長期服用會增加患者體內的鎂負荷。肝功能受損患者:尚不清楚肝功能失代償是否會影響地西帕明的藥代動力學,使用該藥時應監測其毒性。此外,該藥與無癥狀高尿酸血癥有關,如果不能降低血尿酸濃度,必須暫停使用。應告知患者,地西帕明與其他具有類似毒性的藥物合用時,比單獨使用該藥更容易出現不良反應。與某些藥物合用或飲酒可能會增加該藥的毒性。為確保胃酸中和,每次至少應服用 2 片,但不應超過 4 片,以避免過多的抗酸成分引起胃腸道副作用。還應告知患者,這種藥物不能治愈艾滋病病毒感染,患者可能會繼續患上與艾滋病或 ARC 相關的疾病,包括機會性病原菌感染。此外,這種藥物不能防止通過性接觸或血液汙染傳播艾滋病病毒。目前,長期使用這種藥物的長期影響尚不清楚。致癌性、致畸性和對生育能力的影響 壹項關於脫氫肌苷對小鼠和大鼠終身致癌影響的研究分別進行了 22 個月和 24 個月。在小鼠體內,雄性和雌性地西帕明的初始劑量分別為 120、800 和 1200 毫克/千克/天,8 個月後,雌性小鼠的劑量降至 120、210 和 210 毫克/千克/天,雄性小鼠的劑量降至 120、300 和 600 毫克/千克/天。雌性小鼠不能耐受兩個較高劑量,雄性小鼠不能耐受最高劑量。按相對 AUC 比較顯示,雌性小鼠的小劑量相當於人類最高劑量的 0.68 倍,雄性小鼠的小劑量相當於人類最高劑量的 1.7 倍。在大鼠實驗中,地西帕明的初始劑量分別為 100、250 和 11,000 毫克/千克/天,18 個月後,大劑量降至 500 毫克/千克/天。雄性和雌性大鼠使用的高劑量相當於人類最高劑量的三倍。即使使用最大耐受劑量,脫氫肌苷也不會增加小鼠或大鼠的腫瘤發病率。脫氫肌苷在以下遺傳毒性試驗中呈陽性反應:大腸桿菌試驗菌株 WP2uvrA 細菌突變試驗;L5178Y/TK≥ 小鼠淋巴母細胞瘤哺乳動物基因突變試驗;人淋巴細胞培養體外染色體畸變試驗;中國倉鼠肺細胞體外染色體畸變試驗;以及 BALB/c3T3 體外轉化試驗。在大鼠和小鼠的艾姆斯沙門氏菌突變試驗和體內微核試驗中未發現突變。按臨床劑量折算成血漿濃度,12 倍脫氫肌苷對大鼠的生育能力和胎兒沒有影響;14.2 倍脫氫肌苷對兔子的生育能力和胎兒沒有影響。在哺乳中期和後期,12 倍脫氫肌苷對雌鼠及其幼崽有輕微毒性。這些大鼠的進食量和體重都有所下降,而後代的身體和功能發育則不受影響。在第二代中沒有觀察到明顯的變化。研究表明,脫氧雪腐鐮刀菌烯醇可通過大鼠胎盤轉運給胎鼠。對孕婦的研究尚未得到充分驗證。動物繁殖實驗並不能完全預測人類對藥物的反應。因此,除非確實需要,否則不應在妊娠期間使用這種藥物。為了監測孕婦服用這種藥物和其他抗病毒藥物對胎兒的影響,醫生應對服用這種藥物的患者進行登記。美國疾病控制中心建議,感染艾滋病毒的母親不要用母乳餵養新生兒,以減少產後艾滋病毒的傳播。大鼠實驗發現,脫氫肌苷及其代謝物可通過母乳分泌。目前尚不清楚地西帕明是否會在母乳中分泌。對兒童的影響 已經在成人和兒童中進行了充分的藥代動力學研究,表明地西帕明可用於兒童。
有效期:兩年
醫保地位:醫保藥物
處方藥: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