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溝通技巧
1.
1.首先要確認患者的視覺、聽覺是否正常,如眼鏡是否合適,助聽器是否正常。
2.交流時要面對面,直接稱呼患者的名字。
3.說話要緩慢、清晰,言簡意賅,給病人壹些反應時間,不要打斷病人。
4.向癡呆癥患者提問時,應以 "是 "或 "否 "作為問題的答案,避免思考性問題,如 "妳想出去嗎?",而不是 "妳想做什麽?"
5.註意患者的言語和肢體語言。保持耐心和親切的態度。
二、日常生活護理
1.家居環境的布置 根據患者的身體狀況,盡可能適當地改變家居環境,讓患者利用尚未退化的功能進行生活自理。清除雜物,放置適當的防滑設備,確保室內光線充足,防止跌倒。
2.防止走失 失智癥患者外出時應有人陪伴,並隨身攜帶寫有姓名、地址、電話號碼、病情和聯系人的聯系卡。盡量避免走動。
3.穿衣 將患者要穿的衣服擺放整齊。避免穿紐扣過多的衣服。用拉鏈代替紐扣,用松緊腰帶代替皮帶。不要選擇有鞋帶的鞋子。根據季節變化增減衣物。
4.防止其他意外刀、剪等尖銳物品以及藥品和殺蟲劑應放在安全的地方,以免患者誤服。爐竈或電暖器的開關旋鈕應安裝保護裝置。
5.適度活動 閱讀等智力活動對預防癡呆癥的作用最大,其次是社交活動和體育活動。
三、飲食和藥物
1.飲食 均衡飲食,定時進餐,進餐時有人陪伴,督促您細嚼慢咽。不用擔心進食禮儀,用手拿起食物很容易。食物要簡單,最好切成小塊,軟滑的食物更受患者歡迎。
2.服藥 在服用治療癡呆癥的藥物時,壹定要有人陪伴,確保他們按時服藥,以免忘記或誤服。為了保證治療效果,服藥時應堅持壹定的療程,如服用膽堿酯酶抑制劑石杉堿鈉(雙乙平)、鹽酸多奈哌齊、重酒石酸卡泊三醇時應從小劑量開始服用,逐漸加量,堅持服藥3~6個月後定期復診,對於需要長期服藥的患者,家屬要做好長期服藥的心理準備。藥物應放置在固定的地方,並標明藥名、用法和用量。對於有抑郁、幻覺、自殺傾向的癡呆患者,家屬壹定要妥善保管藥品。
四、心理疏導
對癡呆患者進行心理疏導的目的應該是幫助患者適應當前的生活,讓他們找到生活的樂趣。護理人員要關註老人的情緒和性格變化,多幫助老人回憶過去有趣的事情和活動,讓老人感受到生活的意義。對於悲觀的老人,要有戰勝疾病的勇氣和信心。
照顧生活不能自理、有精神癥狀的老年癡呆癥患者並不是壹件容易的事。很多家人看到親人 "糊塗 "甚至 "瘋癲 "的樣子,既心疼又絕望,常說 "我快要崩潰了,實在受不了了"。照顧者常常感到身心疲憊、孤獨無助,尤其是當他們的努力無法阻止病情惡化時。此時,他們可以積極尋求親戚朋友、醫生或社區人員的幫助,保持壹定的社交活動,給自己壹個緩沖和休息的機會。
(肖淑雲副主任醫師每周四下午開設老年記憶專科門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