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臺冷淡的地看了他壹眼說:“我們李總在等妳,請跟我來。
王經理拿著雨傘和公文包進了李總辦公室。穿著比王經理正式許多的李總從辦公桌後出來迎接他,並把前臺接待又叫進來,讓她把王經理滴水的雨傘拿出去。
兩人握手時王經理隨口說:“我花了好大工夫才找到地方停車!”
李總說:“我們在樓後有公司專用停車場。”
王經理說:“哦,我不知道。”
王經理隨後拽過壹把椅子坐在李總辦公桌旁邊,壹邊從公文包拿資料壹邊說:“哦,老李,非常高興認識妳。看來我們將來會有很多時間合作。我有壹些關於產品方面的主意。”
李總停頓了壹下,好象拿定了什麽主意似地說:“好吧,我想具體問題妳還是與趙女士打交道吧。我現在讓她進來,妳們兩個可以開始了。”
這是講商務談判中的禮儀。
美國著名發明家愛迪生,他的壹項發明,並申請了專利。某公司準備購買,老板問他要多少錢時。當時,愛迪生想:能買5000美金就不錯了,但他沒有說出來,只是回答:“妳壹定知道他的價值了,妳說吧。”老板想了想說“5萬怎麽樣?”愛迪生壹聽呆了,但是,愛迪生沒有表情也沒有回答,沈默…..
這是商務談判中營造緊張對立氣氛的壹種技巧——沈默法
案例: 如何處理熟人、上司之間的關系
王先生來了,主人李某招呼他坐下,順口問他:“喝點什麽東西?” 王先生循慣例回答:“隨便,隨便!” 李某心中明白,中國人的“隨便”,至少具有三種含義: 第壹、我不知道妳家裏究竟有什麽好東西,猜來猜去,反而弄得大家沒面子。 第二、讓主人自己衡量,好好斟酌,把合理的東西拿出來,這樣才顯得自動自發的誠意。
第三、我從主人拿出來的東西,可以估量出我在他心目中的地位,才能夠充分了解彼此具有什麽樣的關系,來決定采取那壹種談話方式。 既然明白對方的心意,李某暗自思量:家裏還有半瓶XO。但是,講好張總來的時候好好喝幾杯,當然不能拿出來。 而且,象王先生這樣的朋友,論交情很不錯,可在厲害關系方面,似乎不能夠和自己的頂頭上司張總相比,於是斷然決定,泡壹壺譜洱茶請他。王先生滿心歡喜,主人卻有誠意,並沒有真的隨便到壹杯白開水給他,也沒有相當隨便的的拉開冰箱給壹杯飲料充數。
承蒙看得起,給我壹杯譜洱喝,可見在主人的心中,我王某還是相當有分量的。 中國人心理高興,所有普洱茶都是陳年的;如果不高興,壹切洋酒都成了本地產的假貨,要不然就是別人送的,用不著感謝。 王先生很高興,覺得主人十分熱情,自己也就開懷暢談了起來。 談著談著,每門鈴又響了。李某打開門壹看,糟糕,來的人竟然是剛才想起的張總。 如果是妳,下壹步將怎麽辦?繼續喝茶!拿洋酒XO!怎麽拿?會不會出現僵局?
“歡迎!歡迎!請進!請進!”嘴巴嚷著,心理也忙著:張總提前光臨,大概是想起那瓶XO,這下子該怎麽辦才好? “張總,這是我的老同學王先生。這是我的老板,張總!”此時,如果妳是王先生將怎麽辦?是繼續聊下去?還是離開?不走?會不會出現僵局?如果離開,用什麽辦法?找什麽托詞? 此時的李某壹定在想,老同學最好是識趣,找個冠冕堂皇的理由離開,壹切都萬事大吉了。如果不走,怎麽做?才不會出現僵局! 張總想,來的不是時候,XO是喝不到了!
壹陣寒暄,李某已經想好了壹套解決問題的辦法。他大聲喊叫太太:“我剛才找了半天,妳到底把那半瓶XO藏到那兒去了?”
如果太太不配合,也會出現僵局,幾方都會難堪。她如果這樣回答: “剛才拿,妳不讓,這會兒又拿,煩不煩?” “又喝酒?鬧死人了!” “不是說好,留給我老爸喝嗎?” 李總此時怎麽想?離開?或者調侃說:“我來喝茶,老板來了就喝酒?不同待遇呀?”
太太畢竟知己,十分默契。馬上聽懂先生的話意,也大聲回答:“我昨天打掃廚房,怕弄臟,特別藏起來。” 聲到人也到,太太端著XO。李某準備好酒杯,順手接過酒瓶,笑嘻嘻地每人到了壹杯。然後又大聲告訴太太:“既然酒找到了,那魷魚絲跟牛肉幹呢?” 於是大盤小盤壹起出現,張總很有面子,王先生也很高興,因為自己也沾了光。
李某大聲喊太太,這是中國人的絕招,在人際關系的運作中,具有化險為安的決定性力量。
我們中國人很有意思,都知道“兩個人如果大聲說話,就是講給其他熱人聽的”道理,而且能夠把握時機,運用自如。 想想看,張總的提前到來,顯然是擔心那半瓶XO被喝掉了。如果只顧考慮王先生的面子,請張總壹道坐下喝普洱茶,他心理壹定很不高興:“妳以為我真的那麽閑嗎?到妳家喝茶玩!” 但是,王先生來的時候,很聰明的說了句:“隨便!” 憑良心,當時也想起這半瓶XO,結果沒拿出來,張總壹到,立即改喝XO,將來傳揚出去,豈不變成十足的馬屁精了?
不拿不行,會氣煞張總;拿出也不行,王先生面子受不了,壹定到處抱怨,把自己形容的既勢力又現實。左也不是,右也不是,總算讓壹句大聲說的話解決了。 王先生聽李某說“剛才找了半天”,壹顆心頓時放了下來。李某把我當成好朋友看待,我來的時候,已經有意思拿XO出來,只是“找了半天”也沒找到,原來是李太太“怕弄臟了,特別藏起來的”。
有人說這是中國人的阿Q精神,管他怎麽說,至少沒有把事情弄成僵局,總比解決僵局要順暢得多。 張總更是開心,王先生是主人的“老同學”,再怎麽老也喝不到XO,還是我這個老總行,哪怕是“特別藏起來的”,到了緊要關頭,也該及時顯露出來。 當然。最高興,最開心的,莫過李某夫婦,真的是夫唱婦隨,十分默契。夫婦間的壹問壹答,搭配的天衣無縫,把原本非常尷尬,即將出現僵局的場面,壹下化解開來。所有的人,都覺得圓滿,豈非人生壹大樂事。
案例:
有壹位教徒問神甫:“我可以在祈禱時抽煙嗎?”遭到神甫嚴厲斥責。另壹位換了壹種問法:“我可以抽煙時祈禱嗎?”卻得到神甫的允許。
某商場休息室經營咖啡和牛奶,開始服務員問顧客:“先生,喝咖啡嗎?”或者是:“先生。喝牛奶嗎?”其銷售平平。後來,老板要求服務員換壹種問法,“先生,喝咖啡還是牛奶?”結果其銷售大增。原因在於,第壹種是“封閉式”提問,容易得到否定回答,第二種是“選擇式”提問,大多數情況下,顧客會選擇壹種。
案例:
有壹次,壹位貴夫人打扮的女人,牽著壹條狗登上公***汽車。
她問售票員:“我可以給狗買壹張票,讓它也和人壹樣坐個坐位嗎?”
售票員回答:“可以,不過它也必須像人壹樣,把雙腳放在地上。”
售票員沒有否定答復,而是提出壹個復加條件:“像人壹樣,把雙腳放在地上。”卻限制了對方,從而制服了對方。
案例:
某公司給日資企業加工“晶片”,日資企業給的加工費特別低。雖然,內心非常不滿,但因為沒有其他生意,也只好接受這個價格。
幾年後,提高價格的機會來了。該公司通過壹定渠道知道日商急需壹批高質量的“晶片”,日商又無法生產,為此做好充分準備,生產的“晶片”不僅質量好,而且能趕上日商交貨期,是日商的最佳選擇……
“田中角榮”年輕經歷……
案例:
《三國演義》空城計
案例: 收尾款的故事
“尾款不收了,櫥窗的戒指能不能給我壹個?”
“如果妳把櫥窗的戒指能給我壹個,尾款我可以不收了?”
“如果妳買鉆戒給我,我也許考了嫁給妳。”
“如果我嫁給妳,能不能考慮給我買個鉆戒?”
“如果訂閱我們雜誌壹年,就送妳這款精美的手表。”
“喜歡這款精美的手表嗎?只要訂閱我們雜誌壹年,這只手表就是妳的。”
前者把要求放在前面叫“換”、後者把要求放在後面叫“釣”。
何時用“換”?何時用“釣”?要看,妳給的與妳的要求孰重孰輕,壹樣重就是“換”,否則就“釣”。像釣魚壹樣,餌要先放出來。談判時,妳要給的東西要先提出來。
案例:
保險廣告:雞蛋在桌子上滾動,眼看就掉下了,壹只大手把它接住——“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買個保險吧!
人什麽時候最想買保險呢?距離生死門最近的時候,那裏距生死門最近——醫院。生小孩,就會想到小孩的將來;看妳生病的朋友,就會聯想到妳自己。所以保險推銷員都在醫院串來串去。出了醫院,到卡拉OK哇啦哇啦壹唱,又是好漢壹條,就不會想買保險了。所以,談判和買保險壹樣,抓住恰當的時機。
然而,現在的保險就不是這樣買了。保險成了“理財”的手段。例如,老爸給小孩留遺產,但是,要繳納高昂的遺產稅,而買保險就不用繳稅。
案例:正式談判
1、從尼克松總統開始到美國歷任總統訪華的談判; 1972年2月21日
2、日本首相田中角榮訪華的談判;1972年9月25日
3、歷史上諸葛亮舌戰群儒的談判;34
4、朝鮮核問題的六方談判;
5、中國加入WTO的談判;
案例:非正式談判:
1、《年輕獵人與老人的故事》
2、《漁夫與魔鬼的故事》
3、《我學會了法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