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意編造,別有用心。造謠者罔顧事實,憑空捏造所謂真相,甚至自導自演,編造圖片、視頻等 "證據",以謀取不當利益。今年2月,幾段展示 "塑料海苔 "的視頻在網上廣為流傳,有人稱福建晉江幾家企業生產的海苔是 "塑料做的",並稱海苔不能嚼,勸網友 "別吃了"!
視頻中,有人稱福建晉江幾家企業生產的紫菜是 "塑料做的",紫菜不能嚼,勸網友 "別吃了!"。
偷換概念,混淆視聽。造謠者采用誇大、歪曲的加工手段,模糊事實的本來面目和全貌,頻頻使用 "有毒"、"致癌"、"致命 "等刺激性語言,愚弄公眾認知。這類謠言因為和事實真相 "魚龍混雜",比較難以辨認,也不易取證,造謠難度較大。
老謠言被翻炒,刻意辟謠。造謠者以食品藥品安全事件為背景,把過去發生的事情掐頭去尾改頭換面;把日期改了,舊酒裝新瓶;把日期模糊或刪除偽裝,從而達到相互轉發、誤導人們消費的目的。
造謠者對影視片段嘩眾取寵,進行負面傳播。造謠者對影視片段用文字配音,制成嬉笑嘲諷的圖片視頻,利用互聯網對年輕群體、未成年受眾好奇心重的特點,形成裂變式傳播,其後續效應在很長壹段時間內都難以消除。
"在網絡高度普及的今天,網絡食品安全謠言擾亂社會信任,削弱政府公信力,影響公眾對食品安全的信心,威脅社會和諧穩定"。顏江瑛說,近年來,人們對食品問題的 "前車之鑒 "警惕性極高,稍有 "風吹草動 "就神經緊繃,互聯網上壹旦出現與食品相關的謠言,人們的擔憂和敏感神經立刻被觸動,謠言就會迅速發酵,進而擾亂人們的消費判斷,損害行業發展。例如,壹則關於 "塑料紫菜 "的謠言,就可能給福建晉江的紫菜產業造成近億元的損失。
"從傳播者的角度看,壹些謠言傳播者的利益訴求明顯,經濟敲詐、輿論戰、博眼球等動機層出不窮"。清華大學健康傳播研究所副所長蘇靜表示,微信朋友圈已成為謠言傳播的主陣地,微信小視頻、自媒體公眾號文章、微信短消息等是謠言傳播的主要形式。壹些食品安全謠言往往借助視頻作為載體進行傳播,缺乏時間、地點、人物等基本要素。壹些食品安全謠言利用公眾對訴求和道德綁架的恐懼心理,強調後果的嚴重性,使用 "緊急"、"震驚 "等煽動性詞語,沖擊力較強。"
這些謠言在網絡上發布後,有的人認為是 "謠言",有的人認為是 "謠言",有的人認為是 "謠言",有的人認為是 "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