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可以,不僅能增強市民的環保意識,保護環境,還能變廢為寶。
生活中可回收利用的資源有(1)紙類:報紙、書刊紙、包裝紙、辦公用紙、廣告紙、紙箱等;註意紙巾和衛生紙因水溶性太強不能回收。(2)塑料:各種塑料袋、塑料泡沫、塑料包裝、壹次性塑料飯盒、餐具、硬塑料、材料牙刷、塑料杯、礦泉水瓶等;(3)玻璃:玻璃瓶及碎玻璃、鏡子、燈泡、保溫瓶等;(4)金屬:易拉罐、鐵罐、馬口鐵罐、牙膏皮等。(5)織物:主要包括廢棄的衣服、桌布、毛巾、布袋等。
如每回收1噸廢紙可制成850公斤好紙,節約300公斤木材,比等量生產減少汙染74%;每回收1噸塑料飲料瓶可獲得0.7噸的二次原料;每回收1噸廢鋼鐵可煉鋼0.9噸,比用礦石冶煉節約成本47%,空氣汙染減少75%,水汙染減少97%。空氣汙染減少 75%,水汙染和固體廢棄物減少 97%。
可回收物以外的垃圾基本上都是廢物。如煙頭、雞毛、廢電、煤渣、建築垃圾、油漆顏料、食物殘渣等。有毒垃圾,包括廢電池、日光燈管、水銀溫度計、油漆桶、藥品、化妝品等。
垃圾是放錯地方的財富。回收垃圾不僅美化了環境,還節約了新資源的開采,從根本上減少了垃圾。參與環保,讓我們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從正確擺放垃圾做起。目前,垃圾的處理方式是焚燒,據統計,約有40%-50%的垃圾是可回收資源垃圾,實行垃圾分類,既能回收有用資源,又能保護焚燒爐爐體,降低公共衛生防治成本,還能保障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壹舉多得,利國利民。為了創造更美好、更清新的香港,我們將創造可持續的資源再利用。廢電池含有汞、鎘、鉛、鋅等重金屬和有毒物質。汞中毒後,會損害中樞神經系統,死亡率高達 40%;鎘的主要危害是腎毒性,還會重新引發 "痛痛病"(引起骨質疏松、軟骨病和骨折)同時還是致癌物;人體食用含鉛食品,會影響酶和血紅蛋白的正常合成,影響神經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