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草莓的組織培養

草莓的組織培養

組織培養技術

1.培養程序和培養基

5-6月,從健康無病草莓的新鮮匍匐莖上取0.3-0.4 mm大小的莖尖作為組織培養的外植體。

草莓莖尖培養中誘導芽分化的基本培養基為MS,附加6-BA 0.5 mg/L、NAA 0.2 mg/L、蔗糖30g/L、瓊脂粉6.5 g/L,調節pH值為5.8-6.0。

在草莓莖尖擴繁階段,MS培養基中添加6-BA 0.5 mg/L和NAA 0.01 mg/L..擴大繁殖主要是將叢生苗分塊,即每5-7株切成壹片,轉移到繼代培養基上。在轉苗過程中,去除初生葉有利於新苗的分化,擴繁過程中隨時去除愈傷組織有利於新苗的增殖和生長。

生根培養基中添加不同濃度的IBA 1/2 ms,結果表明:IBA濃度為0.1 mg/L時,生根率最高,為100%,平均生根數為2.4根。在不添加IBA和IBA濃度超過0.2 mg/L的情況下,大多數幼苗在幼苗基部產生愈傷組織,然後在愈傷組織上分化生根,大大降低了成活率。

2.操作技術要點和培養條件

(1)滅菌和接種

預處理為了滅菌徹底,往往先將接種的物料打濕,使滅菌劑能順利滲入物料。可以使用多種濕潤劑。我們用的是75%的酒精,潤濕時間從半分鐘到1分鐘。

消毒草莓組織培養中常用的消毒劑有很多種。我們用10%次氯酸鈉水溶液(含有效氯0.4-0.5%)浸泡接種物10-15分鐘;次氯酸鈣(漂白粉)用其飽和上清液浸泡接種物15-30分鐘;將雙氧水浸泡在10-12%的水溶液中10-20分鐘;新潔爾滅5-10%水溶液,浸泡10-15分鐘;0.1%氯化汞水溶液,浸泡8-10分鐘。其中,前四種消毒劑對接種材料相對安全,但由於滅菌時間較長,接種材料外層常被氧化褐變,影響培養效果。汞氯化汞殺菌能力強,但浸泡時間稍長會造成接種物中毒。因此,在草莓組織培養中,如果把握好時間,氯化汞是壹種廣泛使用的滅菌劑。滅菌後的接種物要用無菌水充分沖洗,壹般換水3-5次。

以脫毒苗為主要目的接種草莓組織培養,接種的莖尖材料很少,需要先準確熟練地剝離莖尖生長點,用固體培養基比較合適,並且要註意接種時不要將整個莖尖埋入培養基中。培養基必須在1-1.1大氣壓下高壓滅菌20分鐘。

從接種材料到生根苗生長,培養溫度壹般應穩定在25±2℃。日光照12小時,光照強度2000Lx。培養室溫度在18-26℃範圍內時,瓶苗能正常生長生根,但溫度在28℃以上時,綠苗普遍變黃,生根率下降,根尖變黃老化,苗容易玻璃化。

組培苗移栽技術

1.移植技術

試管苗苗齡15天,主根長約1.5cm,白苗不需要根。移栽成活率可達90%-100%。

移栽前應將培養瓶從培養室中取出,置於自然條件下,並打開瓶蓋進行通風鍛煉。24小時後,將幼苗從瓶中取出,除去根部和頸部的培養基,並種植在苗圃或孔板中進行馴化。

基質可以是滅菌的腐熟鋸末或腐殖土,或滅菌的體積比為1∶1的蛭石和珍珠巖混合物,或體積比為2∶1的園土和煤渣混合物。

2.提高移栽成活率的關鍵

不定根直接來自莖基部、根多而粗、3葉以上、葉大而厚且深綠色的生根苗成活率壹般較高。

栽培基質要用清水沖洗,或用多菌靈或甲基硫菌靈混合消毒。用煤渣作基質時,要用0.2%冰醋酸中和,以降低堿度。

移栽時采取“深栽淺埋”。深栽是指移栽時根要栽深,淺埋的標準是使幼苗的根頸與土面平齊,或略高於土面。

註意控制光線、溫度和濕度。移栽後的苗木應在溫室或塑料拱棚中培育,溫度控制在15-20℃,濕度保持在80%左右。同時,由於新移栽苗的莖稈比較脆嫩,要盡量多噴,水量不能太大,晾幹後再噴。遮陰50%,壹周後陽光可以逐漸增強。

  • 上一篇:美羅培南的藥品使用
  • 下一篇:H2納米氫健康水機註冊商標了嗎?還有哪些類別可以註冊?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