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膿毒癥是由細菌和其他病原微生物侵入機體引起的全身炎癥反應綜合征。除全身炎癥反應綜合征和原發感染外,重癥患者常出現器官低灌註,包括既往敗血癥和敗血癥。膿毒癥根據膿毒癥的嚴重程度可分為膿毒血癥和敗血癥,嚴重膿毒癥和膿毒性休克。嚴重膿毒癥是指伴有器官功能障礙、組織灌註不良或低血壓的膿毒癥。膿毒性休克是指在充分液體復蘇後出現無法糾正的持續性低血壓的嚴重膿毒癥。也被認為是壹種特殊類型的嚴重膿毒癥。
第二,敗血癥可由任何部位感染引起。臨床上常見於肺炎、腹膜炎、膽管炎、泌尿系統感染、蜂窩織炎、腦膜炎、膿腫等。病原微生物包括細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蟲,但並非所有由膿毒癥患者血液中培養的病原微生物引起的感染結果都是陽性的。只有大約45%的感染性休克患者可以獲得血培養陽性結果。
第三,膿毒癥常發生於嚴重疾病患者,如嚴重燒傷、多發傷、手術後等。膿毒癥也常見於糖尿病、慢性阻塞性細支氣管、白血病、再生障礙性貧血、尿路結石等慢性病患者。
4.治療和預防膿毒癥最有效的方法是根據膿毒癥的發病機制進行治療和預防,但遺憾的是,膿毒癥的發病機制目前尚未完全闡明。在這種情況下,根據膿毒癥的病因做好臨床預防工作,盡量減少誘發感染的危險因素就顯得尤為重要。隨著醫學研究的進展,大樣本多中心隨機對照臨床研究將為膿毒癥的治療帶來更多循證醫學證據,未來膿毒癥機制的闡明必將為膿毒癥的治療和預防帶來新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