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不要以為給孩子貼退燒貼就安全了,還是要註意查找發燒原因,監測體溫。使用退熱貼後,如果體溫仍在38.5℃以上持續不降,還是應及時到醫院就診。退熱貼的原理是什麽,為什麽退熱貼是藍色的?
小兒退熱貼由凝膠組成,使用過程中凝膠水會蒸發,從而蒸發體內的熱量。退熱貼對於感冒、感染等原因引起的發熱具有物理降溫和天然西藥治療的雙重作用,還不會破壞小兒體內的免疫系統反應。它屬於物理降溫用品,因其退熱快、降溫效果好、安全無毒副作用而被廣泛應用於小兒發熱退燒中。
使用退熱貼過程中出現皮膚表面瘙癢、疼痛或發紅時,壹般應停止使用,待癥狀消失後再停用退熱貼;而耳後、頸後、胸前、腹部、陰部、腳底等部位不適合貼退熱貼。當孩子發燒在38.5℃以上時應及時就醫,以免病情惡化,給寶寶身體帶來傷害。有小寶寶的家庭可以在家準備壹些常用的退燒藥,如美林、泰諾或布洛芬栓等口服藥或栓劑。壹般栓劑比較適合1~2歲的小寶寶,而對5~12歲的孩子可以用壹些口服藥緩解,然後及時趕到醫院就診,壹般退燒藥的使用間隔時間應在4小時以上。因為有的家長擔心使用退燒貼之後沒有出現發燒的情況,但是自己又不知道,所以為了防止這種情況的發生,人們發明了壹種藍色的退燒貼,這種退燒貼在貼上去之後,就會變成藍色,通過這種現象,我們可以觀察到小孩子在使用退燒貼之後的效果,可以更加及時地處理出現的突發情況。
退熱貼的主要成分是什麽寶寶在成長的過程中,拉肚子、發燒都是常有的事情,而寶寶生病的時候也是寶媽最擔心和難過的時候,為了更好地照顧寶寶,建議家裏準備壹些寶寶必備的藥品,比如退熱貼等等。退熱貼是常用藥,有寶媽想知道退熱貼的主要成分是什麽,對寶寶影響大嗎?退熱貼是壹種常用的物理降溫方法,不同於退燒藥,對寶寶的副作用較小,退熱貼的主要成分是什麽呢?
退熱貼由親水性高分子凝膠、無紡布、PC隔離紙組成,其中親水性高分子凝膠富含水分,利用高分子技術將水分鎖在凝膠中。因此,當產品與人體皮膚接觸時,溫差會使凝膠中的水分汽化蒸發,從而帶走多余的熱量,獲得降溫效果;而且退熱貼不需要事先降溫,直接貼在額頭上就能使皮膚表面溫度下降 2-3 度。然而,發熱貼的使用也存在壹些誤區,如:發熱貼不能解決發熱的所有根本原因,只能起到物理降溫作用,病毒性感冒引起的發熱應及時就醫。幼兒的大腦處於發育過程中,高燒對孩子的大腦發育不利,壹旦發現孩子發燒必須立即使用物理降溫劑 "退熱貼 "進行物理降溫,然後迅速就診,去除發燒的根本原因。退熱貼的物理特性決定了其降溫效果好但過程緩慢,整個降溫過程將持續15分鐘-4小時,消費者需對市面上過分宣傳的1分鐘降溫或15秒降溫的退熱貼持謹慎態度,以免降溫過快凍傷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