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選擇“國際消費者權益日”這樣壹個日子,也是為了擴大宣傳,促進各國消費者組織之間的合作與交流,引起國際關註,推動消費者保護活動。正如國際消費者聯盟組織主席羅達芳·帕金所說:“人們的交流、產品的交換、技術和交流活動等等都需要我們在全球範圍內考慮和行動。”她補充道:“每個國家的消費者組織都應該參與到保護消費者權益的全球鬥爭中來。”當這種鬥爭每天都在持續的時候,我們每年選擇壹天,讓各方都能聽到我們為消費者發出的聲音,獲得為未來任務努力的精神動力。世界各地的消費者組織如何紀念國際消費者權益日?
從1983開始,每年3月15日,世界各地的消費者組織都會舉辦各種紀念活動:舉行新聞發布會或發布新聞稿;在壹些國家,消費者組織在這壹天舉行記者招待會或發布新聞稿,向公眾介紹消費者組織的活動,宣布他們新壹年的工作計劃,告訴人們消費者組織將做些什麽來保護消費者的利益。開展宣傳活動:國際消費者聯盟組織的許多成員在其出版物中公布了"國際消費者權益日"的內容,壹些成員通過廣播和電視節目進行宣傳,努力提高普通消費者的意識,壹些成員在學校組織傳單或消費者出版物,馬來西亞和波拉克拉消費者協會在學校集會上組織關於消費者權益的演講。舉行征集和比賽活動:壹些國家的消費者組織在這壹天向公眾征集“消費者權益歌曲”,然後在有關消費者權益的廣播節目中選擇優秀歌曲作為開場歌曲,有的組織“年度最差消費事件”的演講比賽或評比活動。獎勵那些為消費者運動做出貢獻的人:1983年,希臘消費者保護協會獎勵了在1982期間積極報道消費者運動的報紙和記者。在挪威,消費者委員會表彰了在過去壹年裏就消費者問題撰寫高質量文章的作者。舉辦消費者教育活動:阿根廷家庭主婦協會於1984國際消費者權益日發起成立消費者學校,並為成年人舉辦系列講座。在南澳大利亞,公民和消費者事務部在商店收集消費者的意見,並教育消費者如何購買最好的商品。在這壹天,印度卡納塔克邦消費者服務協會為學校負責消費者教育的老師安排工作計劃。檢查:在這壹天,壹些國家的消費者組織對保護消費者權益的相關立法的執行情況進行檢查,檢查這些立法是否得到了認真執行。展覽:壹些國家的消費者組織舉辦各種形式的展覽。有的以廣告、宣傳欄的形式向公眾展示現實消費中存在的問題,有的還舉辦“不合格產品展覽”。
中消協於9月1987加入國際消費者聯合會組織後,每年3月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還組織全國消費者舉辦大型的國際消費者權益日宣傳咨詢服務活動。僅1989壹項,全國就有700多個大中城市和縣舉行了紀念活動,形式豐富,力度大,影響大,效果好,起到了宣傳群眾,擴大影響的作用。
中消協的宗旨是對商品和服務進行監督,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引導消費者合理、科學消費,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