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纏足運動的日子
纏足從宋代開始,壹直延續到19世紀末。紀錄片中,現年80多歲的裹腳老奶奶每天抱著壹大堆柴火進屋,然後跪在地上燒火掃地。原來,小腳根本蹲不下去,說到蹲的動作,只能用跪來代替。大概是社會風氣使然,當全社會都認為小腳好看大腳嫁不出去,沒有社會地位的女人除了裹腳還有什麽?在男權社會,女人所做的壹切都是為了迎合男人的審美。纏足就是為了防止女人 "到處跑",男人壹纏足,行動不便的女人就嫁不出去了,可以放在家裏很安全......,變相限制了人身自由......
不纏足,叫天足。當時的棄裹腳運動被稱為天足運動。義和團運動公開禁止本地區婦女纏足,後來****,共產黨也禁止婦女纏足。中國婦女的解放,真是從纏足開始的解放啊,試想連行動都不自由了,談何解放啊~~
2、女子學校的建立
女子學校建立後,女子可以和男子壹樣考學,壹批受過良好教育的女子出現了。這批人要麽出國繼續深造,如雷潔瓊赴美,秋瑾日本,向警予蔡暢赴法,宋氏三姐妹更不用說,留美歸來深刻影響了中國政壇;要麽獨立工作養活自己。經濟獨立是婦女獨立解放的基礎。
讓我很震撼的是,她們那壹批人的能力很強,二三十年代絲毫不比我們這壹代人差啊,壹位老奶奶甚至帶著老花鏡在認真地閱讀國家地理。如果我們的學術能夠從那個時代不間斷地全部繼承下來,現在的學術研究,尤其是思想領域的研究,又會是壹個什麽樣的局面呢?
3.先行者與繼承者(略)
4.家的圍城》
隨著易蔔生的《玩偶之家》在中國的上演,娜拉的形象深入中國青年的心中。但正如任何舶來品壹樣,中國人也會把自己感興趣的東西拿過來,並使之發揮作用。進步青年摒棄了 "娜拉為了結束婚姻不****、同聲相應 "的細節,將目光投向了 "娜拉的出走",整個社會出現了壹種 "出走潮"!整個社會都在 "出走"--走出封建家長制的家庭,拒絕承認包辦婚姻,奔向自由戀愛。然而,婦女們只是走出了家長制的家,卻不知道自己又走進了家長制的家。魯迅的《傷仲永》寫出了這種困惑,女主人公子君受不了丈夫的權力控制,又走回了重男輕女的家.......。陸茵的《水邊老人》也表達了女性對愛情和自身命運的困惑。
5.新女性
新女性是指那些職業女性,正因為她們有了自己的經濟收入,才使她們的精神獨立成為可能。
上海作為開放較早的工業城市,最早出現了大量的職業女性,有紡織廠的女工,有電影演員,有百貨公司的售貨員,甚至還有妓女。無論如何,這群人擺脫了家庭的束縛,女性作為社會主體參與到社會生活中,在女性歷史上邁出了壹大步。
阮玲玉的最後壹部電影《新女性》展現了20世紀30年代職業女性的另壹面。雖然她們獨立工作,獨立賺錢,但始終無法完全擺脫男性對她們的控制,也始終無法擺脫男權社會的輿論壓力......。"人言可畏! 只要問問我們的媽媽,我們的出生給她們的生活帶來了多大的改變。
生育權,就體現在孩子的出生上。在醫生們的傳播下,科學的分娩方式終於讓傳統上極具死亡風險的分娩不再那麽危險。
生殖權利還體現在墮胎自由問題上。在美國,墮胎問題之所以引起爭論,是因為他們的宗教信仰。建國初期,因為相信 "壹個人有壹張嘴,壹個人有兩只手,兩只手可以養活五張嘴",所以從來沒有人提過墮胎,甚至沒有對婦女進行過節育教育。直到新中國婦女代表大會上有代表提出來,才開始有人在全國範圍內宣傳這方面的知識,才開始有了配套物品和藥品的生產。現在,我們已經把計劃生育作為壹項基本國策,許多城市婦女甚至開始選擇不自主生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