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軍革命舊址群 "包括紅軍總部、紅軍兵工廠、朱德故居、紅軍醫院、蘇維埃政府、劉熊故居、劉斌故居等。還有紅軍路、紅軍橋、紅軍亭等。還有壹條紅軍路、壹座紅軍橋、壹座紅軍亭。這是名副其實的紅色旅遊第壹村。
紅軍總部舊址和朱德故居
請跟我來。1928年,朱德、陳毅率領紅軍在普樂東水落腳,並在這裏建立了紅軍總部舊址--東水老屋。這棟房子是當時東水比較寬敞的大房子之壹。
紅六軍軍部就設在這裏,可退可守。從這裏可以看到,房子後面靠山,有壹條路從東羅通往東山,還有壹條路從洪洞進入齊雲山。左側是南口山通往沙田的公路,距離沙田只有五公裏左右。右側沿江而上,至油圩口至龍溪約十公裏。
此屋原為劉家住宅,始建於清代。壹式兩廳幹欄式房屋。上蓋當地制作的小青瓦水瓦,廳內兩側有廂房,天井采光,布局合理。占地面積約 1200 平方米,建築面積 800 平方米。房側有炮樓遺址。炮樓壹側為食堂。食堂墻上還有壹間小屋,是當年朱德軍長住過的這壹間。屋內的墻上隨處可見紅軍標語。
朱德、陳毅在東水開展了訪貧問苦、發動群眾、打土豪、重新插標分田等壹系列革命活動。他們領導東水人民開展了爭取土地的革命鬥爭。
隨後,成立了東水蘇維埃政府農民協會,建立了革命政權。會址設在劉家祠堂。在東水的壹次群眾大會上,朱德宣布了成為蘇維埃政府執行委員的四個條件,然後朱德親自給東水蘇維埃政府農民協會授槍。
最後,朱德在會上說:"過去,地主豪紳剝削我們,種田的沒飯吃,織布的沒衣穿。他們把我們窮人壓得喘不過氣來。我們必須團結起來,推翻土豪劣紳的統治,實現耕者有其田"。農民協會成員的革命鬥爭情緒高漲。它推動了周邊鄉鎮土地革命鬥爭的蓬勃發展。如今,紅軍軍部舊址已成為湖南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紅軍第壹兵工廠
那麽,下壹個革命舊址就是紅四軍兵工廠了。離這裏不遠,不到二十米。
這裏就是紅軍兵工廠。東水人把這裏叫做老河邊。紅六軍團兵工廠是朱德、陳毅親手創建的。它是紅軍歷史上第壹座兵工廠。
紅軍戰士和東水工農武裝在這裏建起了兩座火爐。***著制造大刀、長矛、匕首、鳥銃、火槍、土槍等武器,修理紅軍部隊在戰鬥中損壞的0配件。並取出東水村全村老屋老墻的墻土泥,開始白硝。集中在這裏熬制土硝配制火藥,有效補充了紅軍部隊的武器裝備。戰士們把火藥放在鳥槍、松樹槍上,在戰場作戰中殺敵、震敵。這是提高紅軍戰鬥力的壹大法寶。
大家看這房子的墻,整個房子都是幹砌的,東水人叫搖墻。現在大家可以看到,這些墻壁上挖了幾個洞,洞裏填的是泥磚。看起來像和尚的袈裟。其實,這些墻洞裏當時是漲白硝的,只是紅軍戰士挖出墻泥來熬火藥用的。泥磚是為了防止房子倒塌。
後來,東水的鐵匠方師傅和幾個身強力壯的小夥子隨朱德的部隊上了井岡山。
紅軍橋
大家跟我來,參觀紅軍醫院。紅軍醫院位於東水塘(今鵝公口組)下。從這裏步行十五分鐘就到了。我們邊走邊看路上的風景,我向大家介紹了東水的紀念碑紅軍路、紅軍橋和紅軍亭。參觀完紅軍醫院後,還有時間我再帶妳們四處轉轉。好的。
那我就先從紅軍橋開始吧。紅軍橋是東水的壹座古式涼橋,位於東水東中心,從沙田路過東水進入齊雲山的必經之路上。紅軍橋為木質廊橋結構,說是橋,遠看就是壹頂大花轎。橋上有八根大柱子,橋頂用窯燒的小水瓦蓋著,橋兩邊用木板堵成封閉式。無論風雨侵襲,過往行人也可在此小憩。橋的兩邊是用苦楝樹鋸成的大木板。苦珠子樹鋸成的木板,當地人叫石麻條(方條石),百年不朽,千年不腐。至今幾百年來,橋從未被大洪水沖毀過。東水古木橋,是東水村民活動的中心場所,常有村民在橋上下棋聊天,打牌消遣。橋的兩邊,還有供遊人坐的長凳。
1928年,朱德經常來到這座橋上與群眾下棋,密切聯系群眾。他利用下棋的機會向群眾宣傳革命道理,號召農民起來革命。
後來,東水人民為了紀念朱德同誌和紅軍戰士,把這座古橋命名為紅軍橋。
紅軍路
東水村到沙田有壹條只有五公裏的古道,從東水出發不到壹個小時就可以到達沙田。這是壹條名副其實的紅軍路。當年,朱德、陳毅率領的紅軍就是從這條路進入東水的。
現在,我們就走在這條紅軍路上。山路的前方是壹條亂石鋪成的苞谷型山路。紅軍路上廟前的地方,有壹棵高大的百年楓樹。壹到秋天,紅葉滿樹,讓人感覺 "霜葉紅於二月花"。還有壹棵古松。這棵古松猶如迎客松,松枝舒展,綠葉蔥蘢。在紅軍路的半山腰,有壹股山泉水從懸崖峭壁上流淌下來,泉水清涼甘甜。壹人能喝,多人也喝不完。
這條紅軍路,從東水緩緩上坡到南坳,過了南坳,可以看到沙田全景,然後就是下坡路。這壹段是非常危險的石梯。它似乎是在懸崖峭壁的巖壁上鑿出來的。有 "壹夫當關,萬夫莫開 "之險。
在南山口左側的山峰上叫牛仙人。是壹座仙田道觀。大家隨我的手到那裏去看牛家仙。當年那裏有個紅軍哨所。紅軍哨兵可以通過這裏觀察從沙田到東水的敵軍行軍情況。如果發現敵情。立即在牛家仙山頂燃放煙花爆竹。東水村的紅軍看到牛家仙的煙火,就知道沙田方向有敵情,紅軍戰士有了充足的時間提前做好戰鬥準備。
紅軍亭
我要說的紅軍亭就在紅軍路上,恰好位於南山口。紅軍亭是壹堵幹砌的泥墻,上面蓋著小水瓦。紅軍亭兩邊各有壹條長凳,供行人坐著聊天。亭子兩邊各有壹條長凳,供行人坐下聊天。
每年,東水村的群眾都會義務為紅軍亭添磚加瓦,撿漏清掃。如今依然保存完好,是東水村人對當年朱德和紅軍的壹種紀念。
紅軍路上有古松,有人便在亭子內壁上寫下對聯 "壽比南山松,福如東海長流水"。上聯嵌 "南山 "二字 "松"。下聯嵌 "東""水 "二字。此聯雖牽強附會,也可說是巧合。
朱德總司令也發現此聯在此地也很有韻味。在東水農民協會主席劉繼坤家喝茶時,他談到了亭子裏的對聯。朱德軍長覺得有人能為亭子門作壹副對聯也不錯。劉繼坤說,我壹直想為南口關提壹副對聯。但我只想出了壹副對聯。
"四面皆空,非住非店誰為主?"
朱德軍長聽了,覺得這位農會主席頗有才氣。朱德想了壹會兒,也寫了下聯。
"兩頭都是路。是站是坐我做主"。
後來,這副亭聯被刻在木板上,掛在亭子門口。這副對聯也成了東水沙田壹帶的佳話。
紅軍醫院
好了,我們來到了紅軍醫院。這個地方叫東水塘下(今鵝公口村小組)。紅軍醫院就設在山腳下的壹棟房子裏),也是為了在敵情發生時便於撤退。房子是壹進兩門的小水瓦房。屋前的土坪至今還很寬_。
1928年8月初,攻打郴州失敗的紅軍二十八團和二十九團傷亡慘重。在戰鬥中負傷的紅軍戰士都被安排在這裏療傷,在沒有藥品的情況下,又請東水的草藥醫生壹起上山采集草藥,采了壹籮筐壹籮筐的草藥,桂東是中草藥的基因庫,山上有1000多種中草藥。如三七、石猴、黃精、黃蓮、半邊蓮、半邊蓮、早熟藤、金銀花、金毛狗、壹枝黃花等。軍醫與當地郎中壹起,自制郎中藥酒。止血生肌的藥粉,刀槍不入的特效藥等等。讓傷病員得到很好的治療。農會組織了十幾個革命積極分子照顧傷員,洗衣做飯,燒水種菜。當時,許多群眾送來雞蛋和三黃雞,為紅軍傷病員補充營養。讓紅軍傷病員盡快返回前線。保持紅軍的戰鬥力。
紅軍在洞水,處處體現著軍民魚水情。1828年8月22日,毛澤東、萬希先率部進入桂東縣城,隨即派人到洞水紅軍軍部,與朱德、陳毅取得聯系。第二天壹早,朱德、陳毅從沙田趕到桂東縣城與毛澤東會合。毛澤東在桂東唐家召開了營以上幹部參加的前委擴大會議。8月25日,紅軍大隊分兩路返回革命搖籃井岡山。
普樂鄉:桂東縣城關鎮。1950年設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復改鄉。位於縣境南部,距縣城32公裏。面積126.6平方千米,人口1.3萬人。鄉政府駐方圓裏。通高速公路。轄上金、文溪、堡下、東水、上井、紅洞、新莊、江北、矮排、小江、徐洞、楊嶺、普樂13個村委會。鄉內有陶瓷廠。著名古跡有桂東八景之壹的仙橋天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