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消費心理需求營銷管理
心理學是研究人的心理、意識和行為,以及個體作為壹個整體如何與其周圍的自然和社會環境相聯系的壹門學科。它的研究對象是人,人是營銷活動的主體,也是營銷學的研究對象之壹。由於心理學和營銷學的研究對象具有相似性,兩者的關系非常密切,心理學的應用貫穿於營銷管理的全過程。
壹般認為,成功的營銷取決於產品的質量、性能和價格,企業的知名度和美譽度,營銷人員的廣告和營銷技巧等。,卻往往忽略了壹個潛在的最重要的深層次因素——消費心理。市場調查經常被用來研究消費者的心理。首先,市場調研充分利用了心理學的研究方法。在市場調研中,常用的方法,如觀察法、實驗法、問卷調查法、深度訪談法、投射法等,都是心理學的研究方法。其次,在對消費者購買行為的分析中,應用了心理學的認知理論和動機理論。通過分析消費者對產品和服務的感知、註意、態度、興趣、體驗、記憶等認知過程,以及消費者的購買動機,解釋了為什麽消費者願意購買這種產品而不是其他產品。成功的營銷壹般是通過市場調研和分析,充分了解消費者的心理需求及其對消費者購買行為的影響,從而了解產品的銷售市場,進行產品設計、包裝和銷售。
消費者的心理需求
心理學告訴我們,需要是人類維持生命、延續種族的必然要求,是人們在生活中感到某種缺失並努力滿足的壹種內心狀態。人們有時不得不付出巨大的努力來滿足自己的需求,克服各種困難。可見,需要是壹種積極的心理現象,是人的積極性的內在源泉。
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A?h?Maslow)認為,人的壹切行為都是由需求引起的,需求是有層次的。他把人的需求分為五個層次,由低到高,分別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愛與歸屬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馬斯洛認為,上述五種需求是相互關聯的。不同層次的消費者對商品的要求不同。因此,任何企業只有了解和掌握消費者需求心理的特點,才能有的放矢,更好地適應消費者的要求,滿足不同層次消費者的不同需求,從而達到促進商品銷售,在激烈的競爭中生存和發展的目的。
消費者心理需求對其購買行為的影響
消費者的購買行為是在壹定的購買動機的作用下產生的,而購買動機是由壹些未被滿足的需求產生的,這些需求既包括生理需求,也包括心理需求。隨著人們生活水平和需求層次的不斷提高,心理需求對購買動機和購買行為的影響比生理需求更為重要。就像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壹樣,人的生理、安全的物質需求得到滿足後,社交、自我表達、自我表現的精神需求的滿足變得越來越重要。
目前,消費者對商品的價值觀已經發生了變化。他們不僅註重商品的使用價值和交換價值,更註重購買商品的心理享受和精神滿足。現在的消費者更註重通過消費獲得個人滿足感、精神愉悅感、舒適感和優越感。這些特征表明,人們的購買行為發生了很大變化,購買熱點發生了轉移。消費者在購買商品時產生的好奇、新奇、求名、求美的心理就說明了這壹點。
好奇心和新奇感。通常情況下,人們對新事物總是有壹種好奇和新鮮感,容易被新事物所吸引。新奇的商品交易可以讓消費者產生強烈的興趣和購買欲望,新事物很容易在人們的頭腦中達到壹種“先入為主”的效果,而對已有的東西往往覺得習以為常,不給予太多關註。這種“喜新厭舊”的心理恐怕很難改變,但正是這種需求心理成為了推動人類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有這種心理的消費者崇尚個性化的獨特風格。作為經營者,只是滿足消費者的心理需求而不是違背。這就要求經營者要有領導市場的勇氣和追求第壹的精神,而不是在領導者背後模仿,也就是要求企業經營者要有創新精神,要有“永遠爭第壹”的決心。
求名心理。隨著消費者收入的增加,許多高收入者和時尚人士在購買商品時追求、信任甚至忠誠於名牌,而往往對其他非名牌的同類商品不屑壹顧。同時,他們往往對商品的品牌非常敏感。壹旦名牌形象受損,他們可能會放棄購買這類商品,轉而購買其他名牌。新壹代消費者品牌意識強,求名心理普遍表現在人們對汽車、服裝、煙酒等品牌的追求上。消費者壹旦形成了對壹個品牌的認知,就可以從品牌中滿足自己在自我形象和社會地位上的需求,同時通過同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