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腦病簡介

腦病簡介

目錄 1 拼音 2 概述 3 病因 3.1 寄生蟲性 3.2 營養性 3.3 中毒性 3.4 其他原因 4 癥狀 4.1 感染後腦病 4.2 預防接種 4.3 急性中毒 4.4 缺氧性 4.5 代謝紊亂 4.6 營養缺乏 4.7 藥物引起 4.8 重金屬及化學藥品中毒 4.9 物理因素 1 拼音

nǎo bìng

2 概述

腦病是壹個非特異性的疾病名稱,僅籠統表示腦部有廣泛損害。正在迅速發育中的小兒腦組織比成人的腦更易受內外環境改變的影響及各種致病因子的侵襲而發生彌漫性病變。

3 病因

傳染性

最為多見。由嗜血桿菌引起的牛血栓栓塞性腦膜腦炎,表現***濟失調,衰弱,輕癱,甚至倒地不起;由衣原體引起的牛散發性腦脊髓炎,常見於青年犢牛,表現精神沈郁,高熱,步態蹣跚,倒地,角弓反張及呼吸困難。由李斯特氏菌病引起的腦膜腦炎在許多動物都可發生。由病毒引起的馬腦脊髓炎起源於夏季昆蟲的傳播,表現高度興奮、輕度發熱、視力消失、轉圈和走步,最終沈郁、麻痹。馬病毒性鼻 肺炎也可引起腦損害,腦脊髓灰質和白質有軟化竈,腦脊液有出血和黃變,表現雙側性***濟失調和麻痹。

3.1 寄生蟲性

如腦多頭蚴病。羊、牛食用多頭絳蟲卵或節片汙染的草後即被感染;絳蟲寄生於腦部,常引起患畜轉圈運動,故又稱“旋回病”,也稱腦包蟲病。馬腦脊髓線蟲病也是壹例。

3.2 營養性

由於營養代謝紊亂而導致的腦疾病,常見的有牛腦灰質軟化癥,為瘤胃硫胺素酶濃度增高,導致條件性維生素B1缺乏所致,多見於肥育牛,表現為在用谷類飼養的肥育期間突然目盲,眼球震顫,耳顫抖,角弓反張,腦脊液壓力升高。泌乳搐搦多見於在茂盛的牧場放牧或運輸過程中不給飲食的泌乳母牛,屬低鎂血癥。馬也有泌乳搐搦,見於泌乳母馬和吃奶幼駒,屬低鈣血癥。這時牛、馬的腦組織都無明顯損害,但腦功能紊亂。雛雞缺乏維生素E與維生素A時都呈現運動失調,前者由於小腦軟化,後者由於腦幹損傷。

3.3 中毒性

值得註意的有:牛鉛中毒,呈現腦水腫、竈性壞死及毛細血管血栓形成;馬黴玉米中毒,由念珠鐮刀菌和茄病鐮刀菌毒素引起,早期呈現腦灰質軟化,晚期呈現腦白質軟化;馬木賊中毒和蕨中毒,是條件性維生素B1缺乏癥,呈現腦灰質軟化。

3.4 其他原因

如腦創傷,是壹種偶發病。遺傳性腦疾病的腦組織無可見變化,大多屬於神經功能紊亂,如癲癇。

4 癥狀

大多急性或亞急性起病,伴意識及運動障礙。輕者僅嗜睡,重者譫妄昏迷,或可出現精神癥狀。可出現壹側或雙側肢體中樞性癱瘓,腱反射亢進,並有病理反射。常見驚厥發作,或去腦強直狀態。顱神經亦常受累,可有視力、聽覺、及語言障礙與吞咽困難。

4.1 感染後腦病

腦部原發的病毒感染稱病毒性腦炎,病毒感染後發生的“腦炎”及因變態反應引起者則稱為腦病,如麻疹後腦病。臨床上腦炎和腦病常不易區別,除參考發病時間及腦脊液改變外,尚應進壹步從病毒學及免疫學方面研究。

4.2 預防接種

種痘、註射百日咳疫苗及狂犬病疫苗後,均有發生腦病的病例,可能與變態反應有關。

4.3 急性中毒

可能因毒血癥引起,見於急性感染及灼傷時。兒童較嬰兒多見。腦部神經細胞變性,腦組織充血,血管及細胞周圍水腫,並有出血。

4.4 缺氧性

各種原因引起的缺氧(窒息、呼吸困難)、二氧化碳瀦留、嚴重貧血、腦供血不足或局部缺血均可造成腦組織缺氧而致功能障礙。顱內出血可間接引起局部腦組織缺氧,百日咳腦病可能因陣咳引起腦部充血及出血所致。

4.5 代謝紊亂

低血糖、低血鈉、高血鈣、高膽紅素血癥、尿毒癥、酸中毒、血液滲透壓改變及內分泌障礙等代謝紊亂可見於多種疾病,均可導致腦功能障礙。治療不當亦可引起代謝紊亂。腦病亦見於多種先天性代謝障礙病。

4.6 營養缺乏

維生素B1、B2及葉酸缺乏均伴有腦損害。Wernicke腦病主要與維生素B1缺乏有關,腦部充血並有出血點,以下丘腦及腦幹上部之灰質最為顯著。

4.7 藥物引起

長期服用過量的苯妥英鈉可致小腦變性,且抑制葉酸代謝; 葉酸缺乏亦可導致腦病。鞘內註射氨甲喋呤,可引起壞死性腦病。多種藥物中毒均伴有腦損害,如巴比妥、酚噻嗪類藥物。

4.8 重金屬及化學藥品中毒

汞、砷、鉈等金屬中毒除引起周圍神經病變外,多有腦部彌漫性細胞變性,鉛性腦病更為嬰兒期所特有。

4.9 物理因素

  • 上一篇:鹿茸醫藥信息
  • 下一篇:隔離人員用餐標準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