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震驚世界新疆大沙漠考古具有考古學意義的十大發現

震驚世界新疆大沙漠考古具有考古學意義的十大發現

為了更好地了解歷史、追溯歷史,考古學作為壹門綜合性的科學研究,對於人類了解古代生活的遺跡和遺物有了進壹步的發現。中國作為文明古國之壹,中國考古遍布全國各個地區,那麽接下來呢我就從本站揭秘新疆大沙漠考古的十大發現,有興趣的不妨壹起往下看!

新疆大沙漠考古十大發現

1、新疆若羌羅布泊小河墓地;

小河墓地是由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發掘的,發掘的墓葬壹**** 有167座,其出土文物非常珍貴,數量也較多。小河墓地***采集到古屍標本30余具,屬於青銅時代,部分隨葬屍體以及隨葬品保存完好。此次小河墓地的全面發掘,是新疆史前考古的壹個全新的進展和進步。

二、新疆尉犁營盤漢晉時期墓地;

其年代屬於漢代至晉代,是目前新疆發掘面積最大、資料最全的壹處墓地,發現了大量的古城、農田、公**** 等墓地,為考古工作者研究這壹時期的文化提供了十分寶貴的基礎資料。

3、新疆吉木乃通天洞遺址;

通天洞遺址是新疆發現的第壹個舊石器時代洞穴遺址,通天洞遺址位於阿勒泰地區吉木乃縣托斯特鄉闊依塔斯村東北的壹處花崗巖洞穴遺址。從遺址類型看,以居住、墓葬和城市遺址為主,發掘面積達65平方米,這壹考古發現對了解新疆地區4萬多年來古人類的演化發展過程,建立地區文化發展的年代框架具有重要意義。

4、新疆庫車友誼路晉十六國時期磚室墓;

墓葬年代可推定為晉?十六國時期,墓葬在原戈壁礫石層中上下掘進。此次考古發現對闡明漢晉時期中原王朝與西域綠洲城邦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關系以及絲綢之路的歷史具有重要價值。

5、尼雅遺址;

尼雅遺址位於中國西北部新疆民豐縣,年代為公元前2世紀至公元5世紀。尼雅的前身是古井街國,已發掘的部分建築保存完好,現為歷史文化類人文風景旅遊區。尼雅遺址的發現,為研究中原王朝與西域古國的關系,研究東西方文化交流以及絲綢之路提供了珍貴的歷史資料。

6、阿敦喬魯遺址及墓地;

近年來在新疆發現了重要的青銅時代遺存,該遺址及墓地年代為公元前19世紀至公元前17世紀,可確認的墓葬尚有60余座,此外,遺址中大型石構建築的遺存及墓葬間相互關系的確認,為全面了解早期遊牧經濟提供了依據。

7、呼斯塔遺址;

在新疆溫泉縣東北約40公裏的阿拉套山腳下的呼斯塔草原草原上發現了壹處規模宏大的青銅時代早期遺址?呼斯塔遺址總面積12平方公裏,是溫泉縣發現的最大的青銅時代早期遺址,距今不晚於3600年。這壹考古發現對了解該地區青銅時代早期的社會組織和社會發展階段具有重要意義。

八、新疆鄯善吐峪溝石窟及佛教寺院遺址;

吐峪溝石窟及佛教寺院遺址的考古發掘揭示了十分豐富的寺院遺存,出土遺物的類型和數量之大,是我國佛教考古的重大發現。對於重新認識吐魯番的歷史文化和各民族、各宗教和諧相處的社會背景****,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和現實意義。

九、新疆巴裏坤東黑溝遺址;

截至目前,已發掘石砌高臺1座,石圍民居基址4座,墓葬12座,取得了重要收獲。為研究古代遊牧文化、社會生活的特點,確定遺存的文化屬性和年代提供了許多重要信息。

10、克孜爾石窟。

克孜爾石窟位於新疆拜城縣克孜爾鎮東南7公裏的明玉塔格山懸崖峭壁上,開鑿於公元3世紀左右,是新疆石窟文物起點中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石窟,1999年以來,中國政府撥款800萬元,決定對這27個具有較高價值的佛教石窟巖體進行加固。

看完以上我為大家盤點的新疆大沙漠考古十大發現,相信大家都有所了解了吧!中國考古學的誕生,人類歷史上升到了壹個更高的標準,在考古學家的不懈努力下,相信今後還會有更多更珍貴的文物出土等等。

  • 上一篇:孔雀石綠的檢測方法是什麽?
  • 下一篇:湖南省人民政府關於公布取消調整新增的行政審批項目和保留的省級行政許可項目目錄的決定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