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常見致癌物
氯乙烯
氯乙烯是壹種重要的化工原料,在洗照片、產品包裝、醫藥管材、家用電器等許多塑料制品的生產中都大量使用氯乙烯。不過,致癌的只是氯乙烯單體,塑料本身並不致癌。氯乙烯工廠的工人患肝癌的風險比普通人高 200 倍。後來發現,氯乙烯還會增加中樞神經系統、呼吸系統和淋巴造血系統癌癥的發病率。動物實驗也證實,吸入氯乙烯後會發生肝、腦、腎、肺和淋巴系統腫瘤。
苯
苯作為壹種有機溶劑和化工原料被廣泛應用於工業中。氯苯、硝基苯、香料、藥品、農藥、合成纖維、合成橡膠、合成塑料(聚苯乙烯)、合成染料等的生產都以苯為原料。因此,接觸苯的工人非常普遍。長期接觸苯會導致慢性苯中毒,表現為白細胞和血小板減少,嚴重時會導致全血細胞減少,進而發展為再生障礙性貧血。此外,苯還會導致白血病(血癌)。接觸苯導致的白血病的發病時間最短為 6 個月,最長為 20 年,平均為 2 至 3 年。也可能在停止或減少苯接觸數月至數年後發病。
雙(氯甲基)醚
雙(氯甲基)醚是壹種很強的致癌物質,大鼠吸入10倍即可能發生腫瘤,腫瘤部位常見於肺部和鼻部。腫瘤常見於肺部和鼻部。長期接觸二氯甲烷的人也容易患肺癌。
多環芳烴(PAHs)
對化學致癌物研究最早的是多環芳烴(PAHs),它是由碳質物質經過加熱分解產生的。有機物不完全燃燒會產生大量含碳氫化合物的自由基,在高溫下經過復雜的聚合過程,形成各種多環芳烴。多環芳烴主要有苯並(a)芘、苯並(a)蒽、二苯並(a)蒽、二苯並(a)芘、二苯並(a)菲、甲基膽蒽、二甲基苯並(a)吖啶。主要來源是煤煙、煤焦油、瀝青和礦物油。接觸這些物質的職業工人癌癥發病率增加,主要是肺癌、皮膚癌、喉癌和胃癌。在動物實驗中發現,苯並蒽口服可誘發肝癌,吸入可誘發肺癌;苯並(a)芘皮膚塗層可導致皮膚癌等。
芳香胺
繼多環芳烴之後,芳香胺類致癌物是研究較早和較深入的化學物質中的職業腫瘤。芳香胺廣泛應用於染料、橡膠和制藥行業。芳香胺的種類有 1-萘胺、2-萘胺、聯苯胺、4-氨基聯苯、猩紅和品紅等。芳香胺主要誘發膀胱癌。芳香族碳氫化合物可通過呼吸道或皮膚被人體吸收而致癌。可能接觸芳香胺的職業主要包括直接生產萘胺、聯苯胺、4-氨基聯苯、枳實和品紅的化工廠工人;使用萘胺和聯苯胺作為原料生產染料、顏料和殺蟲劑的工人;使用合成染料進行纖維印染和印刷業的工人;使用染發劑的理發店;使用芳香胺作為抗氧化劑生產橡膠、電纜和電線的工人;以及使用二氨進行生化和臨床實驗室檢測以及細菌學實驗室檢測的工人。生化和臨床實驗室的二氨測試以及細菌學實驗室的紅色染色;使用鄰二甲基苯胺進行余氯測試以及細菌學實驗室的紅色染色。在上述所有情況下,都存在芳香胺職業暴露。
亞硝胺
亞硝胺化合物可分為亞硝胺和亞硝酰胺。亞硝胺化合物在工業中用作溶劑,也與橡膠、染料、潤滑劑、炸藥和殺蟲劑等行業有關。它們通常是在酸性條件下,由仲胺和亞硝酸鹽在自然界中合成的。蛋白質加熱分解和食物烹飪可能是人類膳食中仲胺的來源,在酸性條件下,仲胺和亞硝酸鹽會結合形成亞硝胺。亞硝胺也存在於普通人群的食物、飲料和煙草中。亞硝胺化合物是壹種極強的致癌物質,幾乎沒有壹種動物經亞硝胺處理後不會致癌。亞硝胺化合物主要導致食道癌。
殺蟲劑
許多殺蟲劑都具有致癌性。殺蟲劑基本上分為有機氯、有機磷和有機氮。有機氯主要誘發肝臟腫瘤,有機磷可誘發乳腺和卵巢腫瘤,有機氮有三種。有機氯主要誘發肝臟腫瘤,有機磷可誘發乳腺和卵巢腫瘤,有機氮可誘發淋巴瘤。
II.性質
常用的化學致癌物質包括:多環碳氫化合物(如3,4-苯並芘)、氨基偶氮化合物、芳香胺、亞硝胺類黴菌毒素和某些金屬元素。壹般來說,化學致癌物質具有很強的親電性,可與細胞內 DNA、RNA 和蛋白質中富含電子的原核殘基結合,影響堿基對的正常配位,從而導致氨基酸和蛋白質發生變化。其作用機理大致可分為:(1)對接觸部位產生直接致癌作用,如烷化劑,包括氮芥、環氧化物等;(2)在宿主體內經代謝形成活性代謝產物進而致癌,包括偶氮化合物、芳香胺、亞硝胺和某些黴菌毒素等。
致癌化學試劑相關內容相關文章:
★常見但有毒的化學試劑
★高考化學理綜第7題知識點總結
★生命科學常識
★作業中有害化學因素盤點
★2020屆高二生物會考知識點總結
★藥品的★管理規定
★高中生物會考知識點大全
★成功的經驗與失敗的教訓
★化學試劑倉庫管理規定
★《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