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輸液速度不能亂調,這是為什麽?

輸液速度不能亂調,這是為什麽?

輸液速度是很有講究的,特別是搶救患者時,輸液速度的快慢堪稱是“生死時速”。其快慢都是為了同樣的目的:發揮藥效和保證安全。臨床上,輸液速度是由醫生或護士依據患者年齡、病情、藥物種類等多方面情況進行綜合考慮的,因此,患者及其家屬切勿把輸液速度隨意亂調。

為了療效和安全“雙贏”,必須根據藥物種類調節滴速,這是由醫護人員掌握的,作為患者,了解了這方面的知識,就會知道輸液速度不能隨意亂調的道理。

在臨床上,有不少藥物是需要嚴格控制輸液速度的。如硝酸酯類,常用的有硝酸甘油、單硝酸異山梨酯,壹般濃度下常以8滴/分、10滴/分、15滴/分等速度進行點滴。若速度過快,則會引起很多副作用,如搏動性頭痛、顏面潮紅、血壓下降、心率加快等。

再如硝普鈉,也需嚴格控制滴速,根據患者血壓情況調節,過快可使血壓急劇下降。

還有抗菌藥物如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洛美沙星等喹諾酮類藥物,壹般情況下要求以每0.2克不少於1小時的速度靜脈滴註,速度過快會引起局部反應,如血管炎性病變等。易刺激血管引起靜脈炎的藥物還有紅黴素、磷黴素、萬古黴素、兩性黴素等。萬古黴素若滴速太快,可出現面頸部及軀體充血、出現紅斑,稱為“紅人綜合征”。

靜滴氯化鉀,若滴速過快可使血清鉀突然上升,引起高血鉀,從而抑制心肌功能,導致心跳驟停,甚至致命。

有些藥物需要快速輸入方能取效,如20%甘露醇250毫升靜滴時間不宜超過30分鐘,若滴速過慢則起不到降低顱內壓的效果。

再如青黴素類抗菌藥物采用靜脈滴註給藥時,若使用壹般劑量,宜將1次劑量的藥物溶於100毫升輸液中,於0.5~1小時內滴完,這是因為該類藥品只有在細胞分裂後期細胞壁形成的短期內有效,快速滴註在較短時間內達較高血藥濃度,可提高殺菌療效;且青黴素在幹燥狀態下相對穩定,在水溶液中易分解,放置的時間越長分解得越快,不僅藥效消失,還可產生致敏物質。但是,當青黴素的用量過大時則不宜滴速過快,以免引起青黴素腦病。

此外還需註意的是,小兒、老年人點滴時速度宜慢,壹般而言,小兒20~40滴/分,老年人不宜超過40滴/分。

  • 上一篇:地震後,成都到綿陽現在怎麽走?
  • 下一篇:河南海王百嶽藥業有限公司怎麽樣?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