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臨床檢驗科;管理;培訓
目前,我國二級以上醫院檢驗科可分為血液、生化、免疫、微生物、體液等相對獨立的專業實驗室,隨著現代化科學技術在醫學領域的廣泛應用,檢驗科的儀器設備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檢驗項目不斷提高。有的已實現全自動化或半自動化,初步形成了較為完整的技術體系,並能相互協作。伴隨著國家《醫療機構臨床實驗室管理辦法》的實施,筆者就新形勢下醫院檢驗科的建設與管理談談科主任的管理。
1.技術人員的管理
醫院檢驗科檢驗質量水平的優劣取決於其工作人員的醫德水平和技術水平,要求檢驗人員必須具有愛 "傷 "觀念,具有豐富紮實的理論基礎、熟練精湛的操作技能和主動適應知識更新的能力。
1.
1.1 醫德醫風建設 良好的醫德醫風是醫院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樹立良好的職業道德是每個醫務人員必須具備的行為準則,"壹切為了病人 "的宗旨不能只停留在口頭上,要落實在行動上,盡可能滿足病人的需求[1]。科室管理要建立晨交班制度,內容之壹就是開展醫德醫風教育。
1.2 業務技術培訓 雖然檢驗人員入科前的理論教育水平有了壹定程度的提高,但所學知識仍跟不上醫學檢驗技術飛速發展的步伐。作為使用的技術人員必須進行進修培訓,壹要根據人員素質開展崗前輪崗學習,熟悉科室業務和崗位職責,考試上崗;二要有目的、有計劃地采取學術交流、外出進修、項目培訓、參觀學習等方式,培養壹批思想穩定、業務精湛的業務技術骨幹。同時,部門依托廠家開展新業務培訓,鼓勵他們學習和掌握新技術、新方法。
2.檢驗質量管理
由於儀器設備質量的提高可以更好地避免人為因素對檢驗結果的幹擾,判斷更加客觀、科學,反饋給臨床的信息和結果越來越快,所以相當壹部分技術人員認為只要有人、有儀器、有試劑就可以向臨床出具檢驗報告。這種認識缺乏對臨床檢驗工作質量的足夠重視,加之臨床檢驗報告 "提速 "的迫切要求,忽視了出具報告質量保證所必需的基本措施如儀器校準、維護、保養、室內質量控制、標準操作規程、記錄等臨床實驗室質量管理。實驗室質量管理的核心是質量控制,質量控制不僅是室內質量控制(IRC)和室間質量評價(EQA),還包括人員、質量體系、設施環境、檢測方法、記錄、樣本等管理內容。醫學教育網
2.1 成立專業小組 成立以科室領導為組長,各專業實驗室負責人(負責人)為成員的質量管理小組。制定如程序文件、操作手冊、質控記錄、差錯登記等質量管理制度並督促落實,定期檢查、分析科組室內外質量考核情況,及時糾正員工技術操作不規範行為;定期收集臨床科室對科室的意見和建議,並提出解決方案。
2.2 專業實驗組實行組長負責制,組長固定專業 各組組長實行競爭上崗,采取無記名投票方式選舉科室黨支部委員會研究後產生。建立操作工、專業組長或主管技師、科長 "三級 "試驗報告復核制度,對試驗室結果要進行分析,如在質控範圍內可出具報告,否則要查找原因,必要時進行復核試驗。特殊檢驗報告實行由科長把關,其他檢驗報告由組長把關後出具。
2.3 制定標本采集和送檢制度 為保證檢驗科工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建立標本拒收書面標準,並有標本拒收記錄,同時在申請單上註明拒收原因。所使用的試劑盒本著質量第壹、價格合理、服務周到的原則進行采購,選擇前應進行對比分析。儀器在使用前要進行標準校準,正常用室內質控物按操作規範程序文件要求進行檢測操作。
2.4 認真做好IRC,努力做好EQA IRC是實驗室檢測質量保證的基礎,而EQA是IRC的延續和補充,對檢測結果的準確性起到相互校正的作用,對實驗室的質量控制起到監督、促進的作用,EQA應做到專業實驗組每月評價1次,EQA做到科室每次結果返回後評價1次,及時總結經驗。總結經驗。
3、儀器管理
計算機與各種自動化儀器的結合,使試驗工作的自動化程度大大提高。許多檢驗儀器代替了人力,只要上機操作,檢驗員就可以根據指令走來走去,然後計算機直接輸出檢驗結果,大大減輕了檢驗員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所以儀器設備的管理是檢驗科管理的又壹重要內容。
3.1 申領和建全儀器檔案 必須具備:註冊證、合格證、銷售證、操作規程(化驗室規程)、維護和使用記錄(儀器狀態證明)、校準和質控規程及記錄(準確度和精密度證明)、儀器計量強檢記錄等。
3.2 評價儀器的主要性能參數 包括精密度,即含有正常和異常水平的標本檢出量、線性範圍、可比性、抗幹擾試驗等,保證儀器日常使用正常。
3.3 標準曲線的重建 新儀器常規標本測定前應建立標準曲線,更換新批號試劑或儀器維修後等應重新建立標準曲線。
3.4 儀器維護與保養 建立儀器維護、保養、使用制度,各種儀器由專人負責日常維護、保養、校準,並做好記錄,發現問題及時反映並聯系維修。
3.5 儀器比對 儀器比對是保證實驗報告壹致性的重要方法。至少3個月進行1次,並有詳細記錄,方法是:先選擇壹臺技術性能好的化驗儀器(盡量用配套的校準器校準該儀器),其他儀器分別與該儀器進行比對。
4.科室管理
4.1 安全要求 實驗室必須建立並執行 "安全管理制度",防止物理、化學、生化、電氣、生物傷害;實驗室與辦公室嚴格分開,汙染區與非汙染區嚴格分開。
4.2 制定和完善各項規章制度、崗位責任制和獎懲制度 建立壹套行之有效的管理辦法,完善各項規章制度,是提高行政管理質量的重要保證。檢驗科確定重要分析指標的 "報警 "範圍,當檢驗結果提示存在報警範圍時,檢驗科應重復測定標本,並立即反饋給臨床,與臨床診斷不符的情況,應重復測定並及時與臨床聯系。同時,應做好詳細記錄,包括日期、時間、負責檢驗人員、通知人員及實驗結果等。
4.3 加強人員培訓,強化新項目開展入網論證和檢驗人員在崗培訓。壹方面,培訓提高全體檢驗人員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和質量控制理論的理解;另壹方面,工作質量是由各崗位全體員工的行為來保證的,必須強化全員的質量意識,始終把全員的質量教育作為壹項基本任務,常抓不懈。
4.4 堅持定期與臨床協調制度 要真正做到能有效地將檢驗數據轉化為臨床有用的信息,需要臨床與檢驗醫師密切配合,以建立質量信息反饋制度,定期征求意見,對提出的有關問題及時處理、報告和糾正。
5.監督考核管理
5.1 年終總結,評優獎勵 成立由科室主任和專業組長為成員的紀律管理小組,對科室人員執行規章制度的情況進行監督、檢查、落實,發現問題及時記錄在科室晨會上批評指出,並按照獎懲辦法予以處罰或獎勵。紀律管理小組每季度對每個人進行壹次全面量化考核,考核以考查作風紀律素質為主,分項打分為輔,並將累計到年底進行匯總,擇優獎勵。
5.2 雙向考核 對班組長(實驗室主任)實行雙向考核打分,壹是全科人員對班組長(實驗室主任)無記名投票打分;二是科室黨支部委員會對班組長考核打分,兩者之和帶入年終工作總結,作為對其考核的依據之壹。總之,科室主任既是行政領導,又是專業學科帶頭人,檢驗質量的提高、人才的培養、經濟效益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主任的管理能力和水平[2]。要提高醫院檢驗科的管理水平,需要科室主任不斷學習,更新思想觀念,制定和完善科室的管理制度以及考核獎懲制度,用制度來管理和約束人員。
參考文獻:
[1]劉繼連,閆鳳葉.淺談檢驗科的科學管理[M].中國臨床檢驗,2002,9(3):6.
[2] 叢玉龍,秦小龍.叢玉龍,秦曉玲.檢驗科管理中存在的幾個主要問題及對策[J].中華檢驗醫學雜誌,2003,11(26):649?6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