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快照:
水中細菌,包括致病菌與指標菌,因受自然條件或水處理過程的影響可以形成生理上存在缺陷,這些細菌稱為損傷菌.損傷菌在適宜條件下仍可發育成正常菌落,可是直接暴露於含有抑制劑的選擇性培養基時就不易生長.因此,現有遠藤培養基濾膜法有可能使大腸菌檢出菌數偏低,影響水質衛生學評價的準確性。為提高檢出率,本文在水中大腸菌損傷狀況及生長特點研究的基礎上,對現用遠膝培養基進行了改進研究. 壹、天然水及經不同條件處理後水中大腸菌損傷狀況見表l、2.裹l不同條件處理後水中大腸,抓傷狀況實較條件翻傷和.。,蔔飛,了氣P側價與腳腳日)‘t習分鐘…
ki.com.cn/Article/CJFDTotal-ZWJZ199101021.htm
1 材料 呋喃唑酮片(地產及市售,規格0.10g/片),混合纖維素酯微孔濾膜,孔徑規格0.45μm、1.2μm、3.0μm,大腸桿菌CMCC(B)〔44102〕、膽鹽乳糖增菌液(BL)、伊紅美藍瓊脂(EMB)及大腸桿菌生化反應用培養基均由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提供。
2 方法和結果 供試液先經離心,取上清液依次經過孔徑為1.2μm或3.0μm的微孔濾膜和0.45μm的微孔濾膜過濾後取0.45μm的濾膜加入BL中增菌。
2.1 由於呋喃唑酮幾乎不溶於水,故選用壹次離心法、二次離心法和離心-濾膜法〔1,2〕以及離心-雙重濾膜法進行方法比較,結果表明只有離心-雙重濾膜結合法能確保陽性菌的檢出。
表1 不同方法陽性菌的檢出試驗結果
方法 BL增菌48h EMB平板分離 大腸桿菌
檢出結果
壹次離心法 微混 未長菌落 未檢出
二次離心法 澄清 未長菌落 未檢出
離心-濾膜法 澄清 未長菌落 未檢出
離心-雙重濾膜法 混濁、產氣 典型的大腸
桿菌菌落 檢出
2.2 人工汙染呋喃唑酮片大腸桿菌的檢出情況 選用8批樣品加入大腸桿菌進行人工汙染5d後,采用離心-雙重濾膜法進行檢驗,結果表明8批均能檢出。
表2 人工汙染大腸桿菌的陽性檢出情況
藥品
批次 BL增菌
48h EMB
平板分離 大腸桿菌
檢出結果 檢出率
%
8批 8批出現混
濁、產氣 8批呈典型菌落 8批檢出 100
註:上述EMB平板分離的典型菌落均經生化反應確認檢出大腸桿菌
3 討論
3.1 雖然呋喃唑酮在水中的溶解僅達40mg/L〔3〕,但由於呋喃唑酮在BL增菌液中的最低抑菌濃度即MIC為0.01mg/L〔4〕,采用壹次離心、二次離心法均未能使BL增菌液中的濃度低於0.01mg/L,采用2次離心-濾膜法,則由於供試液經孔徑0.45μm濾膜過濾時殘留呋喃唑酮,當加入BL增菌液後,呋喃唑酮的濃度仍高於MIC,因此大腸桿菌仍無法繁殖,而本文采用的離心-雙重濾膜法,既能除去水中溶解的微量呋喃唑酮,又能把離心後上清液殘留的呋喃唑酮截留在孔徑1.2μm或3.0μm的濾膜上,最大程度地降低孔徑0.45μm濾膜上的呋喃唑酮,也降低了BL增菌液中的呋喃唑酮濃度,所以大大提高了陽性檢出率。
3.2 人工汙染大腸桿菌5d仍能檢出,說明離心-雙重濾膜法檢驗過程中不影響大腸桿菌在BL增菌液中的繁殖,能有效地保證樣品的陽性檢出率。
3.3 離心-雙重濾膜法能在很大程度上解決難溶於水的抗菌劑在BL增菌液中的濃度,故對今後開展口服抗生素控制菌的檢驗具有較高的參考意義。
3.4 因埃希氏桿菌屬的菌體,直徑為0.4~0.7μm,長度為1.0~3.0μm,筆者認為采用3.0μm孔徑的濾膜比1.2μm的濾膜可使實際檢驗效果更佳。同時,筆者也認為選擇何種規格的濾膜可因樣品而異,這方面還有待進壹步深入探討。/qikan/periodical.articles/haixyx/haix99/haix9903/99039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