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高士其有哪些豐功偉績

高士其有哪些豐功偉績

高士其--傑出的科普作家

高士其(1905--1988),中國著名科普作家。出生於福建省福州市,20歲畢業於北京清華留美預備學校,先後就讀於美國威斯康星大學和芝加哥大學,不幸在壹次實驗中感染甲型腦炎病毒,逐漸癱瘓。在此後的幾十年裏,盡管 "被人類健康的惡魔囚禁在椅子上",但他仍為人們貢獻了數百萬字的優美科學和文學作品。

1928.美國芝加哥大學醫學院研究生院。

戈施克又像每天壹樣,第壹個來到細菌學系的實驗室。他準備給籠子裏的豚鼠註射甲型腦炎病毒,然後取出它們的大腦作進壹步觀察。不知道為什麽,這幾天他的左耳道發炎了,疼痛感陣陣加劇,身體也感到疲憊不堪。"要是能休息幾天就好了!"高森心想。但是不行,他無法停止手中的實驗。

"轟!"就在高士其聚精會神地工作時,裝滿甲型腦炎病毒的試管在他手中爆裂了,毒液濺了他壹身。在場的人驚慌失措地叫了起來。高士其不怕,他要征服這些毒菌。前幾天研究壹種食物毒菌,他也將部分毒菌衰減後吞下,進行自我感染試驗,令老師和同學瞠目結舌。高世琦趕緊將破裂的試管處理掉,然後專心致誌地繼續做實驗。他沒想到,這壹次,他埋下了影響他壹生的禍根。

半個多月後,他的左耳聽不到聲音,轉動脖子也很困難。最糟糕的是,他壹向靈活的雙手經常顫抖。這到底是怎麽回事呢?高士其畢竟是攻讀醫學博士學位的大四學生,他懷疑自己得了甲型腦炎。經過醫生的診斷,他的假設得到了證實。他的病因是來自破裂試管的病毒,沿著發炎的左鼓膜侵入了他的小腦,破壞了小腦運動中樞。醫生預測他最多還能活五年,所以要好好把握!

高士其被判了 "死刑",這個打擊太沈重了。從醫院出來,他覺得天旋地轉,仿佛沈入了黑色的深淵,越陷越深。"壹切就這樣結束了嗎?"高士其痛苦地思索著、徘徊著。他懷著科學救國的理想來到美國求學,最初就讀於威斯康星大學化學系,後轉入芝加哥大學。就在他即將畢業的時候,噩耗傳來,他的妹妹死於霍亂。"病菌,又是可惡的病菌!"高士其想起了死於白喉的哥哥,眼裏噴射出憤怒的火焰:"我壹定要消滅這些害人的小惡魔!"於是,他放棄了最喜歡的化學專業,考入芝加哥大學醫學院研究生院,立誌要成為壹名細菌學家。但現在,就在與 "小惡魔 "的戰鬥剛剛打響的時候,他自己又中招了。

醫生建議高士其暫停學業,立即回家休養。經過激烈思想鬥爭的高士其自有打算。盡管他每周都要病壹次,脖子僵硬、頭向上仰、眼睛向上翻、手發抖,但他堅持研究病毒和細菌,終於完成了醫學博士的全部課程。

1930年秋,高士其回到了闊別五年的祖國。這位海外遊子滿懷激情地回來了。然而,等待他的卻是饑餓和失業。他在南京中央醫院找到了壹份化驗室主任的工作,但連買顯微鏡的批文都沒有,他怎麽能行呢?他離開了。後來,他去了上海,住在壹個窄小的亭子間裏,靠做翻譯和家教維持生計。由於經濟拮據和營養不良,他的病越來越嚴重。此時,他與董春才、張天翼、艾思奇等進步文化人士有交往。聞思齊向他介紹了壹些馬克思主義著作,使他在困境中看到了光明和希望。漸漸地,他明白了壹個道理:要消滅害人的 "小鬼",首先要消滅社會上的 "大鬼"。從此,他用顫抖的手拿起筆,以筆為武器,奔赴戰場,捕捉大大小小的 "魔鬼"。1933年,他的第壹部科普作品《三只小水鬼》出版,1935年,他又發表了第壹部科學小品《細菌的衣食住行》。此後,他便壹發不可收拾,短短幾年間就寫出了數百篇科普作品和論文,為中國科學文獻的誕生做出了開創性的貢獻。值得壹提的是,他在這壹時期改了名字。最初,他的祖父給他取名 "高士奇","士 "是書香門第的意思,"奇 "則是他從《康熙字典》中得到的名字,因為算命先生說他五行缺金。當他鄭重其事地使用 "高士奇 "這個名字時,朋友們不明白他為什麽要去掉 "士奇 "兩個字的偏旁部首,他認真地解釋道:"去掉'人'字的偏旁。

1937年初夏的壹天,聞思齊來向高士其告別。"妳到哪裏去?""延安!"艾思奇在他耳邊輕聲說。高士其激動起來,緊緊握住聞思齊的手,懇求跟他壹起走。此時的他已經行動不便,但心情卻相當迫切:"我壹定要到延安去!我壹定能到延安去!哪怕是爬,我也要爬到延安去!"不久,他收到了艾思奇從延安寄來的信,在 "八壹三 "隆隆炮聲中離開上海,奔赴延安。他身體殘疾。在戰火紛飛的年代到延安,不容易啊!兩個月後,1937 年 11 月,他奇跡般地來到了寶塔山下。當毛澤東同誌緊緊握住高士其的手,高聲說:"歡迎妳,中國的紅色科學家 "時,他感到壹股暖流湧上心頭。

哦,我是壹個走不動路的人。

走不動了

也來到了延安

也要在路邊歡呼吶喊:

趕走日本強盜!

回到中國!

在延安,高士其的生命有了新的力量,他以更加旺盛的精力寫作、講學、工作。延安的醫療條件很差,高士其的病情不斷惡化,最後全身癱瘓。組織上盡力搶救,派人護送他經重慶到香港治療。此後,他流亡九龍、廣州、桂林、上海、臺灣等地,壹方面與病魔抗爭,壹方面在極其艱苦的環境中堅持創作。詩歌《黑暗與光明》、《獻給流血的朋友》、《我的原子彈爆炸了》,科學論文《自然運動論綱》、《躍進三百年序言》、《天空進行曲》、《新科學與新民主主義》等,都是在這壹時期創作完成的。這些作品文筆犀利,既闡述了自然發展規律,又揭露了敵人的罪惡,表明高士其已從壹個愛國主義者成長為馬克思主義者。

1949年5月,新中國誕生前夕,高士其經香港來到北京。10月1日,他在 "隆隆 "的禮炮聲中來到天安門廣場,參加了莊嚴的開國大典。後來,他講述了當時的感受:"我親眼看到了新中國的誕生,看到了五星紅旗第壹次在天安門廣場上升起,在全國人民勝利的歡呼聲中,我因病帶來的壹切痛苦都被勝利的春風吹散了。"在北京平面胡同的壹套房間裏,高士其開始了新的創作生活。

每天,太陽剛壹升起,他就在別人的幫助下起床、穿衣、吃早飯。然後,花10分鐘做簡單的醫療體操。然後是讀報,從《人民日報》開始,還有《北京日報》、《光明日報》、《文匯報》和《中國青年報》。高士其的文風很特別。他癱瘓後,不僅腿不能走,手不能握筆,下肢僵硬,脖子歪斜,而且逐漸喪失了說話的能力,聽力也很弱。每創作壹篇作品,他都要對閱讀過的重要資料進行分析整理,反復思考,在腦子裏形成初稿。當秘書坐在他身邊時,他會壹個字壹個字地口述草稿,然後由秘書寫下來。他的聲音很低,發音也不清楚,秘書要集中精力才能聽懂。有時遇到難懂的詞語,他要重復十幾遍,或者在紙上寫上半個多字,秘書才能聽懂。後來,他幹脆說不出話來,只能發出 "嗯嗯"、"呵呵 "的聲音,由秘書或妻子接口打字 "翻譯 "成文字。就這樣,他日復壹日地寫,每天只能寫七八百字。寫完後,還要反復修改三遍。在近40年的時間裏,高士其用這種獨特的寫作方式創作了400多篇科普散文和科學小品,200多首科學詩歌,匯編成20多本書,共計500多萬字。這是多麽豐碩的成果!也是多麽艱辛的勞動!

高士其是在用心血寫作,用生命創作。他的每壹個字都滲透著科學真理、愛國熱情和樂觀的人生態度。為了搜集科普素材,他曾坐著輪椅到鞍鋼、到大慶、到呼倫貝爾草原、到西雙版納叢林。即使在天寒地凍、是非顛倒的日子裏,他也沒有向惡勢力屈服,繼續他的事業。1975 年 1 月,他利用參加四屆人大的機會,向周總理提出了科普工作的建議;粉碎 "四人幫 "後不久,他又向中央領導同誌遞交了關於加強科普工作的意見書。粉碎 "四人幫 "後不久,他又向中央領導同誌提交了關於加強科普工作的意見。有時,他甚至因連續創作而突發急病,經醫院搶救才脫離危險。然而,無論如何,也不能使他放下戰鬥的筆,不能使他停止生命的追求,正如他在《生命進行曲》中所唱的那樣:

在南北兩極的冰天雪地裏,

在赤道的酷暑中,

在海拔兩萬英尺的高原上,

都能找到妳的足跡的影子。

饑餓、寒冷、疾病和壹切自然災害,

都是妳的敵人。

妳與死亡搏鬥,

並在生存鬥爭中獲勝。

生命,我贊美妳,

妳是壹首唱不完的歌,

妳歌唱歡樂的大地,

妳歌唱歡樂的春天!

當社會主義祖國的春天來臨的時候,高士其的科學藝術創作也走過了半個世紀的歷程,1984年12月,人們在北京隆重集會,向他表示熱烈的祝賀和良好的祝願。從那時起,他壹如既往地致力於科學普及工作,直到1988年12月19日逝世。

在悼念這位科學和文學作家的日子裏,人們贊頌他的偉大人格,不斷吟誦他寫的贊美天神盜火者普羅米修斯的詩句。其實,高士其本人就是壹個盜火者--盜取人類智慧之火,"把科學和文明傳遍人間"。在中華民族邁向科技高峰的偉大征程中,人們永遠不會忘記高士其的名字。

  • 上一篇:冰箱溫度怎麽調?
  • 下一篇:怎麽認藥的真假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