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飲料或食品添加劑的包裝材料是否對人體有毒副作用的調查報告?

飲料或食品添加劑的包裝材料是否對人體有毒副作用的調查報告?

食品軟質復合包裝材料的衛生與安全探討

張烈銀

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特別是經濟發達的華南、華東、華北地區,城市化程度較高,人均國民產值較高,人們的消費水平也較高。所以,二三十年前在世界發達地區歐美日流行的新產品,現在已經進入了中國的尋常百姓家,以前被認為奢侈、奢侈、多余、浪費的商品包裝材料,現在都是。很多人,很多家庭,每天都接觸或使用很多用外包裝材料保護和包裝的食品、藥品、化妝品、日用品。可以說,軟質復合包裝材料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據統計,目前我國包裝行業年產值總額已達2700億元,全國從事軟質復合包裝材料生產的企業有2萬多家。年產值500萬元以上的大型企業也有近8家,年增長率為16%。在輕工業領域,其年增長率最高,被稱為朝陽產業。

在軟質復合包裝材料中,用於食品和藥品包裝的量占很大比例。這是因為它在食品和藥品的質量、衛生和安全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近年來,全球流行疾病不斷危害人類安全,許多新的流行病毒病菌不斷出現:非洲的埃博拉、中國的非典型肺炎(SARS)、亞洲乃至世界的禽流感、印度的口蹄疫、東南亞的登革熱等。這提醒人們,除了環境安全之外,千千數百萬消費者必須使用他們每天吃的所有食物和藥物。此外,食品柔性復合包裝材料既要保護內容物的衛生安全,又不能因自身原因汙染食品和藥品,增加內容物的不衛生安全系數。因此,必須控制食品柔性復合包裝材料的衛生和安全性能。

二、食品柔性復合包裝材料衛生安全的意義

對於人類來說,健康和安全是最重要的,財富、名譽和地位是次要的。從古至今,人類為了追求健康長壽做了大量的工作,包括醫學、醫療、環境、保健甚至生物化學和基因研究。現在人們的觀念是,健康的生活才是健全的生活。如果妳不健康,物質豐富,有錢,地位高,妳就不會活得自然快樂。當然,環境安全也是不可或缺的。如果被恐怖分子襲擊,遇到交通事故、環境汙染、火災、地震,必然會死亡。因此,人類生存環境的安全也很重要。近年來,“以人為本,享受生活”的理念風靡全球。人類的進步必然會從“生存”發展到“生活”。上世紀上半葉,世界物質財富還不夠豐富。大多數人只能過著溫飽的生活,甚至許多人面臨著餓死和凍死的威脅。然而,自上世紀60年代世界高速發展、物質財富豐富後,人們除了吃飽以外,追求的不再是單純的“生存”,而是“生活”。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提供給消費者的食品柔性復合包裝袋材料不能有任何不衛生、不安全的隱患,其衛生安全必須得到充分保障。但是目前的情況並不盡如人意,很多企業對這種情況並不了解,有些企業也並不重視。所以我就這個問題談壹點拙見,介紹壹下食品包裝材料衛生安全相關的法律法規和標準,供大家參考。

三、我國食品軟復合包裝材料衛生標準

我國對食品及其包裝材料早有法律法規和相應的衛生標準,包括兩部法律法規:1,《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2.食品用塑料制品及原料管理辦法。食品衛生法由國務院頒布,管理辦法由衛生部頒布。這兩條是強制性法律,違反其規定者將承擔法律責任。食品衛生法的內容比管理辦法寬泛得多,是壹部綜合性的法律,而後者專業性強,僅指塑料制品和原料。管理範圍限於各種塑料餐具、容器、生產管道、傳送帶、包裝材料等用塑料和使用的合成樹脂及添加劑。所謂塑料餐具,是指勺子、湯勺、筷子等短時間接觸食物但需要反復使用的塑料制品。所謂容器,是指盛食物的桶、瓶、罐、杯等塑料制品。所謂生產管道,是指食品加工過程中物料,尤其是液體食品或飲料流經的管道,也應包括儲罐。所謂傳送帶,是指將食品原料輸送到加工設備,將成品食品輸送到包裝設備的載體。包裝材料是指單層或復合托盤、卷制薄膜和包裝袋,其中卷制薄膜包括密封薄膜和制袋薄膜。我認為,所有食品軟復合包裝材料的生產企業都應該嚴格執行這個管理辦法。

原料衛生標準有GB9691食品用聚乙烯樹脂衛生標準、6B9692食品用聚苯乙烯樹脂衛生標準、GB9693食品用聚丙烯樹脂衛生標準。這三種樹脂中,聚乙烯和聚丙烯的用量最大,聚苯乙烯的用量最少,而且會越來越少。順便說壹下,除了這三種樹脂,還有聚酯(PET)、尼龍(PA)等其他樹脂的衛生標準。在這些原料的衛生標準中,有對重金屬含量、蒸發殘渣、高錳酸鉀消耗量、脫色指數的規定,而在國外的指標中,有對醛類含量、鎘、砷、汞等重金屬含量、酚、胺含量的規定。

在模塑制品方面,有GB9687《食品包裝用聚乙烯模塑結晶衛生標準》、GB9688《食品包裝用聚丙烯模塑結晶衛生標準》、GB9689《食品包裝用聚苯乙烯模塑結晶衛生標準》和GB9683《復合食品包裝袋衛生標準》。成型晶體的前三項衛生標準包括蒸發殘渣、高錳酸鉀消耗量、重金屬含量的具體指標,而復合食品包裝袋的第四項衛生標準增加了壹項指標,即二氨基甲苯的含量不得超過0.004mg,有人可能會問,既然有原料樹脂的衛生指標,為什麽還要有成型制品的衛生指標呢?這還得從塑料加工和對產品的具體要求來回答。塑料加工都要經過加熱,合成樹脂和塑料受熱都有開裂、氧化、降解、變質的問題。因此,在將樹脂加工成塑料容器或薄膜時,要加入抗氧化劑、熱穩定劑等添加劑,有些薄膜還要求抗靜電和高爽平滑度,所以要加入抗靜電劑、平滑開口劑等添加劑。這些添加劑都是經過GBl 51 39《食品安全毒理學評價規程》檢測,證明無毒後才可以使用,但也有添加量的限制。所以在產品中,這些可以提取的低分子量物質,也就是蒸發殘渣,是不能超過規定量的,超標了就不能使用。因此,模塑制品應該有相應的衛生標準,其目的是防止添加劑的濫用,即最好保證直接包裝和與食品接觸的材料具有較高的衛生和安全性能。

上述七項標準中的前六項只規定了從樹脂原料到其制品的衛生標準,即未復合包裝材料的衛生標準。復合材料比原樹脂和樹脂制品更復雜,因為要用油墨印刷,用粘合劑復合後才能制成包裝材料。因此,我國制定了GB9683《復合食品包裝衛生標準》,不僅包括原料的衛生項目,還增加了二氨基甲苯含量不得大於0.004 mg/L的規定,這是因為在復合包裝材料中,膠粘劑中對健康有害的微量物質也會影響整個體系。所以規定不得超過0.004mg,即不得超過十億分之四。

事實上,除了上述衛生標準和指標外,我國復合包裝材料標準中還有殘留溶劑不得大於10 mg/m2的規定,如GBl 0004、GBi0005,最近還增加了殘留甲苯不得大於3 mg/m2的內容。這是因為近年來,人們對包裝材料的氣味和潛在毒性的要求越來越嚴格,因此開發了水性油墨和膠粘劑、醇溶性油墨和膠粘劑、無溶劑膠粘劑等新產品,目的是確保復合材料的純度更高、更衛生、更安全。在添加劑的衛生標準中,我國有GB9685《食品容器和包裝材料用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規定了添加劑、溶劑、粘合劑等50多種物質的具體名稱和最大用量,類似於FDA 21 CFR 1 75 1 05和日本對粘合劑的“獨立規定”。列出可用於食品包裝領域的輔料名稱及其最大用量。另外,復合包裝材料中不允許使用油墨和粘合劑,樹脂和添加劑除外。目前對它沒有單獨的衛生標準,也沒有全國統壹的產品標準,只有各生產企業的企業標準。

四、食品用復合軟包裝材料用膠粘劑的衛生安全控制和檢測。

膠粘劑的種類很多,但能用於食品軟質復合包裝材料的很少。世界上只有兩類:壹類是馬來酸酐改性的聚烯烴,如美國的Moprine、日本的ADMER,另壹類是丙烯酸或其與乙烯聚合的酯,如EVA、EEA、EMA、EAA或壹些離子化合物,如“沙林”。這些產品被稱為“沙林”。第二類是用於幹法復合或無溶劑復合的聚氨酯。這裏我重點講壹下聚氨酯膠,原則上是受制造這種膠的原料限制來控制的。美國FDA的規定是全世界都遵守的普遍規律。它規定了制造這種膠粘劑所使用的多元醇和多元酸的具體名稱,並規定生產聚醚的原料不能使用所列原料清單以外的其他化學品。日本的獨立法規也有詳細的許可化學物質清單,規定了生產聚氨酯的多異氰酸酯的名稱,並規定了粘合劑中的具體添加劑。我國GB9685《食品容器和包裝材料用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也規定,食品包裝只能使用改性聚丙烯和聚氨酯,單組分壓敏膠不在允許使用範圍內。

每個國家對食品柔性復合包裝材料用膠粘劑的衛生和安全檢驗都非常嚴格。在美國,法規是由FDA制定的。如21 CFR 177.1390中,原輔材料限制為能承受1℃或135℃高溫蒸煮的膠粘劑,復合袋應進行試驗,以控制復合袋在高溫蒸煮後的抽出量。我們國家從兩個方面進行檢測:壹是按照GB9683《復合食品包裝袋衛生標準》,二氨基甲苯含量不得超過0.004mg,二是膠粘劑本身的衛生安全性,按照GBl5139《食品安全毒理學評價規程》進行檢測。目前作為粘合劑生產企業,會按照這個程序中的壹些程序進行檢測,但大部分只是做急性毒性試驗,得到壹個LDs。有的連LDso的具體數值都沒有,然後把這個報告推薦給用戶,說這種膠衛生安全。我們發現,包括國外廠商在向我們銷售膠粘劑時,只能提供符合FDA CFR 175.105+005或175.300要求的聲明。更好的是,他們將提供用這種粘合劑制成的包裝袋和根據GB9683分析的測試報告,以證明這種粘合劑符合衛生和安全標準。

我個人認為,僅僅做壹個LD50測試是不夠的,因為LD50。這是壹個急性毒性試驗,只有當壹半的老鼠在短時間內死亡時,我們才知道劑量是多少。在中國,LD50大於5 0 00 mg/kg的物質實際上是無毒物質(詳見分類表),也就是說壹個人壹次吃下5 0 0克這種物質就會死亡。但是,如果不是壹次吃那麽多,而是連續多年壹次吃少量,會不會有累積的潛在危險?僅從LD50來考慮,目前還不清楚。此外,很多公司用這種膠制作復合膜或袋,分離壹層內膜後再用這種提取物制作LD50,會降低膠本身潛在的有害特性,導致LD50數據偏高的現象。

相對來說,上海的測試要嚴格得多,也全面得多。這裏,介紹如下:

首先,取樣時不使用復合膜或袋,而是直接用膠粘塗層浸泡,然後取浸泡液進行實驗。不存在內膜將浸泡液與貼膜隔開的情況,貼膜與浸泡液直接接觸,可以從中提取的物質會直接遷移到浸泡液中,沒有任何阻隔。如果這些遷移物有毒,LD,的值會很小,低於5000 mg/kg就不用了。用這種方法來測試,LY系列膠粘劑在上海,LDs。21500mg/kg/kg以上,與毒性劑量分類表相比,屬於安全級別最高的“無毒物質”,具有極高的衛生安全性。

其次,在檢測項目上,我們不僅做了急性毒性(L950)試驗,還增加了微核試驗、致畸試驗、Ames試驗和動物餵養試驗。目的是通過多項、長期食用後的綜合測試,看該膠是否具有慢性、累積性的潛在危害。因為急性無毒性不等於慢性無毒性,不等於累積無毒性,不等於沒有潛在危害。微核試驗是檢查長期使用試驗物質後,動物的正常細胞是否會突然發生變異。致畸試驗是檢查動物的後代在連續食用試驗對象後是否會出現生理畸形,如兔嘴、多指或缺指、連體或其他畸形等等。埃姆斯試驗是檢查該物質被吸收到體內後,是否會像3,4苯並芘、黃曲黴毒素、二惡英、甲醛、苯、甲苯等壹樣在動物體內致癌。如果這種“三比壹”測試沒有問題,那麽它將比僅僅做LDso測試更可靠,使用起來也更安全。最後增加了動物餵養實驗,動物長期高、中、低劑量餵養。餵養30天,觀察食量(食欲)、食物轉化率、體重增加(繪制體重增加曲線),並與蒸餾水陰性對照組比較,看有無異常。飼養30天後,對動物進行血液學、生化、組織學檢查,看白細胞、紅細胞、血小板、膽固醇、蛋白質等主要指標是否正常,還應解剖動物內臟,看靶器官是否受到攻擊,是否發生病變。如果血液學、生化、組織學有問題,必須謹慎處理,進壹步進行第三期慢性毒性試驗。經過這些測試,上海的LY系列膠黏劑,無論哪壹個劑量水平,都顯示出和以蒸餾水為陰性對照組沒有區別,甚至以蒸餾水為陰性對照組的數據更加理想可靠。因此,沒有必要進行第三期慢性毒性試驗。

第三,復合包裝袋制成合格的膠粘劑後,要按照GB9683的標準進行檢測,看整個包裝袋的衛生安全是否合格,二氨基甲苯的含量不得超過0.004mg,這是對膠粘劑的指標。二氨基甲苯的檢測應按GB/T 14937《復合食品包裝袋中二氨基甲苯的測定方法》進行。

只有在這三個方面的測試通過後,這些報告才能用於獲得上海市衛生局衛生監督所的批準。然後去衛生局拿衛生許可證。

五、當前我國食品柔性復合包裝材料的衛生安全問題。

1.對於原材料的控制,雖然國家有GB9685的規定,但是這個標準在執行中還是存在很多問題。其中之壹就是很多企業仍然使用單組份壓敏膠制造食品復合包裝材料。雖然越來越少,但並沒有完全消失。另壹個問題是,壹些膠粘劑生產企業,為了降低成本,使用未經授權的甲苯作為溶劑,雖然是少數,但危害也不小。

2.健康和安全檢測。壹個是檢測項目不全,大部分膠粘劑生產廠家只拿這種膠粘劑制成的復合袋做LDso檢測,不做其他檢測。另壹種是檢測單位資質不符合要求的,為LD5。壹般來說,不是按要求由省、直轄市壹級的有資質的國家實驗室來做,而是由普通城市下的區級衛生防疫站來做,有的甚至交給藥物分析所,有的是LDs。的報告未提供LD5。具體數字。國外公司向我們推銷他的膠粘劑時,絕大多數只說他的產品符合FDA的要求,或者說符合公司所在國家的要求。少數還可以提供用這種粘合劑制成的復合袋,以及根據GB9683標準在中國制造的測試報告。到目前為止,我還沒見過國外的粘合劑LD。從來沒聽說他們做過致突變微核試驗,致畸遺傳試驗,Ames致癌試驗,更別說餵食試驗和血液學,生物化學,組織學,生長觀察試驗了。國內很多包裝生產企業不要求供應商提供與此相關的檢測報告,盲目崇拜,或者放棄健康安全要求,盲目追求低價。

3.生產環境衛生條件不完善,尤其是小型企業,占生產企業的比重較大。生產車間的環境又臟又亂,操作人員有時光著腳、赤著腳到處摸。每年不檢查人員健康,不檢測產品表面的細菌。這令人擔心包裝方便食品(餅幹、果脯、奶粉、茶葉等)的健康和安全。)不需要消毒。我認為,隨著人們意識的增強和國際參與度的提高,未來生產環境和操作人員的健康安全條件必須得到改善。

4.說到膠粘劑的衛生安全問題,近年來出現了所謂的綠色、無毒、無害的水性聚氨酯和醇溶性聚氨酯膠粘劑。綠色、環保、無毒是人類對所有產品的終極要求,但我們不能把它當成時尚,也不能把它當成工具。本質上,我們知道任何聚氨酯都是由多元醇和多異氰酸酯反應制成的。無論是水性的還是醇溶性的,都離不開多異氰酸酯。如果離開了多異氰酸酯,就不叫聚氨酯了。所以有資料說他的水性或醇溶性聚氨酯不含聚氨酯結構,就隱含了這個道理。而且水性或醇溶性聚氨酯必須用衛生安全性能差的添加劑,分散劑、封閉劑、保護劑等制成。增加了它的不安全感。所以,說水性和醇溶性聚氨酯膠黏劑絕對衛生安全,而說酯溶性聚氨酯有嚴重的毒性作用,我認為是不科學的。還有壹種說法是酯溶性聚氨酯中的乙酸乙酯有毒,而醇溶性膠中的乙醇無毒,我認為也是不科學的。我們從溶劑手冊上找到了這兩種溶劑的毒性描述,發現乙醇(酒精)對人體的毒性作用更大,範圍更廣,危害程度更高。《溶劑手冊》第壹卷第272頁指出,頻繁吸入乙醇蒸氣會刺激粘膜,引起頭痛、食欲不振、嘔吐、顫抖和嗜睡等癥狀,還會引起肝硬化和心臟損傷。乙醇會被皮膚吸收而中毒。三四年前,我看了壹篇報道,美國的科學家發現,乙醇被人體吸入後,被體內的氧化酶氧化生成乙醛,乙醛和甲醛壹樣,是壹種致癌物質。因此認為乙醇毒性不小,應引起高度重視。此外,上海解放日報去年6月165438+10月18第六版有壹篇《酒精性肝炎瞄準年輕人》的文章,稱天津市肝病研究所的調查表明,酒精不僅大大加快了乙肝等慢性肝炎轉為肝硬化的進程,而且使健康人直接飲用酒精性肝硬化或導致肝癌。隨著研究的深入,對酒精毒性的認識會更加全面。《溶劑手冊》第二冊第14頁對乙酸乙酯(即乙酸乙酯)的毒性描述是,乙酸乙酯有麻醉作用,其蒸氣刺激眼睛、皮膚和粘膜,引起角膜混濁。高濃度蒸汽可引起肝腎充血,持續吸入可發生急性肺水腫。到目前為止,我還沒有看到乙酸乙酯會導致肝硬化或者癌癥的報道。所以,我個人認為醇溶性綠色無毒無害,而酯溶性對環境有害的說法值得商榷。

第六,建議制定粘合劑和油墨的統壹標準。

中國每年在軟包裝上消耗近4萬噸粘合劑和6萬至7萬噸油墨。但是沒有統壹的地方標準、部頒標準,也沒有國家標準,只有各企業制定的企業標準。我認為,我國應該制定壹個相對統壹的膠黏劑和油墨標準,規範其規格、質量和檢測方法,這樣才有利於整個包裝行業的發展。至於膠黏劑標準工作組,我個人認為應該由膠黏劑生產企業、食品藥品生產企業、衛生監督部門和衛生安全檢驗部門組成。要通過多方合作,在試行的基礎上制定出壹個統壹的標準,經過壹段時間的檢驗,再補充修訂成正式的統壹標準,在全國實施。

  • 上一篇:北京120和999救護車有什麽區別?車裏有什麽設施?
  • 下一篇:鼻淵舒口服液效果好嗎?鼻淵舒口服液兒童用量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