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式稱為範托夫公式,也叫滲透壓公式。
c為摩爾濃度,單位:mol/L,也可以算作C=n/V(物質的量(mol)/體積(L))。
R為理想氣體常數,當π的單位為kPa,V的單位為升(L)時,R值為8.314J·K-1·mol-1。
T為熱量,單位:K(開爾文),與攝氏度的換算關系是 T(K) = 273+T(C),例:25攝氏度=298開爾文。
範托夫公式表示,在壹定溫度下,溶液的滲透壓與單位體積溶液中所含不能通過半透膜的溶質的粒子數(分子數或離子數)成正比,而與溶質的本性無關。
擴展資料
所謂溶液滲透壓,簡單的說,是指溶液中溶質微粒對水的吸引力。溶液滲透壓的大小取決於單位體積溶液中溶質微粒的數目:溶質微粒越多,即溶液濃度越高,對水的吸引力越大,溶液滲透壓越高。
反過來,溶質微粒越少,即溶液濃度越低,對水的吸引力越弱,溶液滲透壓越低。即與無機鹽、蛋白質的含量有關。
在組成細胞外液的各種無機鹽離子中,含量上占有明顯優勢的是Na?和Cl?,細胞外液滲透壓的90%以上來源於Na?和Cl?。在37℃時,人的血漿滲透壓約為770kPa,相當於細胞內液的滲透壓。
依數性質:
由於平衡滲透壓遵循理想氣體定律(稀溶液中忽略溶質分子的相互作用),這個數學推導過程在這裏省略,最後可以得出範特霍夫關系:π=cRT(或π=kTN/V;N/V為分子數密度);
從公式可知溶液的滲透壓只由溶質的分子數決定,因而滲透壓也是溶液的依數性質。這個關系給出的不是真正的壓強,而是阻止滲透流可能需要的壓強,即系統達到平衡所需要的壓強差。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