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是第壹位的。
無論我們立誌從事哪個行業,從事什麽樣的工作,工作前的準備工作都是我們工作成敗的關鍵。因此,我們在計劃去驗貨之前,驗貨前的準備工作對我們至關重要,甚至足以決定我們當天驗貨工作的成敗。
我的建議是:在出發的前壹天,把第二天的工作流程在本子上做壹個草稿,提前對第二天的工作進行預演,這樣有利於妳整理思路,對壹些突發事件先發制人,想好對策,以及防止遺漏。
在我之前的工作中,有壹次我在汕頭的壹家工廠裏遇到了壹位請我幫忙做產品檢驗的 QC。出發前壹天,我打電話給他,請他與工廠聯系,確認驗貨日期、工廠地址、貨物完成情況等,以免空跑壹趟。
聽完我的話,他說:"妳的意思是讓我現在就聯系廠方,看看貨物是否準備好了?
如果沒做好,妳不就得走了嗎?"
我說:"是的。"
然後他對我說:"我是QC,去驗貨,廠裏做不好,我要管嗎?我只是去工廠,看看有沒有貨,沒貨就回來。如果要我提前確認,妳最好找別人去,我不去。"
這話似乎沒錯,作為QC,有貨就去驗貨,沒貨就回來。但他忘了,不管是作為QC還是其他崗位,公司要求妳做的事情,是希望我們能站在公司的角度看問題。如果妳去廠裏,廠裏說檢驗日期已經改了,還是在他們分廠檢驗,那是不是就可以避免這些不必要的麻煩呢?妳想想,到頭來妳去了工廠,沒有驗貨,然後原路返回,我該不該給妳錢?給妳錢,公司會找妳合作嗎?不給妳錢,妳以後還想跟這家公司合作嗎?我們遇到過這樣的事情。
我們的同行不管妳做什麽崗位,只要妳能把自己放在更高的位置上,就看開壹點。以主人翁的心態對待工作,會讓妳走得更遠。
言歸正傳,我們來看壹張表:
表 1:QC驗貨前的點檢表
3.4 驗貨中的操作指南
下面是驗貨的大概流程,當然也不是壹成不變的,很多流程是可以相互接續的,如果妳覺得怎麽順怎麽適合自己,那麽就大膽地根據自己的喜好做適當的修改吧。
驗貨的基本流程如下:-> 不良記錄--〉不良照片--〉產品/包裝照片--〉檢驗結果及不良品介紹--〉工廠書面確認檢驗結果 p>
下面我貼壹張大致的實際檢驗過程(英文)、大家可以感受壹下,順便測試壹下自己的英語水平,如果看不懂,那就按我們上面說的方法。然後按照我們上面說的方法,妳就可以試試看了。
1.收到主管發來的分配郵件
2.查看郵件中的檢驗信息(盡快)
2.1.檢查訂單、裝箱單、批準樣品,然後發送給主管。訂單、裝箱單、批準樣品、交貨時間等)
2.2.查找缺少的信息
2.3.如有任何問題,立即致電或發送電子郵件給主管
3. 準備檢查清單(檢查前壹天)
3.1.給工廠打電話確認檢驗時間
3.檢驗單、規格書、運輸標記、裝箱單等
3.3.基於 AQL 的抽樣輸入
3.4.自由職業者檢驗程序,
3.5.起草檢驗報告單,
4. 檢驗日
4.1.乘汽車或火車到工廠(保留收據)
4.2.與工廠聯系人會面
4.3.拍攝大門、大樓和辦公室的照片
4.4.參觀生產線並拍照
4.檢查生產是否已準備就緒,可以進入 FRI(至少 80% 已包裝,
剩下 20% 尚在
包裝階段)
4.6.4.6.如果生產尚未準備就緒:
4.6.1. 如果生產很快準備就緒(少於 2 小時),在工廠等待
4.6.2. 如果生產準備就緒的時間較長(超過 2 小時),打電話給
主管,並要求工廠
在漏檢通知單上簽字
4.7.如果生產準備就緒,則進行檢查:
4.8.如果生產準備就緒,則進行檢查:
4.7.1. 如有必要,更改 AQL 輸入
4.7.2. 拍攝整個批次(所有紙箱)的照片
4.7.3. 隨機抽取 AQL 表所要求的紙箱數量
(批次大小的平方根),
並記錄所選紙箱的數量
4.7.4.給選定的紙箱拍照
4.7.5.給選定的紙箱拍照
4.7.5.檢查所有裝運標記:正面、側面、內部
4.7.6.拍攝所有裝運標記的照片
4.7.6.4.7.7.記錄所選紙箱的編號
4.7.8.抽取幾件檢查尺寸、顏色和材料
4.7.9.抽取每個紙箱中的樣品
4.7.10.4.7.9.在每個紙箱中抽取樣品
4.7.10.仔細檢查樣品
4.7.11.將有缺陷的樣品放在壹邊,在缺陷附近貼上箭頭貼紙
4.7.12.從紙箱中取出整個紙箱後,再從紙箱中取出樣品。4.7.12.4.7.12. 檢查整個樣品後,重點檢查缺陷,
將缺陷分類(關鍵、
主要、次要),並與供應商或工廠代表壹起審查所有缺陷
4.7.13.匯總每類缺陷(壹件產品中的多個缺陷算作壹個缺陷,越
越重要)
4.7.14.填寫報告草稿,並由工廠
聯系人簽字
4.7.15.對每個缺陷拍照(必須清晰)
4.7.16.填寫報告草稿,如果工廠
有相關資料,請傳真至公司辦公室。
4.7.17.返回工廠。4.7.17.盡快返回辦公室或家中
4.7.18.將圖片上傳到電腦
4.7.19.將它們整理出來
4.7.20.在正式報告中輸入報告草稿
4.7.21. 在正式報告中輸入報告草稿
4.7.22.如果離辦公室太遠或當天不能回去,則
將報告草稿傳真到辦公室,
並
將報告草稿傳真到辦公室。如果離辦公室太遠或當天不能回去,則
將報告草稿傳真到辦公室,
通過電子郵件發送圖片(請務必聯網)
5.圖片要求:
圖片應盡可能包括以下內容:
- 工廠大門
- 工廠建築
- 生產線
- 檢驗室或樣品室
- 所有外包裝紙箱
- 選定用於檢驗的紙箱
- 單個產品(每種顏色)
- 單個包裝
- 內包裝
-外包裝
- 產品上的所有標簽/標記、
- 所有缺陷樣品(每個缺陷樣式)必須非常清晰
- 紙箱上的正面標記
- 紙箱上的側面標記
- 檢驗期間進行的所有相關測試
- 紙箱上的側面標記
- 檢驗期間進行的所有相關測試
- 等等。
先將所有圖片重命名,然後用 Photoshop 軟件或 ACDsee 調整大小為 320 X 240 像素
,如果圖片較多,可以在發送給我們之前用 "win-zip "或 "win-rar "壓縮文件夾
怎麽樣,您對驗貨流程有大致的了解了嗎?
接下來,我們從倉庫的那壹步點入手,詳細介紹每壹步的關鍵控制點以及操作建議,以確保我們的檢驗結果能夠最大限度地代表檢驗批的真實質量水平。
3.4.1)倉庫清點工作
清點工作,主要是通過現場點數箱數和總箱數,以確認產品的完成狀態,以及完成狀態的真實性,從而保證:
--生產完成數量滿足足夠大的抽樣數量,從而最大限度的還原檢驗批的真實質量水平
--生產完成狀態的真實性,從而保證檢驗結果能夠代表真實的質量水平。生產產品完成狀況的真實性,保證了工廠在檢驗後能及時出貨
- 盡量減少工廠在拿到合格檢驗報告後,放松對最終產品數量的質量控制,從而導致次品比例過大的潛在風險
我們看到的主要案例:
- 工廠沒有完成規定的訂單數量,但為了滿足客戶的檢驗安排,於是工廠把貨物堆放在中間。
-工廠沒有完成規定的訂貨數量,但為了滿足客人的驗貨安排,於是工廠要求驗貨員寫下產品數量。最後,當客人要安排發貨時,工廠卻說還有 50%的貨沒有完成,不能發貨,造成經濟損失。
-檢驗員只清點了產品的總數,而沒有清點每個部分、每種顏色的數量,最後有的部分或顏色出貨多,有的部分和顏色出貨少
-檢驗的產品質量很好,而出口給客戶的大件產品質量很差
建議:
-檢驗員只清點了產品的總數,而沒有清點每個部分、每種顏色的數量,最後有的部分或顏色出貨多,有的部分和顏色出貨少:
-清點、抽檢時要註意是否有空箱
-清點、抽檢時要註意是否有空箱
-作為檢驗員,我們要時刻提醒自己作為檢驗員的職責和職業道德。我們不能事倍功半。作為驗收員的管理者,我們可以要求驗收員拍下整堆整堆的圖片,從圖片中可以看出有多少個箱子。這樣操作可以盡量避免數量的虛報。
- 作為驗貨員,我們應盡量根據產品型號/顏色確認數量。我們要確保條理清晰,不會混淆,尤其是在有很多型號和很多顏色的情況下。
舉例:有壹次,我請壹位檢驗員幫我去慈溪檢驗和監裝。驗貨裝車後,他竟然不知道每件物品裝了多少數量,還有多少數量沒有裝完。最後不得不打電話問工廠,這不是很無奈嗎?他的主要問題是,他只計算了總數,而沒有計算每種款式的數量。最後,有的款式顏色裝多了,有的款式顏色裝少了,箱子還在工廠裏,最後只能安排另壹個快遞員出國了。
-驗貨時產品質量很好,而出口的大貨質量很差。可能的原因是產品做了壹小部分,然後就報檢了,報檢合格後,廠方就放松了質量把關,所以最後出來的貨質量就差了。當然,還有其他原因,在本書後續章節中妳會看到。
3.4.2)倉庫抽檢
在倉庫抽檢過程中,主要是為了保證所抽取的樣品是隨機的,能夠最大限度地還原檢驗批次的真實質量水平。
以往案例:
-不知道抽多少箱,導致抽到的箱比例太小
-抽樣過於集中在某壹區域、某壹批號、某壹生產日期,導致樣品不具有代表性
-工廠沒有留出過道的堆放物,不能按內箱抽取,導致樣品不具有代表性
-抽到的箱,工廠沒有按QC建議抽取:
-抽盒數量以抽盒總數的根數為準。例如,100 個箱子,開根號,則抽 10 個箱子。
有壹次在北侖,寧波壹家很大的家紡集團做質量體系檢查,廠名就不說了。因為在該廠的產品檢驗報告上看不到該廠的抽樣方法,於是我就問該廠的質量經理,他們是如何確定抽樣盒數的。
她回答說:"我們抽樣是根據AQL抽樣表上的檢驗數量來抽的啊,如果10000個產品總量,我們就抽200個。"
我又問她:"妳們從多少個紙箱中抽取 200 個樣品?"
她回答:"我們抽 200 個樣品。"
她有點生氣地說:"
<>她有點生氣地說:"我們按 AQL 抽夠 200 個樣本了,妳為什麽還讓我按箱抽呢?言下之意,妳到底是不懂取樣啊。在這個例子中,她忽略了樣本箱大小的問題,只是抓住樣本量不放。我們來舉壹個詳細的例子:假設抽樣總批次為10000個,每箱產品100個,總**** 100箱,按照ISO2859的普通II類抽樣方案,抽樣數量為200個,每箱產品100個,如果我們只是按照抽樣數量200個來抽樣,是不是抽兩箱就夠了?
接著有人問,如果總箱數不夠 10 箱,怎麽辦?比如9個盒子,那還開根嗎?在這種情況下,我個人的建議是滿抽。滿抽最多10盒。
- 抽箱時,我們可以按箱號段合理分配箱子。例如:壹個***100盒,則1-10盒段1盒,10-20盒段1盒,以此類推,如果有尾數盒,建議尾數盒壹定要抽。
同樣,我們也可以按日期代碼、批號、生產工廠來合理分配抽樣方案(如適用)。
- 在實際操作中,我們遇到過壹些工廠故意把貨物堆放在不離開過道的地方,這樣就無法抽取最裏面的產品。那麽怎麽辦呢,沒有捷徑,只能硬著頭皮把工廠堆放的貨物搬開,抽取裏面的貨物。這是因為壹是我們有責任保證抽樣的隨機性和代表性;二是:總有極少部分工廠,利用這種低級手段把不合格品堆在最裏面,以逃避檢驗,甚至有的工廠在堆在最裏面的貨中套壹些空箱來達到編號的目的。
- 我們在抽箱時,最好在自己的本子上寫下所抽箱子的箱號,並在所抽箱子上簽名或做記號,然後請工廠幫忙把箱子從這堆箱子中抽出來。這樣做的目的:壹是方便妳知道工廠是否按妳畫的箱號把貨從貨堆裏抽出來了;二是有的客戶要求把畫的箱號寫在報告上。如果是稍有經驗的員工,他們會寫下自己的箱號,以便審核自己抽檢的合理性。在報告上寫下箱號的另壹個好處是,當客戶投訴產品有問題時,很容易就能追溯到妳抽樣的那個箱子。
- 抽樣時,最好由質量控制檢查員抽壹個盒子,工廠從壹堆盒子中拿出壹個放在另壹邊。有些工廠會故意放慢速度,等妳抽完所有箱子後再把妳帶回檢驗室。妳出庫後,讓廠裏的工人慢慢抽,甚至直接把妳抽的箱子裏面的貨換掉,換成廠裏 QC 全檢的 A 很好。我在工作的第壹家工廠就這樣做過。
-當被檢驗的同型號批次有不同顏色分開包裝時,按每種顏色抽盒總數的比例進行抽檢。也就是說,不同顏色、不同型號應按其數量比例抽取相同比例的樣品。這有點像美國國會席位,每個州的國會議員比例總是與該州人口占美國總人口的比例相同。
3.4.3 將樣品箱運送到檢驗室
目的:
確保運送到檢驗室的樣品箱就是您抽取的樣品箱,並且樣品箱在運送途中沒有被調換或替換。
過去的案例:
- 包裝箱在運輸過程中被調換
建議:
- 抽到包裝箱後,全程陪同工廠將樣品箱運到檢驗室。
- 在樣品箱底部的封箱膠帶上簽名,防止被工廠打開
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