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漢語拼音丁秀東朗當健
1.1.3英文名東莨菪堿丁基溴化物
1.2結構式1.3分子式和分子量C21H30BrNO4?440.38
1.4來源(名稱),含量(效價)本品為6β,7β環氧3a羥基8丁基1αH,5αH托品(I)溴酯。以幹燥產品計算,C21H30BrNO4的含量應不低於99.0%。
1.5性狀本品為白色或類白色結晶粉末;無味或幾乎無味。
本品溶於水或氯仿,微溶於乙醇。
取比旋度為1.5.1的本品,精密稱定,溶於水,定量稀釋,制成每1毫升含約0.1克的溶液,依法測定(藥典二部,2010版)比旋度為18至20。
1.6鑒別(1)取本品,加0.01mol/L鹽酸溶液溶解稀釋,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用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藥典二部2010版附錄四A)測定,於252nm處測定。
(2)本品的紅外吸收光譜應與對照光譜壹致(藥品紅外光譜采集圖21)。
(3)本品中托品堿生物堿的鑒別反應(藥典二部2010版附錄三)。
(4)本品水溶液中溴化物的鑒別反應(藥典二部2010版附錄三)。
1.7檢查1.7.1的酸度取本品,加水制成每1毫升含0.1克的溶液,依法測定(藥典二部2010版附錄六H),pH值應為5.5 ~ 6.5。
1.7.2溶液澄明度:取本品0.5g,加15ml水溶解,溶液應澄清。
1.7.3取本品有關物質,精密稱定,加流動相溶解,制成每1ml含2.5mg的溶液,作為供試品溶液;取氫溴酸東莨菪堿對照品,準確稱取,用流動相制成每1ml含0.01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取1ml供試品溶液,置於10ml量瓶中,用對照品溶液稀釋至刻度,搖勻,作為系統適用性試驗溶液。按高效液相色譜法(藥典二部2010版附錄V D),以十八烷基矽烷鍵合矽膠為填充劑,以0.004%磷酸溶液和乙腈(50: 50)配制的0.008mol/L十二烷基硫酸鈉溶液為流動相,檢測波長為210nm。將10μl系統適應性試驗溶液註入液相色譜儀,調整檢測靈敏度,使氫溴酸東莨菪堿色譜峰的峰高為滿刻度的20%左右,以氫溴酸東莨菪堿峰為基準,理論塔板數不低於3000,溴東莨菪堿峰與氫溴酸東莨菪堿峰之間的分離度應符合要求。準確量取10μl供試品溶液和對照品溶液,分別註入液相色譜儀,記錄色譜圖至主成分峰保留時間的兩倍。供試品色譜中,若有與氫溴酸東莨菪堿峰保留時間相同的色譜峰,其峰面積不得大於對照品溶液(0.4%)的主峰面積;每個雜質峰(不包括溶劑峰附近的溴離子峰)的總面積不得超過參考溶液主峰面積的2倍(0.8%)。
1.7.4幹燥失重取本品,於105℃幹燥至恒重,失重不得超過2.5%(藥典二部2010版附錄VIII L)。
1.7.5灼燒殘渣不得超過0.1%(藥典二部2010版附錄VIII N)。
1.8的含量測定取本品約0.25g,精密稱定,加水50ml使其溶解,用硝酸銀滴定劑(0.1mol/L)以電位滴定法(藥典二部2010版附錄VII A)滴定。每1ml硝酸銀滴定溶液(0.1mol/L)相當於44.04mg C2 LH 30 Brno 4。
類別1.9抗膽堿能藥物。
1.10貯藏遮光,密封保存。
1.11制劑(1)溴東莨菪堿註射液?(2)東莨菪堿膠囊
1.12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版
2溴東莨菪堿的說明2.1藥品名稱溴東莨菪堿
2.2英文名東莨菪堿丁基溴化物
2.3丁酰苯胺的別名丁酰酮;解經靈;溴丁酸酯;丁溴東莨菪堿;丁基溴東莨菪堿;布斯卡皮納;布斯科潘;東莨菪堿溴化乙錠;丁溴東莨菪堿
2.4消化系統藥物的分類>;胃腸解痙藥
2.5劑型10mg;;
2.膠囊:10mg;;
3.註射液:10毫克(1毫升),20毫克(1毫升),20毫克(2毫升);
4.溶液:5mg(5ml)。
2.6東莨菪堿的藥理作用溴丁烯酸是壹種外周抗膽堿能藥,不僅對平滑肌有解痙作用,還能阻滯神經節和神經肌肉接頭,但對中樞神經系統作用較弱。東莨菪堿對腸平滑肌的解痙作用強於阿托品和山莨菪堿,可選擇性解痙,抑制胃腸道、膽道和泌尿道平滑肌的蠕動,但對心臟、瞳孔和唾液腺的影響較小,故阿托品引起的中樞神經系統興奮、瞳孔擴大、唾液分泌抑制等不良反應較少。
2.7東莨菪堿的藥代動力學溴丁烯酸口服吸收差,但肌肉註射或靜脈註射後吸收快。靜脈註射後2 ~ 4分鐘起效,皮下或肌肉註射後8 ~ 10分鐘起效,口服後20 ~ 30分鐘起效,藥效持續約2 ~ 6小時。腸和肝循環,不易穿透血腦脊液屏障。幾乎全部在肝臟代謝,主要通過糞便排泄,少部分以原形由腎臟排泄。
2.8溴東莨菪堿1的適應癥。用於治療各種原因引起的胃腸痙攣、膽絞痛、腎絞痛或胃腸蠕動。也可用於子宮痙攣。
2.用於胃、十二指腸、結腸纖維內鏡檢查的術前準備,減少腸道蠕動。
3.用於內窺鏡逆行胰膽管造影術,以抑制手術前或手術中的腸蠕動。
4.用於胃、十二指腸和結腸的氣鋇低張造影或腹部CT掃描,以減少或抑制腸蠕動。
2.9東莨菪堿1的禁忌癥。嚴重的心臟病。
2.器官性幽門狹窄。
3.麻痹性腸梗阻。
4.青光眼。
5.前列腺肥大(甚至尿瀦留)。
6.不適用於胃張力低、胃運動障礙(胃輕癱)、胃食管反流引起的上腹痛、燒心等癥狀。
2.10註意事項1。(1)嬰兒。(2)低血壓患者。
2.東莨菪堿與堿性藥液不相容。
3.靜脈註射的速度不能太快。
2.11溴丁東莨菪堿的不良反應溴丁東莨菪堿的大部分不良反應與其抗膽堿能特性有關,如口渴、視力減退、嗜睡、心悸、面部潮紅、惡心、嘔吐、頭暈和頭痛。東茛菪堿還可以降低食管下括約肌(LES)壓力,因此可以促進胃食管反流。也有過敏反應的人。大劑量時容易出現排尿困難,甚至出現精神障礙的報道。
2.12東莨菪堿的用法用量1。(1)片劑、膠囊:每次10 ~ 20mg,每日3 ~ 5次,宜整粒或整粒吞服。(2)口服液:每次10mg,每日3 ~ 5次。
2.肌肉註射:每次20 ~ 40mg,或間隔20 ~ 30分鐘後每次20mg。急性腸絞痛發作時,每次20毫克,壹天數次。
3.靜脈滴註:將溴東莨菪堿溶於5%葡萄糖註射液或0.9%氯化鈉註射液中靜脈滴註,每次20 ~ 40mg,或每次20mg,間隔20 ~ 30分鐘。急性腸絞痛發作時,每次20毫克,壹天數次。
2.13藥物相互作用1。當通過註射給藥時,三環抗抑郁藥、奎尼丁和金剛烷胺可以增強東莨菪堿的抗膽堿能作用。
2.東莨菪堿不能與促動力藥如多潘立酮、甲氧氯普胺、西沙必利等合用,因為它們會相互拮抗。
2.14專家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