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反滲透凈水器源於美國航天技術,上世紀90年代引入我國。反滲透(原Eeverse Osmosis)是壹種薄膜分離技術,依靠反滲透膜在壓力作用下,使溶液中的溶劑與溶質分離的過程。反滲透是在鹽水(如原水)中施加比自然滲透壓更大的壓力,使水從濃度高的壹側滲透到濃度低的壹側,使原水中的水分子與其他物質分離。由於反滲透膜上的微孔極小,其孔隙僅為 0.0001μ,是細菌、病毒體積的千分之幾。用這種技術制備的水是純凈水,不含任何礦物質和微量元素,甚至尿液過濾後都可以直接飲用。水通過反滲透膜的速度極低,因此處理後的水量很小(4 噸原水 = 1 噸飲用水 + 3 噸廢水)。
純凈水的優點是沒有細菌、病毒,幹凈、衛生,是軟水,口感好,而且是小分子團水,容易被人體吸收。為了顯示其水的純凈,曾有商家用電解筆測試,其電導率≤20 mOhm。由於不含任何礦物質,純凈水依然清澈透明,而測量自來水或礦泉水時會呈現出各種顏色的沈澱物,與純凈水形成鮮明對比,造成誤導,從而形成凈水器的壹大賣點。
但長期大量飲用純凈水,由於濃度不同,會帶走體內已有的礦物質,流出體外,造成鈣質和微量元素的流失,從而降低人體免疫力,容易生病。因此,純凈水又稱無營養水,在西方被稱為 "刮痧水"。上海市教委早在97年就禁止中小學生飲用純凈水。
有關專家研究證實:健康人的體液呈微堿性,許多疾病都是從體液酸化開始的。酸性體液使人的血液質量下降,血液粘稠,血流緩慢,血液中的雜質容易沈積在血管內壁,損傷血管,引起動脈粥樣硬化、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腎病、腦和心臟缺血性疾病等。當人體體液每向酸性轉變(PH值下降)0.1個單位時,胰島素活性就下降30%,這說明酸性體液也容易增加人們患糖尿病的幾率。
水的分子結構決定了純凈水呈弱酸性,如果長期飲用弱酸性的水,人體內環境就會受到破壞,逐漸變成弱酸性,也就是亞健康。
我們知道,RO膜的孔隙極小,正常的自來水壓力幾乎無法通過,借助水泵的壓力將水擠壓通過,這就給RO膜的破損留下了隱患。RO膜凈水器在設計溢流閥時,為的就是準備在水無法通過旁路時進行循環,這無異於自欺欺人--流入壓力儲水罐的水並不壹定是壹路通水。流入壓力儲水箱的水不壹定都是純凈水!因此其使用安全性大大降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