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好漢武功高強,不管是打架鬥毆,還是行軍作戰,都講究真刀真槍,壹般不會用毒藥來算計對手。因此,《水滸傳》裏出現的毒藥種類不多,而且使用者都是壞人。第壹個在《水滸傳》裏使用毒藥的人,是武大郎的妻子潘金蓮。
武大郎撞破潘金蓮與西門慶之間的不正當關系後,被西門慶飛起壹腳踢中心窩,受了重傷,臥病在床。武大郎見潘金蓮每日出去與西門慶鬼混,不來照顧自己,便威脅要將這件事告訴給武松。潘金蓮、西門慶在王婆的唆使下,將毒藥砒霜放在湯藥裏,毒死了武大郎。
砒霜是世界上知名度最高、也是歷史上最古老的毒物之壹。它是壹種化合物,化學名稱叫“三氧化二砷”。在常溫下,砒霜無臭無味,為白色霜狀粉末,形同霜狀,因此被人們稱為“砒霜”。砒霜屬於劇毒物,毒性很強,經口食入的致死量為6克。不過,《水滸傳》裏描寫的砒霜中毒癥狀,並不符合實際情況。
壹方面,潘金蓮給武大郎餵食含有砒霜的壹盞湯藥後,馬上就有了中毒反應。武大“哎”了壹聲,說道:“大嫂,吃下這藥去,肚裏倒疼起來。苦呀!苦呀!倒當不得了!”其實,如果不是壹次性大量攝入,砒霜的毒性發作需要幾個小時,絕無可能像武大郎這樣,當場就發作了。
另壹方面,武大郎被潘金蓮灌下砒霜後,“腸胃迸斷”“七竅流血”,當場死去。事實上,砒霜急性中毒後,臨床癥狀通常是惡心、嘔吐、腹痛、四肢痛性痙攣、抽搐、呼吸麻痹而死亡。兩者之間有較大差距。
第二個在《水滸傳》裏使用毒藥的人,是童貫和楊戩。
童貫和楊戩見宋徽宗重禮厚賜宋江、盧俊義等梁山好漢,內心好不嫉妒,產生了謀害宋江、盧俊義等人的想法。首先,他們對盧俊義下手,派人將盧俊義召集進京。宋徽宗召見盧俊義後,賜給禦膳。童貫和楊戩早已將水銀放在禦膳裏,讓盧俊義吃下。
接下來,“盧俊義是夜便回廬州來,覺道腰腎疼痛,動舉不得,不能乘馬,坐船回來。行至泗州淮河,天數將盡,自然生出事來。其夜因醉,要立在船頭上消遣,不想水銀墜下腰胯並骨髓裏去,冊立不牢,亦且酒後失腳,落於淮河深處而死。”
盧俊義成為《水滸傳》裏第二位中毒而亡的人。水銀是壹種銀白色閃亮的重質液體,汞蒸氣和汞的化合物多有劇毒,但微量的液體汞吞食壹般不會造成嚴重的中毒反應,大多數並無癥狀,水銀自糞便排出。
童貫和楊戩將水銀放在禦膳裏,具有可操作性,但分量不會太多,否則吃進嘴裏時有非常明顯的沙子感覺,盧俊義壹定會覺察出來。盧俊義吃了少量水銀後,水銀對消化道有腐蝕作用,對腎臟、毛細血管均有損害作用,但屬於慢性中毒,不可能像《水滸傳》描寫的那樣,當即就“腰腎疼痛,動舉不得”。
童貫和楊戩害死了盧俊義後,又繼續對宋江下手。他們借盧俊義死去為由,奏請宋徽宗賜禦酒給宋江,對他進行安撫。沒料到,他們在宋徽宗賜的禦酒裏放了慢藥,毒殺了宋江。
這次的毒藥,果然是慢性毒藥。宋江喝了禦酒後,雖然感到中毒,卻並沒有當場死去,而是派人把李逵連夜從潤州召到楚州來,騙他也喝了含有慢藥的禦酒。第二天,李逵回到潤州,安排了後事,毒發身亡。宋江也在這壹段時間死去了。童貫和楊戩使用的慢藥,是什麽毒藥呢,《水滸傳》裏沒有明確說明,留下了壹個懸念。
在《水滸傳》裏,還有壹種不會致人死地的毒藥,即蒙汗藥。晁蓋、吳用等人智取生辰綱時,將蒙汗藥放在酒桶裏,誘使楊誌等人喝下,昏迷不醒,從而將生辰綱劫走。如果晁蓋、吳用等人不使用蒙汗藥,使用武力強行從楊誌手裏劫奪生辰綱,怕是要付出慘重的代價。
張青、孫二娘在孟州十字坡開了壹家黑店,“只等客商過往,有那入眼的,便把些蒙汗藥與他吃了便死。將大塊好肉,切做黃牛肉賣;零碎小肉,做餡子包饅頭。”魯智深經過此地時,就中了孫二娘的道,被迷倒,幸好張青見魯智深渾鐵禪杖不俗,救了起來,避免了做成“黃牛肉”的命運。
後來,武松經過孫二娘的黑店時,從“饅頭餡肉裏的幾根毛”識破了她的軌跡,反而將她制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