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組副書記、局長方成
黨組書記張振成
黨組成員、副局長付建華
黨組副書記、局長王義勤
黨組成員、副局長常新生
王玉華、黨組副書記、紀檢組長
黨組成員、副局長鄭新宇
黨組成員、副局長王益民
黨組成員、副局長王金根
黨組成員、副局長馮榮貴
局長李玉
副局長程義芳
副局長方成簡介:南陽市西峽縣人,1964年10月出生,漢族,****,黨員,大專文化。1985年8月參加工作;同年8月參加工作;同年8月參加工作。2010年8月參加工作;2010年10月至今,任西峽縣國土資源局黨組副書記、局長。
機構設置 西峽縣國土資源系統現***有227人,其中,財政全額撥款73人,自收自支154人。局機關內設辦公室、紀檢監察室、土地利用股、規劃股、地籍股、資源環境股、勘測開發股、政策法規股、耕地保護中心、土地儲備中心、信訪處理中心11個股(室、中心);下轄土地交易中心、國土資源監察大隊、土地開發整理中心、礦產資源執法監察中心、國土資源評估所5個二級單位和淡水、田關、陽城、回車、城關、五裏橋、丁河、重陽、西坪、寨根、駿馬河、石界河、米坪、桑坪、雙龍、二郎坪、太平等鄉鎮17個國土資源所。
土地資源 截至2010年底,西峽縣土地總面積516.8123萬畝。其中,耕地33.7843萬畝,園地7.2892萬畝,林地424.7959萬畝,草地17.9168萬畝,居民點及獨立工礦用地13.4973萬畝,交通運輸用地4.9787萬畝,水利設施用地1.0182萬畝,其他用地4.3682萬畝。
礦產資源 西峽縣已發現礦產49種,其中金屬礦產12種(貴金屬礦產2種,即金、金銀礦產;黑色金屬礦產3種,即磁鐵礦、鉻鐵礦、錳礦;有色金屬礦產7種,即銅、鉛、鋅、鉬、鎂、銻、鎳),非金屬礦產37種(冶金輔助材料礦產7種:石墨、長石、石英、橄欖石、白雲石、石灰石、螢石;耐火材料礦物 6 種,即菱鐵礦、矽線石、海泡石、石棉、蛭石、耐火粘土;建築材料原料 4 種,即大理石、花崗巖、泥灰巖、粘土;化工原料礦物 8 種,即螢石、滑石、重晶石、電氣石、金紅石、磷灰石、鐵礦石、硫磺、天然;寶石原料礦物 8 種,即琥珀、墨綠玉、白綠玉、青金石、石榴石、玉髓、綠柱石、水晶;特種非金屬礦物 4 種,即藍石棉、雲母、二十面體、方解石),此外,還有古生物化石,主要有恐龍蛋化石、恐龍骨骼化石、魚化石等。已探明儲量的礦產有 23 種,其中石墨、金紅石、金紅石、橄欖石等儲量大、品質好的礦產在國內外占有壹定地位。全縣石墨儲量近1億噸,為亞洲四大礦床之壹;金紅石儲量1億噸,為亞洲最大礦床;鎂橄欖石儲量1.5億噸,金紅石儲量約5000萬噸,儲量均居全國首位。
在2010年耕地保護工作中,西峽國土局采取三項措施切實加強耕地保護工作。壹是加強宣傳。以 "4-22 "世界地球日、"6-25 "全國土地日為契機,通過電視講話、發放宣傳頁、懸掛過街橫幅、書寫宣傳標語等形式廣泛宣傳國土資源法律法規,全縣上下保護耕地意識明顯增強。全縣上下耕地保護意識明顯增強。二是建立耕地保護***同責任機制。積極建議縣政府在年初將耕地保護作為硬性指標納入鄉鎮政府年度目標管理,並簽訂目標責任書。同時,報請縣政府轉發了《南陽市人民政府關於建立土地管理***同責任機制的通知》,進壹步強化了鄉(鎮)政府領導對耕地保護第壹責任人的意識。三是嚴格落實耕地動態巡查制度。堅持每月對全縣耕地和基本農田保護區動態巡查不少於3次,及時發現和制止違法占用耕地特別是基本農田行為。加強動態監測,定期開展巡查,及時發現和制止違法占用耕地特別是基本農田行為,全縣耕地面積穩定在20822.48公頃。全縣新劃定基本農田保護地塊11個,簽訂保護責任書1.21萬份,基本農田面積穩定在18613.11公頃,占耕地總面積的89.3%。
2010年土地開發整理,已通過竣工驗收土地整治項目面積12個,批次3個,通過審批項目1個,新申報項目3個。竣工驗收項目包括平衡項目區11個、2個批次和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項目1個:平衡項目涉及7個鄉(鎮)的淡水、田關項目,總規模229.51公頃,項目總預算1432.7067萬元,分別於2010年3月和2010年7月通過驗收,未完工批次2個項目預計2011年1月可竣工驗收,竣工後預計新增項目面積182.42公頃,耕地面積增加率79.84%;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項目預算總投資39326萬元,項目建設總規模10.666公頃,復墾後新增耕地10.666公頃,新增耕地率100%,4月份已通過市局驗收。已通過市局批復的2009年耕地占補平衡項目,項目預算總投資12143.81萬元,項目建設總規模141.79公頃,***涉及8個鄉(鎮)、9個行政村,項目開發後預計新增耕地123.57公頃,新增耕地率87.15%。新上報的項目包括西坪、陽城等3個鄉鎮的2個省級新增建設用地土地有償使用費項目和1個2010年度災毀耕地土地整治項目。西坪、陽城等3個鄉鎮省級新增建設用地有償使用費項目總投資2442.96萬元,項目總建設規模878.78公頃,整理後凈增耕地27.78公頃,新增耕地率分別為3.03%和3.26%;災毀耕地修復項目總投資3515.59萬元,建設總規模234373公頃,涉及全縣16個鄉鎮。涉及全縣16個鄉鎮,全縣16個鄉鎮災毀耕地復墾完成後,可恢復優質耕地2343.73公頃。
依法依規對西泵特種鑄造有限公司、善心果味食品有限公司等全縣重點項目建設用地進行管理。年報鄉鎮建設用地、城鎮建設用地和城鄉掛鉤項目用地17個批次,308.48公頃(其中衛星執法手續6個批次,"百日行動 "補辦手續2個批次)。省、市已批復10個批次124.18公頃,基本能滿足城建、工業、旅遊等項目用地需求。
2010年土地出讓,****,成功出讓土地25宗,出讓面積642374平方米,收取土地出讓金3.84億元,實現土地凈收益2.41億元。
2010年土地節約集約利用工作,繼續堅持 "大企業上崗、小企業下鄉 "的思路,嚴把工業用地、項目準入關,實現節約耕地1000余畝。結合全縣第二次土地調查,重點對2008年、2009年批而未征的土地進行了全面清查,***盤活存量土地64.24公頃,占市政府下達目標任務的321.2%。全年***竣工保障房1.3333公頃,保障房面積2.5萬平方米。全年供應標準化廠房用地面積3.9808公頃,竣工標準化廠房面積7萬多平方米(其中,雙層、多層標準化廠房2.5萬多平方米,通榆擴建標準化廠房5萬多平方米)。
2010年樓市建設中,***辦理土地交易74宗,面積11.33公頃,土地出讓金3645.3萬元,依法收取土地年租金20萬元;全年***評估土地340宗,其中,抵押評估284宗,面積257.63公頃,辦理招、拍、掛評估31宗,辦理二級市場土地出讓評估17宗,辦理二級市場土地出讓評估17宗。抵押評估284宗,面積257.63公頃,用於招標、拍賣、掛牌的評估31宗,用於二級市場的評估17宗,用於其他拍賣的評估8宗。
土地登記發證2010年共發放土地使用證530余本。其中,國有土地使用證450余本,集體土地使用證80余本。
第二次土地調查2010年,農村第二次土地調查工作已全面完成,待國務院、省國土資源廳驗收,鄉、鎮、鄉鎮所在地地籍調查工作已完成部分,正在整理內業數據庫。第二次土地調查土地利用現狀分析和村莊試點潛力調查分析兩項科技成果已報省廳預審備案。
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縣、鄉兩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2006~2020年)已獲省、市政府批準,為我縣今後10年經濟社會發展留足了用地空間。
2010年,嚴格礦權管理程序,強化礦產資源管理。壹是全面推行礦業權有償出讓制度,堅持對所有礦業權全部實行 "招拍掛 "方式出讓,擬對五裏橋水磨溝大理石等14宗礦業權通過招標、拍賣、掛牌方式出讓,進壹步完善礦業權市場。二是加強資源整合。按照 "擴大規模、減少數量、合理布局、集約開發 "的原則,制定了全縣礦產資源整合方案,完成了桑坪大理石整合區和石灰石整合區兩個整合區5個采礦權的整合任務,並對全縣所有礦山企業儲量實行動態監測備案。通過對鎂橄欖石、大理石、鉬等重點礦種進行全面整合,使全縣礦山總數減少20%,礦業權設置將日趨合理。三是積極會同協作單位編制全縣礦產資源規劃(2008-2015)初稿,已通過南陽市國土資源局初審。同時,根據《南陽市國土資源局關於做好2009年度礦山年檢工作的通知》要求,對全縣25家應檢礦山企業進行了年檢,對11家不合格企業進行了依法查處。
2010年,西峽縣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在 "7-24 "洪災後,全縣地質災害隱患急劇增加,為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該縣重點抓了三方面工作。壹是編制全縣地質災害防治規劃,健全和完善地質災害群測群防網絡。二是針對地質災害隱患點分布廣、出險人數較少但危害嚴重的情況,實施避險搬遷,目前已安置避險搬遷戶589戶。2010年,***爭取中央財政兩權價款項目資金890萬元,對米坪鄉高莊村受滑坡威脅的群眾進行整體搬遷安置,擬搬遷93戶、384人,目前項目正在組織實施中。三是先後爭取上級資金支持1880萬元,對二郎坪蒿坪金礦和軍馬河白果村滑坡等10多個地災點進行了治理。
2010年,基層國土資源所以群眾滿意基層所創建活動為載體,健全規章制度,完善檔案資料。在積極鞏固達標所建設成果的同時,多方籌措資金,為沒有獨立辦公場所的國土資源所建設辦公樓。全縣17個國土資源所,2009年底已達標13個,雖然 "7-24 "洪災從壹定程度上影響了各鄉鎮的建設進度,但該局仍通過成立專項督查組、開通鄉鎮規範化建設工作綠色通道等方法,截至2010年底,17個國土資源所全部達標。該局還專門成立了督查組,對鄉鎮所標準化建設情況進行督查。
執法監察2010年,該局完善了國土資源執法監察動態巡查、違法用地月報等制度,建立了國土資源違法行為查處機制,探索建立了政府主導的執法監察****責任機制,將違法用地由國土資源管理部門管理改為政府及其相關部門****管理,增強了執法合力。政府主導的執法監察機制,變違法用地由國土資源管理部門管理為政府及其相關部門***同管理,增強了執法合力。全年共查處國土資源違法案件155宗,涉及土地面積316畝。聯合相關鄉(鎮)和部門,組織開展了7次違法用地大型強制拆除活動和6次礦業秩序專項集中整治活動,動用挖掘機、推土機等大型機械36臺(次),拆除違法建築4570平方米,依法取締無證礦山41個,銷毀拆除礦山設備50臺(套)。
信訪工作 西峽縣高度重視信訪工作,國土資源局成立了信訪接待中心,開辟了專門的辦公場所,配齊了辦公設備。2010年,***共接待群眾來訪164件,320人(次),來信15件,來電18人(次),***受理京、省、市、縣四級信訪案件31件,案件如期辦結率100%,群眾滿意率達87%以上。
(王金根 馮立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