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前,壹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亂了汽車行業的正常運行節奏,無論是汽車企業還是經銷商,都不得不推遲復工,使下行趨勢中的汽車市場再次受到較大波動。
汽車生產、消費的近乎 "鐘擺",也讓業界憋足了壹口氣,壹些悲觀的預測紛紛出爐,甚至斷言中國汽車市場將 "忍無可忍"。
"從短期來看,疫情對汽車行業的影響無疑是非常明顯的,但從長期來看,這未必不是壹件好事。"
有業內人士指出,當前,我國汽車產業發展的主要矛盾絕不是通常意義上的數量問題,而是質量不足的問題。而應對這壹主要通病,對中國汽車業來說,不失為壹次深刻學習、補齊短板和戰略調整的機會。
2月17日,又壹波車企進入復工狀態。
據凱西汽車介紹,在目前的復產基地中,其實都處於開工準備和半復工狀態,而復工部門大多為非壹線部門,生產線部門仍未正式復工。
中汽協預計,按照復工後減少10個工作日,人員和產業鏈供應短期內無法滿足生產需要計算,預計全行業受影響的產量將超過100萬臺。
"疫情對壹季度汽車行業運行影響較大,產銷量將大幅下降。但疫情結束後,被抑制的消費需求將在短期內得到釋放,汽車市場或存在增長機遇。"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對於進入存量競爭階段的中國汽車市場來說,疫情或只是壹個 "小插曲"。從長遠來看,目前疫情正在經歷重塑汽車產業鏈帶來的休養生息時間,中國汽車市場將進壹步加速優勝劣汰,多數品牌加速回歸本源,強化產業鏈競爭力,搶占智能、技術、品質等更多消費制高點。
車市按下的暫停鍵,給了車企壹個 "增長閥"。
過去,汽車企業壹直忙著比銷量,在高增長的市場上妳追我趕,誰也不願停下來,雖然大家討論創新已經有壹段時間了,但創新始終走不出眼前的銷量,誰也不敢放開現有的眼前利益大膽創新。
疫情加快了汽車產業優化調整的步伐,車企單純追求批發量數字好看的 "癮",或將在2020年得以 "改變"。
要全身而退,經銷商的 "變革 "已悄然來臨。
2月10日,不少汽車4S店開始開門納客,但全國絕大多數地區仍處於盡量不出門的狀態,全國消費市場難以重啟。
在汽車經銷商集體承壓之際,汽車企業紛紛伸出援手。
卡西汽車梳理發現,2月2日,沃爾沃汽車首開先例,宣布啟動無2月銷售目標、直接為經銷商員工發放員工補貼、暫停新4S店考核等經銷商政策。包括大眾、福特、捷豹路虎、現代等車企,紛紛作出回應。
經銷商也采取了壹些 "自救 "措施,比如直播賣車、與之前的意向客戶在線互動、利用360度VR虛擬展廳看車等。
雖然沒有直接的數據統計網上賣車的效果,但壹些價格較低的低端車型效果不錯,上汽通用五菱銷量大增。
這些網絡營銷方式的大規模推行,或將有助於網絡營銷模式在汽車流通領域的深入實踐。
此外,經銷商的 "內功 "也將得到進壹步提升。
"目前,汽車企業的產能無法得到保證,這將有利於經銷商消化庫存。"
業內人士指出,以轎車為例,現在,經銷商不能再因量的壓力,銷量雖小,但每輛車的利潤就上來了,不必再疲於價格戰關,壹切返璞歸真,可以在提升服務質量上更進壹步。
在疫情的影響下,車企和經銷商對市場、經營等方面有了更深刻的思考,現在***用的反 "疫情 "似乎更像是面對未來汽車市場需求新常態的壹種 "鉆研":只有在困境中才能艱難前行,不浪費機會的車企,才能在疫情時期淬火成鋼修煉自我。
2020年開局不利,但機遇從未缺席。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汽車族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立場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