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上杭縣的社會

上杭縣的社會

宋淳化五年(994年)上杭建縣。縣治經過三次遷徙後,於乾道四年(1168年)遷入郭坊(今臨江鎮)。從端平元年(1234年)建築城垣開始到解放前,歷代政府對縣城經營了716年。1949年,城區公***建築物除壹座城墻外,有壹條狹小“主街”,兩旁排列著兩層以下高矮參差的商店。此外,祠堂、廟宇遍布於街巷民宅之間。整個城區面積僅0.9平方公裏。在農村,清以前公***建築僅有族祠、庵廟、寺塔。民國時期,鄉鎮政府所在地始築碉堡式的機關駐所。農戶則依山傍水,聚族而居。建築結構多土墻瓦頂,低矮陰濕,人畜混居。民國23年(1934年)後,革命根據地遭受摧殘,到處殘垣斷壁,壹片淒涼景象。

1987年,公***建築中的房屋竣工面積42.6萬平方米,其中住宅建築12.7萬平方米,城鄉面貌發生了巨大變化。縣城經改建、新建,街道縱橫有序,寬度由原來的2~3米拓展到10米以上。新辟北環路長達3.4公裏,寬36米,街道側旁植有常綠風景樹。入夜,街燈如晝,樹影婆娑。幢幢樓房拔地而起,整齊地矗立在街道兩旁。經過38年的擴建,1987年城區規劃面積已擴大到4.9平方公裏,比1949年擴大4倍。東起北環路東端與東大橋銜接;西至北環路西端與西環路交接;南至南崗工業區,有南大橋相連;北至北峰山居民新村。如今,北環路已成為新的鬧市區,從東到西有南北走向的東環路、北大路、建設路、西環路與原市區解放路貫通。在農村,集鎮建設日新月異。鄉鎮政府所在地、機關、學校、醫院等企事業單位樓房林立。鄉鎮企業的廠房則分布於資源豐富的山村。農村私人住房條件也得到顯著改善。解放前,農戶營建住房雖歷經數代積累亦難實現,解放後的38年間,住房建設迅猛發展。在人口不斷增長的情況下,1987年農村人均住房達1.72間,人均建築面積23.8平方米。

1987年以來,縣城規劃進行3次調整,規劃區面積擴展為72平方公裏。至2002年,縣城建城區面積達7平方公裏,比1987年增加4.7平方公裏,城區形成五縱五橫的主要道路布局,建成江濱公園和江濱廣場,人均綠地面積達9.4平方米,城區綠化覆蓋率達29.2%,江濱園林城市顯現雛形。縣城空氣環境質量保持國家壹級標準。

2001年10月,上杭縣被中央宣傳部、中央文明辦、國家建設部、國家農業部、國家環保總局評為“全國創建文明城市工作先進城市”。

2007年,龍長高速(上杭段)征地拆遷全面完成,國道205線和省道308線擴建工程進入掃尾階段,杭永線城關至稔田40公裏改建工程基本完成;實施農村公路建設230公裏,在全省山區縣(市)率先實現通建制村道路全部硬化。城鄉電網建設力度加大,黃竹至廬豐110千伏線路工程、城區電網改造和城關、郭車、蛟洋變電站技改項目全面竣工,黃竹110千伏輸變電工程進入設備安裝,南陽110千伏輸變電工程按計劃推進。大城關建設持續推進,縣域城市規劃不斷完善,完成北部新城控制性詳規、舊城區控規和上杭大道沿線城市設計、城區汀江兩岸城市景觀、城區道路系統等規劃設計專家評審和成果編制;城區綠化、美化、亮化建設力度進壹步加大。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和數字電視整體平移轉換工作加快推進。 元至正年間(1341~1368年),縣治設“惠民藥局”,為上杭最早的官辦藥業。從明代起,民間醫藥業逐漸發展,至清末民初,境內有中藥堂、店200余家。

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西醫、西藥傳入。民國元年(1912年)始有外國教會在境內辦醫。

解放前,上杭經濟落後,民不聊生,醫術低下,藥源緊缺,醫療設備簡陋,缺醫少藥極為突出,常有疫病流行,造成人口高死亡率、低成活率。民國25年,全縣醫院只5處,無病床,有衛生人員14人(其中醫師7人,藥劑師7人),平均3萬人才有1個醫師。同年,全縣鼠疫、天花、赤痢、白喉等疾病患者1153人,死亡102人。38年,天花、麻疹大流行,全縣死亡1000多人。解放前夕,境內有衛生院1所,私營中藥堂、店156家,西醫藥房、診所42家,中西醫從業人員381人。

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紅軍在境內辦有蛟洋紅軍醫院、福建省軍區制藥廠等,縣、區、鄉蘇維埃政府設“公***看病所”、“藥材合作社”等衛生機構,方便群眾就醫買藥。

解放後,人民政府重視發展醫療衛生事業,至1965年,初步建成縣、社、隊三級醫療衛生保健網,緩解了普遍存在的缺醫少藥狀況。70年代,普遍推廣大隊(村)級合作醫療制度,同時重視抓好醫德教育和醫術水平的提高。中***十壹屆三中全會後,三級衛生保健網發展到新的水平,機構健全,設備更新,力量增加,素質提高。至1987年,有縣級醫療防疫單位7個,鄉鎮中心衛生院4所、衛生院16所,95%以上的行政村設有醫療站(點)。發展醫療衛生事業,保護人民身體健康,促進了經濟建設蓬勃發展和改革開放順利進行。

2007年,全縣衛生系統有醫療衛生機構30個,其中縣直醫療衛生單位8個,中心衛生院3個,鄉鎮衛生院19個。全縣設置床位938張,實際開設床位704張,工作人員905人,其中衛技人員793人,衛技人員中有高級職稱51人,中級職稱211人,初級職稱485人。全縣有社區衛生服務站5個,農村衛生所(室)564個,村級衛生技術人員675人,個體開業醫生29人。全縣醫療業務用房6.65萬平方米,生活用房4.5萬平方米,醫療設備3546.73萬元。全縣醫療單位業務收入7565.67萬元,其中醫療收入4017.56萬元,藥品收入3184.36萬元,其它收入363.75萬元。

2007年,上杭縣繼續動員和鼓勵在職衛生技術人員參加業務培訓及學歷教育。全年選送160余人次參加各級培訓,56人參加各類學歷教育,400余名衛技人員參加省通訊醫學繼續教育,115人參加執業醫師資格考試。開展鄉村醫生培訓,舉辦鄉村醫生規範化培訓班7期,***650人參加。 晉代上杭有古田五龍酒餅配方;唐代有規模相當的種植業和養殖業;北宋康定年間(1040年),縣人曾在紫金山開采黃金;南宋時期古田白眉山已建爐煉鐵,制造農具、兵器;嘉泰二年(1202年),用木刻印刷第壹部《上杭縣誌》;明末有草紙作坊;清代有土榨油坊,乾隆十六年(1751年)縣城鄒氏所制的“竹鎖”堅澤如銅,選作貢品送京;同治年間曾在上園山開采銀礦;光緒年間廬豐鄉已有木蘭機織布。

隨著科技的傳播和應用,民國期間境內始有火電、鉛字印刷、機器碾米、船舶制造和汽車運輸業。解放後,黨和人民政府重視科技工作,1950年在縣城設立農業技術推廣所,開展耕作制度改革和品種改良。此後,冶煉、機械、紡織、印刷、化工、食品工業均有發展。1959年1月,全縣開展技術革新和技術革命運動,但不切實際地“大放衛星”,出現了科技領域的浮誇風和瞎指揮。1960年2月,縣成立科委。1962年貫徹中央“調整、鞏固、充實、提高”方針後,科技工作恢復實事求是的作風。“文化大革命”期間,科委、科協被撤銷,科技推廣單位被拆並,科技工作遭受挫折。在困難條件下,廣大科技人員仍然兢兢業業,專心鉆研,推動科技事業向前發展。1969年建成第壹座跨越汀江的石臺墩雙曲拱永久式南門大橋和堵截汀江的支磴壩——回龍水輪泵站;1970年全縣農村實現矮稈良種化和稻制連作化;1971年縣農械廠設計制造“壹擔挑”脫谷機,同年縣化肥廠建成投產,並於翌年6月研制成功炭化煤球新工藝。

1978年中***十壹屆三中全會後,恢復和加強科技行政管理和社會團體機構,科技隊伍日益壯大,學術交流日趨活躍,科技事業健康發展。至1987年底,全縣有科技人員5191人(含專業教師),比1949年增加了6倍,農業和工業技術人員883人(其中直接參加工農業生產第壹線的有720人),具有大中專學歷的科技人員擔任副局級以上領導職務的有185人。1987年,全縣科技社會團體有鄉(鎮)、縣直協會27個,會員1188人;各種專業學會18個,會員308人。自1978年3月全國科學大會以來至1987年,全縣獲地區以上科技成果獎36項,其中省級23項、地區級13項,獲縣級以上獎勵的各科學術論文38篇。1986年開始實施的5項國家科技“星火計劃”已如期完成,科技進步促進了經濟發展。1987年全縣工農業總產值2.1億元,縣財政收入1800萬元,其中依靠科技進步因素約占20%。

2007年,加大農業科技投入,安排農業科技經費40萬元,占縣科技三項經費的53%。加快農業新技術的推廣應用,圍繞發展“壹鄉壹產業”、“壹村壹品”總目標,重點抓好優質稻、優質果茶、優質食用菌、優質蔬菜四大產業,全年引進各種新品種85個,推廣優質稻48萬畝,水稻免耕栽培9萬畝,推廣超級稻15萬畝。加強農業科技示範基地建設,重點抓好才溪臍橙、南陽金桔、湖洋青梅、溪口蘆柑、古田蔬菜、下都沙田柚、步雲和太拔茶葉等基地建設。 清以前,官署公文由官辦驛傳。民間信件多是群眾付酬托人捎轉,遠道信件托寄極為困難。清光緒三十壹年(1905年)始設郵政代辦所,次年改為二等郵政局,並先後在藍家渡、豐稔、中都、回龍、白砂、古田等18處設有郵政代辦所和信櫃。時縣城年收入郵件9.6萬件,發出郵件6萬件。

民國以後,驛站全部裁撤,衙署文件均由郵局寄遞。3年(1914年),龍巖經上杭至長汀電報線路架通,上杭開設電報局,電報局利用報線聯通龍巖、長汀的長途電話,但長話僅供內部使用,不對外營業。7年4月,建成上杭至永定電報線路。13年,商人集資架設地方電話,至18年停辦。

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境內大部為中央蘇區,盡管國民黨對蘇區通信進行封鎖,但由於***產黨、紅軍采取保護郵政的政策,利用蘇區郵局與國民黨統治區郵局***存的情況,取得正常通郵。當時,上杭蘇家陂設電話總機,是閩西蘇維埃政府電話中心,境內的藍溪、白砂以及龍巖、新泉、塗坊、湖雷設分機,構成閩西蘇維埃臨時電話網絡。

民國22年,上杭設電話總機,為官督商辦。25年,在謝家祠恢復設立電報營業處,次年改為電報局。27年,電話總機室收為官辦,郵電合設。至29年,上杭正式開通與龍巖、永定、會昌等地的長途電話業務,並通過關系局與各地互通電訊。34年,組建上杭電話所,縣城與各區鄉形成通訊網絡。至1949年解放時,縣設有電信局和電話總機各1處,郵政局2處,還有20處郵政代辦所。

解放後,郵電事業迅速發展,郵電機構、網路遍布城鄉,通訊手段不斷改進,電報傳輸改莫爾斯人工收發機為電傳打字。1970年後,電話線路改實線傳輸為多路載波,話機從磁石式改成***電式半自動。尤其是1978年後,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信息傳遞頻率加快,作為現代化工具的郵電通訊、設備逐年更新。1987年,鄉鎮廠礦設20個郵電支局(所),有交換點23處,郵電職工197人。全縣郵路463公裏,比1950年增長1.54倍。農村信報投遞線路總長1398公裏,妥投到戶率42%以上。出口函件138萬件,比1952年增長11.6倍,比1980年增長64.5%,業務收入92.24萬元,比1952年增長26.8倍,上繳收支差額17.81萬元,比1952年增長34.5倍。1988和1989年,先後開通市話和長話自動系統,用戶可與全國乃至世界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直撥電話,交換機容量增加到2000門。

2007年,完成業務總量1536.4萬元,比增8.27%;完成業務收入1445萬元,比增12.63%。全年收寄郵件158萬件,投遞郵件234.2萬件。

2007年,縣電信分公司完成固定資產投資700余萬元,其中設備300余萬元,管線300余萬元,管線300余萬元,更新改造項目50多萬元。

  • 上一篇:水是咋來的研究報告
  • 下一篇:描寫臭豆腐的作文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