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衛健委此前發布通知,擬使用財政貼息貸款更新改造醫療設備,貸款使用方向包括診療、臨床檢驗、重癥、康復、科研轉化等各類醫療設備購置。
民生證券呂偉10月25日研報中表示,各類臨床系統、醫療設備數據采集分析系統等充斥在醫生辦公室、護士站、手術室及各類臨檢科室,隨著醫療信創的持續深化,基於windows所開發的系統有望迎來國產化更叠,信創將引領醫療信息化行業絕地反擊。
從近期的訂單層面來看,醫療信息化板塊千萬級訂單強勁。數據顯示,2022年1-9月,頭部企業***中標醫院訂單39.4億元,同比上升22.08%;公***衛生訂單則中標9.98億元,同比降低45.01%。
上市公司中創業惠康、萬達信息、東軟集團、衛寧健康、嘉和美康、久遠銀海等均已參與醫療設備建設。
東方證券認為,信創等領域未來將迎來更進壹步的政策驅動,醫療IT建設有望加速。分析師認為未來三年,信創將是貫穿整個計算機行業的主線,其可以將醫療IT、管理軟件、金融IT、網絡安全等賽道全部串聯。
公開資料顯示,醫療信息化的建設方主要在醫院,包括醫院管理信息化、臨床管理信息化和公***衛生信息化;廣義上,隨著“三醫聯動”改革及互聯網醫療的發展,醫保信息化、藥品信息化及其他創新系統建設也被納入醫療信息化的範圍。
開源證券諸海濱9月8日研報中表示,智慧醫療通過大數據、物聯網、雲計算等技術,建立健康檔案醫療信息平臺,實現數據化、標準化和智能化管理,成為提升醫院服務管理智能化、精細化水平的有效手段,因此得到國家大力支持和推廣。根據IDC統計,2021年我國醫療行業IT支出高達712億元,預計到2024年市場規模增長至1,010億元,2021至2024年的年復合增長率為12.36%。
競爭格局方面,數據顯示,東華集團市占率達13.3%,位列第壹;衛寧健康市占率達12.9%,緊隨其後;創業惠康和思創醫惠市占率分別為6.4%和4.8%,位列第四和第五名。整體而言行業格局分散,頭部企業並沒有絕對的市占率優勢。
呂偉表示,醫療作為民生大計,在政策的推動與醫療機構數字化轉型等趨勢下,行業龍頭與格局已初步形成。伴隨醫療信息化行業集中度將穩步提升,行業龍頭也有望實現更長期地成長。建議關註創業慧康、衛寧健康、東軟集團、萬達信息、久遠銀海等醫療IT龍頭企業。
具體來看,東軟集團為國內首家上市的軟件公司,公司連續10年保持醫療IT解決方案市場份額第壹。公司的RealOneSuite為大型醫療機構提供“壹站式”的解決方案,產品主要包括醫院信息系統HIS、電子病歷系統EMR等,覆蓋近600家三級醫院。
中信證券楊澤原等在研報中表示,衛寧健康深耕醫療IT行業近30年,形成了傳統業務+創新業務的全面布局,通過內生和外延率先完成全國化布局,服務6000余家醫療衛生機構。目前,公司積極通過產品變革引領醫療IT行業發展,率先推出雲化中臺架構產品WiNEX並提出雲化戰略,尋求經營質量和效率提升。
西南證券王湘傑10月26日研報中表示,創業慧康已基本完成核心應用軟件對國產主流生態環境的適配,此外,公司與飛利浦的合作進程加速,新壹代Ctasy產品將於2023年下半年推出,綜合競爭力再得強化;久遠銀海是國內醫療信息化和數字政務領軍企業,公司參與承建國家醫保信息平臺和22個省份醫保信息平臺項目,其中10個省份為核心業務系統。
不過,值得註意的是,醫療信息化行業目前缺乏行業統壹的數據標準,因而各個系統各個應用之間互不連通。分析人士表示,市場亟需出現壹個醫療領域的“安卓系統”,為醫療領域的軟件和能力提供集開發、管理、市場於壹體的開放平臺,融入醫療產業生態,更好地滿足醫院客戶需求。換言之,標準開放的平臺將是決定新壹代醫院信息管理系統能走得長遠的重要標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