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患者想看醫生而言,這些信息不壹定有幫助。因為各自的病情、癥狀、體征都不壹樣。我無法判斷我的條件更適合哪家醫院。我建議如果妳覺得不舒服,先和熟悉的家庭醫生商量壹下。然後再決定去哪個醫院或者看哪個醫生。當然,利用網絡提前查詢醫生的就診範圍也是壹個不錯的方法。
給我的感覺是青醫附院嶗山院區的服務特別差。醫生很容易生氣,也不給解釋。齊魯醫院的醫生服務很好,特別願意給患者解釋。這是我個人的感受。
再說說青島齊魯醫院。在齊魯醫院住院,因為上臂有個血管瘤需要切除。因為當時不知道是血管瘤,以為是普通脂肪瘤,就掛了普外科的專家號,然後做完就懷疑是血管瘤。然後這個普外科直接安排住院說要做手術,然後第二天就來醫院了。入住上醫院後,不得不做CT和磁振做進壹步檢查。結果直到四天後磁振全部排出,然後我就在醫院等這個磁振。最後結果出來,確實是血管瘤。我想既然確定了,就趕緊安排手術吧。結果突然被告知他們科室做不了這個手術,要轉到骨腫瘤科,然後骨腫瘤發生了嗎?然後壹有床位就回來住院。當時我怒不可遏。妳說既然妳做不了這個手術,為什麽從妳部門接收?妳在醫院花了2500多塊錢五天什麽都沒做,然後出院在家等了幾天骨腫瘤科的手術。來回花了20多天。壹個本來可以壹周完成的小手術,浪費了這麽長時間。感覺普外科這個姓於的專家很不負責任。
齊魯,濟南還可以,齊魯,青島太差了。感冒開藥可以,但是治不好。他們都很年輕,沒有經驗。不如海慈。
齊魯醫院青島院區的專家大多是山東醫學院附屬醫院(濟南文化西路齊魯醫院)派來的知名專家教授,其他相對年輕的醫生也不是山東醫學院的,多是招聘來的。雖然有些特殊醫療設備不如青島醫學院附屬醫院(還有腫瘤醫院)齊全,但也足夠了。因為齊魯醫院(青島)的醫德醫風和醫療水平可圈可點,齊魯醫院(青島),
我常年住在青島下轄的平度。這裏大部分人真的有大病,有能力的還是直奔山大醫院,也就是清醫附院。這裏的人也習慣性的稱清醫附院為山大,人們真誠的相信山大,我的爺爺,爸爸,媽媽,女兒,我當時去了山大和江蘇路,親身感受到了醫生的診斷水平和服務態度,真的是仁者,悅者,和者...齊魯醫院沒去過。但是在民間傳播也是可以的。有同事說醫療水平也很高...我覺得很多回答都是青島本地人的評論。我想大多數人感受不到下面縣級市對原地方醫院級別的不信任。可能是因為經濟原因,再壹個就是交通問題,還是有很多人會去當地的中醫院和人民醫院看病治療,但是醫療水平,醫護人員的素質和服務水平真的差的不是壹點半點...青醫附院平度院區成立的時候,平度人真的把話傳開了,他們樂得到處跑...普通大眾的支持態度,我覺得也從側面說明了壹些問題...讓我再說壹句。而青醫附院的綜合診斷水平很高,很多其他醫院無法確定,但在青醫附院可以檢測診斷...
每個醫院都有熱情認真的醫生,有些醫生相當不負責任。這就好比壹個社會,良莠不齊很正常。
但如果要我比較齊魯醫院和青醫附壹院,我的答案很明確——青醫附壹院。
因為家裏有老人小孩,跟醫院打交道比較頻繁,我家現在秉持的原則是小病齊魯,大病年輕醫生。
就算齊魯醫院離我家步行不超過十分鐘,我還是不敢去齊魯醫院,因為距離的方便,如果不是頭疼發燒感冒咳嗽。
為什麽?幾次重大的從醫經歷都讓人心有余悸,真的很害怕。
舉幾個我自己親身經歷的例子讓朋友們自己判斷。描述的很客觀。也許是我的錯。每次遇到不該遇到的醫生。
第壹個例子:肩袖撕裂。前幾年我媽因為寵大孫女,每次出門都抱著孩子。就算上幼兒園的時候有個大坡,她也絕不會舍得讓孫女下地。
就這樣,六十多歲的人壹手抱著孩子,每天送孩子上下學。他們堅持了不到壹年,肩膀疼得厲害。
第壹次去醫院是我家門口的齊魯醫院。當時齊魯醫院口碑不錯,骨科是原來的骨科醫院。想著總是專業的,就帶著老人去看了。
醫生看起來非常專業。拍完片子,他告訴我是肩袖撕裂,要做手術。老人問怎麽辦,醫生很耐心,就叫他釘鋼。反正很麻煩。
老人壹聽說要釘自己,就有點害怕,以為我胳膊只是疼。至於嘛,我們年輕人不能讓老人得病不看。
本著謹慎的原則,第二天又在齊魯醫院掛了壹個醫生的名字。結果醫生看了之後得出了同樣的結論。
母親說想保守治療,對方告訴她效果不好。如果她必須保守治療,她可以用我們醫院準備的膏藥。
於是我拿了壹盒膏藥回家了。我用了壹段時間,沒有效果。老人仍然非常痛苦,他的肩膀活動受到嚴重限制。那段時間,我的情緒很低落。
我肯定得去看,但是齊魯醫院得做手術。老人反正不會去,就去了青醫附院。
青醫附院的醫生是個五十多歲的醫生。當時他還帶了兩三個學生。當時我們拿著齊魯醫院的片子去見人。看完片子,醫生聽了我們的訴求,有些默默的對學生說,這種情況怎麽能到了必須做手術的地步。
壹些廢話。
最後醫生告訴老人盡量多休息半年到壹年,應該沒什麽問題。
結果真的沒問題。這麽多年過去了,還是沒問題。我只能說我在齊魯醫院逃過了壹次手術。
但是第二次,我就沒那麽幸運了。
第二例:肺癌第二次轉為炎性假瘤。我想最主要的原因是,面對噩耗,我終於沒能控制住自己的恐懼,徹底慌了。
以至於我終於相信了齊魯醫院的壹刀。
情況是這樣的。四年前,我媽媽總是咳嗽。感覺她肺部可能有些炎癥,就去齊魯醫院掛了個呼吸科。呼吸科醫生真的很好,很細心。看完媽媽的片子,她很負責任的告訴我們,左肺有壹個結節,有實變趨勢,片子也顯示不排除ca。
當時我們很感謝醫生。到現在為止,其實我從來沒有抱怨過他,因為我覺得他真的很負責。
呼吸科醫生後來建議我去找胸外科主任,告訴我對方看這個很準。如果他認為是,基本上就是了。
當時我壹聽就有點害怕,就趕緊找了當天胸外科的值班醫生。這時候,壹個年輕的副主任醫生正在值班。
看完之後他跟我說,不排除ca,不代表妳回去輸液七天。
那天回到家,我有點緊張,有點走神。我覺得我的母親有壹個真正的大問題。告訴我老婆後,她也很擔心,掛了胸外科主任的號。
我當時也看到了。在醫院的公告欄上,主任很有名,他被稱為小刀。
後來我媽開始輸液。七天後,我帶著媽媽去拍另壹部電影。結果我沒有再提醒ca。這時候,我的心才有些放松。
怕我媽知道這個消息,第二次帶著片子去見導演。結果導演很肯定的告訴我,就是這個。它壹定很大。
我當時就崩潰了,我問,不是消炎提示ca嗎?
主任搖搖頭說,這說明不了什麽。
然後我問現在是什麽階段。
導演告訴我,應該很早了。現在看來沒有轉移,手術後可以治愈。
這個我也不懂。整天在網上上上下下的找,嚇死我了,最後決定做手術。這壹次,我有點害怕,不想去綠醫復檢。我壹心想著癌癥這個病,每天都在拖延。
當時我在醫院的時候,副主任醫生給我們主刀。他很困惑。他為什麽不等呢?他不這麽認為。但是我說我不敢等。畢竟是肺癌。妳們主任那麽肯定,我都嚇死了。
聽主任這麽壹說,他也不好說什麽,就安排手術了。
最後是炎性假瘤,切除了肺中葉。雖然手術後我們慶幸不是惡性的,但每次想到手術前副主任的那句話,還是有點難受。
畢竟切除了中肺,母親的身體還是有壹定影響的,老人本身肺功能就不太好,無異於雪上加霜。
從那以後,我們家去齊魯的次數就少了。
可是當傷疤愈合了,痛也忘記了,誰讓它在我眼前呢?
第三種情況:我們看這個病,要有壹個螺旋式發展的觀點。兩年前我媽覺得裏面熱,腳熱,冬天穿的不多。剛開始我以為這幾年給我媽買的長白山人參是不是起作用了,感覺有點欣慰。
後來發現根本不是這麽回事。
母親的腳在發燒,她的舌頭開始開裂。看到這種情況,我趕緊領著她去了齊魯醫院。
朋友們,我承認我錯了。清怡離我家很遠的車程,有時候人就是這麽懶。
剛去口腔科的時候給老人開了壹瓶,好像是氫氧化鈉,就像吊瓶壹樣的大瓶子,用來漱口和塗抹口腔。
當天我們還去內分泌科看了內熱的問題。
結果內分泌科值班醫生告訴我,這個病最好找他們的中醫調壹下。結果看了中醫,開了幾個藥,回去吃了,也不管用。
當時我把原因歸結為齊魯的中醫水平太差,然後就領著我媽去了海慈醫院,找了壹個全國知名的老中醫。
老中醫跟著壹幫學生。老中醫把了把脈,邊開藥邊教,給母親開了壹堆中藥。
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回去吃飯的時候我媽跟我說好像少了點辣。
後來我媽也沒說什麽,大家也沒把這個火氣當回事,但是後來病情的發展還是出乎我的意料。
壹年下來,我媽心裏壹直不舒服。後來她走路就開始喘氣,腿腳都腫了。因為有中葉切除的經驗,所以去了齊魯醫院呼吸科、胸外科、神經內科等壹系列科室看病,包括急診,什麽都沒查到。
呼吸科說呼吸沒問題,胸外科告訴我恢復的很好。看了心臟後,神經內科覺得問題不嚴重,但找不到原因,所以壹度想去做血管造影。
當時我媽覺得太貴了,把我的銀行卡從機器裏退了出來。我還是慶幸我媽運氣好,舍不得錢,不然白吃了。
這種情況越來越頻繁,尤其是我媽跟我說她心臟整天劇烈跳動,好像要死了壹樣。
最後在網上查了壹下,覺得這個現象看起來太像甲亢了。
後來我又領著她去了齊魯醫院內分泌科,果然是驗血。
當時我諷刺的問內分泌科醫生,妳是怎麽第壹次看到老年人發燒,壹種可能的甲亢癥狀,而作為專科醫生,卻沒有人想過這個問題?
醫生有點不好意思,最後跟我解釋——這個病,我們可以用螺旋式上升的概念來理解,畢竟認知有壹個受挫再認知的過程。
後來我把他的話告訴了壹個綠衣醫生,醫生笑了。
這裏面還有壹個小插曲。檢查甲狀腺b超時,有壹個甲狀腺結節不好,提示可能是ca。因為齊魯看甲狀腺的人不多,所以要等醫生來看(相信很多患者都知道醫生)。
後來醫生直接跟我說,就是這個,得趕緊手術。我問這種情況是否可以觀察到。
當時醫生就生氣了。妳這樣認為嗎?我告訴妳,巨蟹座,妳覺得是嗎?
我說主要是老人身體不好。
醫生不耐煩了,說,我告訴妳這是癌癥,妳愛怎麽治就怎麽治。我如實復述這段話,沒有任何虛假和誇張。
我壹聽到這個病,馬上想到應該去看綠科醫生。後來掛了綠醫的內分泌科和甲狀腺外科(綠醫有青島唯壹的專業甲狀腺外科。如果是這方面的病,我建議來這裏看看。)
這裏的醫生真的很好,有耐心,讓人放心。醫生詳細解釋了甲狀腺癌的概率、可能性和發展速度,告訴他這種情況是可以觀察到的,不要那麽慌張。如果想做手術,也可以壹舉解決甲亢問題。
後來我有了做手術的想法,但老人還是心存疑慮。有壹點要提的是,綠醫生的b超顯示,老人的甲狀腺結節是4B,然後是3型,4A,有的因人而異。
我們去南方總部住院的時候,主治醫生也不確定是壞的,因為又做了4年才臨床。建議仔細穿刺,效果好了就直接出院。
結果因為鈣化嚴重,穿刺做不了。穿刺醫生建議,這麽大年紀了,回去觀察壹下。如果發展緩慢,可以邊觀察邊治療。如果不是,那就是浪費時間。
後來清壹的醫生讓我每兩個月去看壹次。如果有任何變化,我會很快去那裏。
在隨後的回顧中,這幾年基本沒有什麽變化。老人在綠科醫生治療甲亢兩年了,馬上要停藥了。
經過這些折騰,“小病”“大病”的觀念已經在我們家根深蒂固了。也許這些都是特例。畢竟在齊魯醫院還是看到很多有責任心有耐心的醫生護士,但是有些觀念,壹旦形成,就無法改變。
青醫附院比齊魯醫院好,至少我是這麽認為的。
我家老太太因為心臟不舒服去了齊魯,齊魯的醫生二話沒說讓她住院。我們表達了不住院先吃藥的想法,於是齊魯給她開了壹種極其貴的藥在家吃。壹周的藥500元,不在醫保範圍內。老太太說買不起!後來我們又去看了青義嶗山醫院的心內科。醫生開了普通便宜的藥,帶回家吃了壹年。所有藥品都在醫保範圍內報銷!上個月老太太血糖沒控制好。這壹次,我們主動去找綠科醫生住院。老太太的血糖和其他老年病壹起調整得很好。現在回家休息真好!
再補充幾句!為什麽不去齊魯住院?我爸心臟也不好。他在齊魯住院好幾年了。終於,在他去世的半年前,他剛從醫院出來。當時他跟我說,他再也不想去齊魯了。他說住院部的醫生都看了,他心裏很不好受。他出院半年後死於心臟病發作!
事實證明,我家血糖多年偏高,壹直在綠醫治療。綠醫的醫生沒有壹個告訴我家人血糖有胰島素抵抗,然後青島齊魯醫院的醫生馬上指出來了。這是胰島素抵抗,需要住院治療!兩家醫院的水平給病人的感覺不壹樣!
齊魯醫院青島院區是三級,青島大學附屬醫院是三級,不是壹個級別的。和濟南齊魯醫院、青島大學附屬醫院比較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