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麻樹脂中可提取出壹種成分為 "四氫大麻酚 "的油狀非水溶性液體,簡稱四氫大麻酚;其含量越高,藥效越強;另壹種是大麻濃縮物,稱為印度大麻脂。制作方法是將植物材料浸泡在溶劑中,然後過濾出植物內容物,除去溶劑,得到壹種樹脂狀凝膠,其毒性比大麻葉更強。壹般認為,大麻的四氫大麻酚含量約為 0.5% 至 0.6%,而印度大麻脂的四氫大麻酚含量可高達 25% 至 60%。
使用大麻,最早與宗教活動有關,其次是治療。陷入吸毒成癮則是後來的事。我國早在4000多年前的《黃帝內經》中就有關於大麻的描述,公元二世紀我國名醫華羅庚曾用大麻作為麻醉藥物,《本草綱目》中也有大麻入藥的記載。
在印度,大麻作為藥物和吸食大麻,有著悠久的歷史。在美國,自第壹批英國移民來到美國時,大麻就已經出現了。英國移民用它來織布,這種布當時被稱為大麻。19 世紀,醫生們種植大麻,以獲取其藥用價值。1937 年,美國國會通過《禁用大麻法》後,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宣布大麻在醫學上毫無用處,並將其撤出藥品市場。在接下來的 25 年裏,大麻主要在城市黑人區被濫用,其他美國公眾並未使用。到了 20 世紀 60 年代越戰時期,成千上萬的大學生、士兵、"嬉皮士 "和反戰人士開始吸食大麻並留起長發,以此作為他們抗議政府不人道和父母物質主義價值觀的象征。年輕人經常互相傳遞大麻煙,輪流吸食。吸食大麻成為反對政府、社會、父母等的壹種 "儀式"。隨著反戰運動的發展,吸食大麻的現象愈演愈烈。後來,越戰結束,"嬉皮士 "運動解體,但吸食大麻的現象依然存在,並繼續蔓延,幾乎滲透到美國的整個社會,成為美國最廣泛濫用的毒品。20 世紀 70 年代,大麻濫用蔓延到歐洲、大洋洲,甚至非洲國家。近年來,亞洲的壹些國家,如菲律賓、越南、韓國和新加坡,也廣泛流行使用大麻。在我國,只有新疆天山以南的大麻產區以大麻生產麻煙。解放後,雖嚴令禁止,但仍有人吸食。
經過加工的大麻葉和大麻籽,成為褐色的餅狀,揮發出刺鼻的氣味。吸食的方法,壹種是將其粉碎後摻入煙絲中,像香煙壹樣吸食;另壹種是將提煉好的大麻油直接塗抹在香煙上吸食。
此外,還可以摻入食物中,也可以咀嚼大麻葉或吸食大麻粉。
大麻的致畸、致癌和致突變試驗均呈陽性。長期吸食大麻可引起大腦腦病的退行性變化;可誘發精神錯亂、妄想癥和妄想型精神分裂癥等中毒性精神病。大麻的精神依賴性是肯定的。但大麻的生理依賴性和耐受性問題仍在爭論之中。
大麻的生理作用主要是對心血管系統、呼吸系統、免疫反應和腦電圖的影響。耐受性是有限的、相對的,並且與劑量有關。長期吸食大麻的人在停藥 10 小時後會出現輕度至中度戒斷反應,48 小時後達到高峰,持續 4 至 5 天。這些反應和癥狀包括震顫、出汗、惡心、嘔吐、腹瀉、煩躁不安、厭食和睡眠障礙。
長期吸食大麻者會喪失部分或全部社會職業功能,沈迷於吸食大麻或試圖獲取大麻;可能出現 "無動力綜合征 "或 "完全冷漠",癥狀包括冷漠、無精打采和普遍的冷漠感。這會導致 "無動力綜合癥 "或 "完全冷漠",表現為冷漠、沈悶、無聊、懶惰、情緒幹涸、易怒和睡眠周期改變。這會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造成破壞性影響。吸食大麻者會對個人儀表、衛生和飲食失去興趣,性格也會發生變化,導致 "人格解體",進取心減退,甚至完全喪失工作、生活和學習的能力。這種人往往會出現危害社會的犯罪和攻擊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