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力解決 "四風 "突出問題。市、縣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要著力解決政績觀不正確、不敢擔當,搞 "形象工程"、"政績工程",換壹個領導、換壹套思路,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下策 "等問題。市縣直屬單位重點解決庸、懶、散,辦事拖拉、推諉扯皮,工作不落實、服務不主動等問題。執法監管部門和窗口單位、服務行業重點解決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亂收費、亂罰款、亂攤派,濫用職權、吃拿卡要、執法不公等問題。鄉鎮、街道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重點解決對群眾不關心、不負責,惠民政策落實不到位,工作方式簡單粗暴,弄虛作假等問題。村、社區等基層組織主要解決軟弱渙散、服務群眾意識不強、辦事能力不強、辦事不公等問題。省以下各級機關及其下屬單位、基層組織要重點解決組織渙散、紀律松弛的問題。
著力解決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堅持為民惠民,本著盡力而為、量力而行的原則,切實落實各項民生政策,解決好群眾在教育、就業、社保、醫療、住房等方面的基本需求,解決好生態環境、食品藥品安全、安全生產、社會保障、執法司法、征地拆遷等關系群眾公共利益的問題,解決好困難群眾生產生活的問題,解決好與民爭利的問題。暢通群眾訴求表達渠道,加強與群眾真誠溝通,做好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工作,讓群眾辦事更方便、得到更多實惠,增強安全感、提高滿意度,切身感受到社會公平正義。
解決聯系群眾 "最後壹公裏 "問題。加強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擴大黨的組織覆蓋和工作覆蓋,建設守信念、講奉獻、有本領、重品行的基層黨組織書記隊伍,組織帶領廣大黨員、幹部為群眾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務。加強和改進鄉鎮、街道、村、社區便民服務工作,提升服務群眾的功能和水平。完善服務保障體系,建立穩定的基層組織和基本公共****、服務經費保障體系,推動人、財、物向基層傾斜,充分調動服務群眾的積極性,確保群眾話有地方說、事有地方辦、難有人幫、問題有人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