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牛
牛(拉丁學名:Bovine),屬牛科,牛亞科下的壹個科。野牛的染色體數為56,黃牛的染色體數為60,大額牛的染色體數為58,雜交後代有繁殖力,為哺乳動物,易發生羅伯遜易位(絲狀融合)改變染色體數而降低繁殖力,食草性強,部分種類為家畜(包括家牛、黃牛、水牛、水牛和牦牛)。它們體型粗壯,有些公牛頭上有壹對角。牛能幫助人類從事農業生產。
2.生長和繁殖
牛的單胎和雙胎率壹般只占懷孕總數的 1% 到 2.3%。除高寒地區的牦牛因常年放牧和氣候影響而季節性發情外,舍飼牛壹般壹年四季多次發情。發情周期基本相似,平均約為 21 天,妊娠期約為 280 天。牛屬的四個牛種之間可以雜交,其中有的牛種雜交後代(如瘤牛×普通牛)雌雄牛均能繁殖;有的牛種雜交後代(如牦牛×普通牛、野牛×普通牛)雌牛能繁殖,公牛不育。水牛屬中的水牛種之間也可以雜交產生後代,但與牛屬中的任何牛種雜交都不會產生受精。根據這些特點,通過種間雜交創造新品種或利用其,已受到育種家的廣泛重視。美國用婆羅門瘤牛與歐洲肉牛雜交,培育出適合熱帶和亞熱帶氣候條件的布拉馬普特拉福特、布拉馬普特拉古斯、聖赫特魯迪、肉牛王等肉牛品種。澳大利亞用辛迪紅牛和沙希瓦牛雜交,培育出耐熱、抗蜱的澳大利亞瘤乳牛。美國還用美洲野牛(3/8)與海福特牛(1/4)和(3/8)進行3個品種雜交,經過上千次雜交試驗,終於克服了雜交公牛不育的障礙,培育出了增重快、耐粗飼料、產肉多、肉質好、飼養成本低的新品種 "必發羅 "牛。加拿大用美洲野牛(1/2)與婆羅門牛(1/2)、夏洛萊牛(1/4)、(1/16)、海福特牛(1/16)進行多品種雜交,育成的種間雜種 "卡特蘭 "與 "比法羅 "的生產性能相近,在寒冷多雪的條與 "畢法羅 "相似,對寒冷和冰雪氣候的適應性特別好,可以利用、灌木等植物。中國與俄羅斯用普通牛與牦牛雜交,其種間雜交壹代犏牛,不僅體型大,役力更強,而且產奶性能也大大提高。
三、如何養牛
添加添加劑 "靠科學養牛,向科技要肉 "是發展養牛業、提高養牛效益的重要途徑。目前,應用較為廣泛的是種植增重劑技術,從而提高牛肉產量,提高飼料報酬,房飼育肥公牛可隨時埋藥閹割,效果最好,母牛不埋藥。對飼養期長的牛,可間隔100天重復埋藥1次,育肥效果更好。
精飼細管在飼餵氨化牧草的過渡期驅蟲可按每公斤體重30毫克丙硫咪唑,服後還可進行胃藥,育肥階段,草季放牧1-2個月,後期要求不少於1個月的舍飼,使用高精料日糧育肥時間為60-90天。拌料要求將料濕拌 1 小時後再與草料均勻混合,此外,每天必須餵 2 次清水。牛欄應經常除濕墊幹,保持幹燥清潔。
選餵雜交牛 雜交牛綜合了不同品種的優良性狀,具有明顯的雜交優勢,在短時間內就能生產出大量優質牛肉。如果沒有雜交牛,可選擇年齡3-8歲、體重250公斤、膘情中等、健康無病的本地淘汰母牛短期育肥。
用氨化草飼餵可提高營養轉化率,增強適口性,降低生產成本。氨化草按100公斤草、3公斤尿素和40公斤水的比例生產,在氨化室密封處理即可。氨化後的稭稈應在天晴時轉移到露天場地不斷翻動釋放氨氣,待無氨氣味後再堆放在室內備用。飼餵氨化草應有 7-10 天的過渡期,牛的正常采食量壹般為體重的 2%。以吃好不浪費為原則,每天餵 3 次。青草季節白天放牧,冬春季節可與青貯飼料混合飼餵。
拌料參考配方:玉米 60%、菜餅或棉餅 37%、澱粉 2%、食鹽 1%,無餅時可用豆粕粉,以降低飼養成本。按體重的 1%定時投餵,每天分 2 次補料。?除做好防寒保溫和清潔衛生外,還應采取三項措施。壹是天氣晴朗時,到草原或山坡、樹林放牧,讓牛羊選擇吃壹些好的牧草和樹葉。特別是槐樹葉,含賴氨酸較多,對牛羊健康十分有利。其次,在天氣寒冷、大雪封山的時候,牛羊要舍飼,要選擇壹些上好的幹草,如果有青貯飼料更好。還要常餵壹些胡蘿蔔、南瓜等塊莖類多汁飼料。三是改單壹精料為配合飼料。在寒冷季節,養殖戶和專業戶常用玉米或麩皮作為精飼料補飼牛羊,這樣飼餵效果較差。補餵壹些配合飼料往往效果倍增。配方為:玉米 10%、瓜幹 10%、高粱 8%、油餅(豆餅、棉餅、花生餅等)10%、麩皮 60%、骨粉 1.5%、食鹽 0.5%。調制方法:將上述各種飼料粉碎,加水拌濕使其粘合,然後放在太陽下暴曬,即得到形狀不規則而顆粒感不太強的配合飼料。這種飼料質地松脆,適口性好,牛羊特別愛吃。
參考文獻
百度文庫:/view/ec520d2576eeaeaad0f330a0.html